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德高业自精

时间:2024-07-06

文/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四联小学 李碧菡

德高业自精

文/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四联小学 李碧菡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见德育与才智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中德育更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一个善施教化的教师要学会以德育提升学生素质。

一、确立集体荣誉感,提升集体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作为孩子王我们常常会对个别孩子的不负责任束手无策,作业不完成,屡教不改;卫生不打扫,怎么说也干;欺负小同学,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是大发雷霆还是放手不管呢?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此刻就应该想到一剂良方——德育。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养成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个人要为集体争光。为此,设计个班级之间的奋斗目标,不仅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还可以让德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另外班级内的小组竞赛,个别学生的“私德”在集体公德的影响下,逐步走向正能量的发展方向,不仅仅在自我约束力上,还在学生的学业、卫生、习惯等方面都有所改善。试想,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一个德育水平蒸蒸日上的班集体怎么能不脱颖而出呢?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了这样一剂良方,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何愁不提高,我们的学生素质有怎么会不提升呢?

二、注重养成教育,开展德育

活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此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例如:要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教师要乐于助人;要学生养成宽容大度的习惯,自己就不能斤斤计较;要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自己就要准时到校;要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自己就不能邋遢不堪;要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自己就要做足功课再去上课——这些小细节看起来无伤大局,这些一点一滴才让你教育的学生与众不同,他们知道上课尊重教师就会认真听课;他们知道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就会更好的学习知识点;他们懂得助人为乐就会在班级里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小小的德育在量的积累中达到质的飞跃,就变成了学生的素养,学生的素质,学生的人生财富。

2.制定班规,督促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俗话说:自由是相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生养成习惯初见成效的时候教师切不可疏忽大意,为此制定符合学生行为习惯的班级规范尤其重要。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让学生人人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班规的制定者,这种集体荣誉感就会更加强烈,另外一个班级学生对彼此的优点和缺点都比较熟悉,学生就会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应的班规,让班规成为一个紧箍咒,悬着的一把道德的利刃,学生在这种约束之下就更加遵守,同时养成习惯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就更加巩固了,同时,注重学生文明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通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开展德育,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

1.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德育的主导者,不是简单的说教这么简单,教师的身体力行是学生道德实践道路上的领路人。教育者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的,先要做到,从注意自己的言语举动做起,哪怕是细小的一句玩笑,随手关灯,节约一滴水,也堪为人师。学校德育是师生的积极合作活动,任何单方面的要求和努力将会只是事倍功半的,甚至是劳而无功的。

2.道德教育不是法律条文,没有强制性。教师在进行德育时是影响教育、更是表率教育。学生的德育在课堂阵地中的加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教师利用生活中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德育在实践中去检验,学生诚实的美德、学生认真的习惯、乐于助人的美德、关心同学的美德等还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做,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质。为此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影响、示范、辩证的理论指导下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素质提升不同属于正常的情况,教师要正确对待,善施教化。

责任编辑 邱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