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文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 吴黎明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
文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二小学 吴黎明
通过英语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逐步发展是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我们唯有站在学生的视角,把教材资源变成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资源,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交融,从而使英语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逐步发展。
小学生的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具体、直观的事物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时,我通常采用实物、图片、头饰、玩具、简笔画。 如在教学习用品 pencil、ruler、book等文具单词时,直观的实物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直观的演示与比较,学生才会迅速领会掌握;同时,我还加插 “Please show me your pencil”等即时反应的游戏,能使教授单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直以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了英语歌曲辅助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把所教英语的知识,如当天所学的英语单词、句子,填入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中,熟悉的音乐是学生固定的思维定势,在这个基础上注入新知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记忆效果。如当我在教授植树过程时,我考虑到植树过程 “1.dig a hole;2.put the young tree into the hole;3.fill the hole with earth;4.water the young tree.这几个句子是教学的重难点,对于中下层生来说,要求他们会背会写更加是难上加难,但庆幸的是,这几个句子内在的联系比较大,如果能用上恰到有效的方法的话,要记住也不是不可能的。再三思索后,我决定把这几个句子融合到 “ABC song”里面,再加以适当的整合,就变成以下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
Children,children,let’s plant trees.
Put the young trees into the holes.
Fill the holes with some earth.
Carry water,water the trees.
Come on children,just do it.
Trees will grow well 1,2,3.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这一点让我想起我教授六年级下册 “Unit 5 Saving the Broken Tree—Work with Language”这个课时,由于这是一节复习巩固课,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本节课的新知识进行发展和延伸。通过周详考虑后,我发现 “电子白板”能够给我提供许多便利和途径,所以我就决定采用 “电子白板”来讲授这节课。从这堂课的施教情况来看,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教学组织能力以及跟上信息化新时代的重要性。通过 “电子白板”跟英语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对于我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但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每次都会让我的教学水平以及对各种先进电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升华。本节课我充分发挥 “电子白板”的功能,例如:屏幕批注、移动、影片和声音的插入等。 《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一节英语课都应该贯彻听、说、读、写四个环节。
在课件设计的练习中,通过多种形式 (符号、声音、文字等)生动有趣的评价,每当学生答对时,电脑屏幕上就出现 “笑脸”或一阵热烈的掌声;学生答错时,电脑就会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还会鼓励学生 “Try again.” “再试试。”例如在教授 “food”一课,做拓展训练时,我通过电脑呈现出各种食物图片以及 Bobby(课文里面的人物),让一半同学们猜猜Bobby是否喜欢吃该种食物,并且用 “Do you like……?”句型来做交际性的询问,而另一半的同学就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Yes,I do.”或 “No,I don’t.”回答正确的,屏幕上就会出现Bobby那可爱的笑脸,相反,则会出现Bobby那难为情的样子。只有这样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学生才能自觉去创新,自觉地提高创新水平。
融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小朋友的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信心,形成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师生进行交流,从而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领悟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素养,达到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 韦英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