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内外兼修精彩阅读

时间:2024-07-06

文/从化市第七中学 庾浣冰

内外兼修精彩阅读

文/从化市第七中学 庾浣冰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一、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诱发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课前导语。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课程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导入先声夺人,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无声而富有传感力的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精讲多读,读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学生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学生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只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教师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诱发阅读兴趣

“思疑法”。让学生思考后提出不懂的问题,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等去释疑。教师再针对学生共同的疑难处,在课堂上稍加点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重点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答案。这样做,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诱导法”。学生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学生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学生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时,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着,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学生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展示法”。给予机会,利用阅读成果展示,增添学习兴趣。心理学家盖茨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融趣法”。我们要抛砖引玉,融趣于教。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对象认知倾向。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根源,求知欲是学习兴趣的主要表现,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阅读兴趣是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加以循序渐进的诱导,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课外积累,拓展阅读视野

寻找课外阅读的源泉。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应该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一些经典名著奠基他们对文化的向往,是心灵纯净的画廊。一般来说,只有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并能促进他们进一步完美发展的课外读物,才能纯净的学生精神世界,才能敞亮学生的心扉,才能成为学生的经典。

开放性的阅读方式。教师可以列举出一些书,供学生参考,让他们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放松阅读负担。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和保留学生的阅读热情,这是课外阅读指导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他们不愿意在课外阅读时间让读后感成为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于干涸的沙漠。

责任编辑 邱 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