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与高效课堂共同成长

时间:2024-07-06

文 博罗县公庄中心小学 何燕良

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点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数学课堂教学同样存在类似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一、结合实际,巧妙导入每节新课

万事起头难。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是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它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教学中,我发现采用讲故事、创设问题激兴趣、设计生活情境等形式导入非常有效。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结合教学实际内容进行选择引入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问题是好奇的心脏,只要我们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作为数学教育的追求,创设适宜的情境,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的课堂情境,从而使他们能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可以从要为布置教室入手,提出让学生计算一下给黑板四周加上花边需要多长这一问题入手,因为这个问题在平时文明班评比中,班干部经常遇到,所以,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仅结合了生活实际,而且结合新知识很好地抓住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中。

导入方法形式多样,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教师对新授内容做了巧妙导入,精心的设计,就会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与冲动。

二、紧扣核心,贯穿整个教学环节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核心观点,为笔者研究常规课堂教学提供明确指引。

1.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在教学几何图形中,经常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 《周长》时,因为比较抽象,所以我设计了许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周长的特点。首先,我让大家一起拿出学具来摸一摸图形的外边,说一说感受。然后,剪一剪卡通人物的头像,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再接着,动手描一描卡通人物的头像以及树叶的外围。最后,总结周长的定义。在计算周长时,我先让学生量一量长方形的四条边,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再引导学生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实践操作,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突破难关,掌握所学。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新课标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最后解决问题。新课标注重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学会新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展现自我的空间。

3.搭建平台,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在难点、重点时让学生讨论讨论,在建立概念、理解算理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等多方面的实践,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开学初,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小组长。学生的合作学习参与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95%。

三、联系生活,运用知识体验成功

新课程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所以,数学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巧妙设计练习,展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问题,从而更加感到数学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如在学完图形周长的时候,我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学过的图形,然后根据学过的方法计算图形周长,第二天上课汇报。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深深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白学数学的用处,更提升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