时间:2024-07-06
文广州市天河区御景小学 蒋 平
浅谈小故事在经典教学中的作用
文广州市天河区御景小学 蒋 平
少儿时期学习经典文化,不仅能增强孩子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民族精神的滋养,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小公民。
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形象性,形象性也是小故事的最大的特点。小故事中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对儿童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在经典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诵读、记忆 、背诵,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如能紧扣教学目标,用一些趣味性很强的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效果会好很多。
在学习 《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一部分时,教师可讲故事进行教学导入: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请你们听一个故事——《王羲之对对联》: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他们家的门联刚刚张贴就会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 “贼”的妙法:先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的一幅佳作: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教师边讲故事边把对联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听完这个故事会发出会心的一笑,也会为王羲之的智慧喝彩,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 “对子”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和妙用,会对本节课要学的对韵内容充满期待。
学生学习关于好学的成语时,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大概理解 “闻鸡起舞手不释卷笃实好学敏而好学左图右书吞纸抱犬牛角挂书夙兴夜寐业精于勤孜孜不倦”这些成语的意思并能把它们记忆下来进行简单运用。当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理解了大意并能基本背诵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疲劳,注意力也会有所涣散。这时教师可以选择几个成语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其中的“牛角挂书” “手不释卷”等故事学生都会很喜欢。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会觉得这是老师对他们认真学习的最大的奖励。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会喜欢上故事中的人物,对于下一次的成语的学习也会很有兴趣。
国学经典语言精妙,内涵深刻,我们也可以巧用一些小故事让他们理解,这样他们对经典的内涵理解更深刻一些,对经典的热爱之情自然也会更深厚一些。如在学习朱熹的 《偶成》一诗时,诗句中“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接下来的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中的 “池塘春草梦”就会让学生不知所云。在这时 “池塘春草梦”的故事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池塘春草梦”的故事是这样的: 据说,东晋诗人谢灵运和其族弟谢惠连在一起时,往往能想出佳句。谢灵运有一年冬天僻处于山栖谷隐,滋生了一场不小的病。在病床上,连春天已经来临也浑然不知。待到病体初痊,便登楼眺望,看到在池塘浅浅的水中生出了青青的春草。后来,他在写 《登池上楼》诗时整日寻思,忽然梦寐中仿佛见到惠连,随即写出 “池塘生春草”的妙句。 通过 “池塘春草梦”这个故事的讲述,加上老师的引导,孩子们知道朱熹在 《偶成》一诗中运用了“池塘春草梦”这个典故,是要告诉我们时间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也会懂得要珍惜时间。
在小学低段学习的蒙学经典《弟子规》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在教学中除了运用诵读、理解、记忆、背诵等方法让学生学习之外,还可以充分运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对文中的道理产生认同感,并愿意用这些规范要求自己的行为。比如 《信》篇中讲到 “借人物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时可以给孩子们讲宋濂还书的小故事:明朝有一个叫宋濂的人,他很爱读书,但家里太穷,根本买不起书,他常常只有借书读。但是许多富有的人家虽然藏书很多,却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大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了,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着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通过听故事,孩子们会感受到讲究诚信带给他人方便也能让别人对自己产生信任,对诚信这种品质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责任编辑 邱 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