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建模课堂教学研究——以“建模初体验——汽车紧急刹车情况下的停车距离问题”为例

时间:2024-07-28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郑毅斌 韩 宇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其中,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

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来看,数学关键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外显体现。高中生数学关键能力操作性定义是以数学观察、数学思考、数学表达作为一级维度,其中,数学观察维度包括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与化归能力;数学思考维度包括数学猜想与论证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学表达维度包括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是数学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数学关键能力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从而获得数学关键能力的整体提升。本文以“建模初体验——汽车紧急刹车情况下的停车距离问题”为例,探讨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建模课堂教学策略。

二、关键能力培养高中数学建模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数学建模是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课标中将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单独列为一个主题,后面附录部分案例7就是紧急刹车情况下的停车距离问题,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人教B版《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研究的是苹果的最佳出售时间问题,由于这是这套教材的第一个数学建模活动,所以呈现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在这节内容之后的活动要求与提示中,第三题第二问也是让学生建立停车距离的数学模型。

本节课从生活情境出发得出问题,通过分析确定影响停车距离的主要因素,对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得到数学模型,进而应用模型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有了初步认识,在高中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有一定的函数研究基础。学生可以从数学应用题中提取数量关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但是对于给定具体的生活情境,确定研究问题,分析、实验、抽象数学模型,学生却很少有这样的经历。本节课对学生的问题分析以及数据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通过驱动性问题设计以及组织学习方式,攻克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研究紧急刹车情况下的停车距离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全过程;(2)在研究停车距离的数学建模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积累数学实践经验,渗透数学核心素养;(3)通过问题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深刻理解等良好思维品质,通过组织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研究紧急刹车情况下的停车距离问题,体验数学建模的全过程。(2)教学难点:构建刹车前速度与停车距离之间的函数模型。

3.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本节课从道路交通标志以及交通法中的规定出发,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分析、处理相关数据,得到数学模型,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直观想象、数学抽象能力;在数学模型构建以及应用过程中,涉及一定的数学计算,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在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活动设计方面,本节课从贴近生活的情境出发,依据数学建模的过程,设计一系列驱动性问题。学生通过组织学习(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分享)方式,进行停车距离问题探究。驱动问题的有效设置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活动形式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课堂实录

环节一 情境引入,发现问题

【问题1】(1)如图1所示,高速路上的标志牌代表什么含义?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km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m以上的距离(见图2)。这样规定的依据是什么?合理吗?

图1 车道限速标志牌示意图

图2 车距确认提示牌图

从发现紧急状况到汽车停止,汽车行驶的距离称为停车距离。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在紧急刹车情况下的停车距离问题。

【活动1】学生独立思考,结合生活实际经历,识别道路交通标志,思考相关法规的意义。

限速,确认车距。

保持足够的车距,遇到紧急路况(交通事故、道路抢修等)时,保证足够安全的停车距离。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热情与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今天研究问题的思考。

环节二 情境分析,简化假设

【问题2】(1)影响停车距离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考虑刹车前速度,忽略其他因素,可以做出哪些合理的简化假设。

【活动2】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分享。

(1)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汽车:刹车前速度,汽车性能;

司机:反应时间、路况、天气等。

(2)合理的简化假设。

①车型相同,车辆性能良好;②同一位驾驶员,司机状态良好;③天气状况、路况相同且良好。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开放性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因素,简化假设,创设理想的研究情境,便于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三 模型构建,求解参数

【问题3】设停车距离为d。

从发现紧急状况到刹车制动开始起作用,这段行车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设为d1,

从刹车制动开始起作用到汽车停止,这段行车距离称为制动距离,设为d2,则d=d1+d2。

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如下美国公路局公布的实验数据(见表1):

(1)利用表格数据以及学科知识,思考得到停车距离与刹车前速度之间关系的可行性办法;

(2)利用GeoGebra软件将上面的办法付诸实践,求解停车距离与刹车前速度之间的关系。

表1 美国公路局公布的实验数据

【活动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代表分享,结合物理与数学相关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让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利用GeoGebra软件求解模型。

(1)法1:物理运动学分析+数据分析处理。

①反应时段,汽车做匀速运动,d1=αv,算出每组数据的α,用平均值估计α,得到d1=αv;②制动时段,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算出每组数据的β,用平均值估计β,得到d2=βv2;③得到关于二次函数的模型为d=αv+βv2。

法2:描点+函数分析+函数求解(拟合)。

①在坐标系中,分别以v为横坐标,d1为纵坐标,进行描点,观察变化趋势,估计d1关于v的函数类型,通过代入点的坐标求解函数解析式或者利用函数拟合得到解析式;②在坐标系中,分别以v为横坐标,d2为纵坐标,进行描点,观察变化趋势,估计d2关于v的函数类型,通过代入点的坐标求解函数解析式或者利用函数拟合得到解析式;③得到停车距离与刹车前距离之间的函数模型。

法3:描点+函数分析+函数求解(拟合)。

在坐标系中,分别以v为横坐标,d为纵坐标,进行描点,观察变化趋势,估计d关于v的函数类型,通过代入点的坐标求解函数解析式或者利用函数拟合得到解析式,得到停车距离与刹车前距离之间的函数模型。

(2)法1:通过正比例关系d1=αv和d2=βv2,利用表格区功能,可以计算出表中每一行中相应的α和β的值。它们的平均数约为α=0.21,β=0.0055,这组数据可以作为对参数α,β的一种估计。于是,得到停车距离模型d=0.21v+0.0055v2(见表2)。

法2:利用表格区点列工具描点,观察变化趋势,估计d1为v的一次函数,求解函数解析式或者利用函数拟合得到解析式;估计d2为v的二次函数,求解函数解析式或者利用函数拟合得到解析式,得到停车距离与刹车前距离之间的二次函数模型(如图3和图4所示为利用函数拟合工具得到函数模型)。

表2 停车距离模型数据

图3 拟合的函数模型

图4 拟合的函数模型

法3:利用表格区点列工具描点,观察变化趋势,估计为的二次函数,通过代入点的坐标求解函数解析式或者利用函数拟合得到解析式,得到停车距离与刹车前距离之间的二次函数模型(如图5所示,代入A,B,C三点得到的函数模型f(x),代入A,E,I三点得到的函数模型g(x))。

【设计意图】通过给定数据,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首先,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方法层面的探索,有一定挑战性,利用组织学习方式攻克难关,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的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其次,进行实践层面的操作,学生利用数学软件进行研究,从而大大减少学生计算的时间。

图5 拟合的函数模型

环节四 分析检验,实际应用

【问题4】实际数据与上述模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回忆之前的环节,你认为存在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活动4】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补充。

为了方便研究,进行合理的简化假设,忽略一些因素对停车的影响;

由于目前所学知识有限,只能选用已学函数拟合数据,对分析与预测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问题5】结合所求的模型,说明问题1中提到的交通法中出现的数据“100m以上”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5】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利用GeoGebra软件进行相关函数值求解,验证相关法规的合理性(图6中,a=g(100),b=g(120))。

图6 拟合的函数模型

【设计意图】回顾前面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从而完善数学建模过程。利用建立数学模型验证相关法规的合理性,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环节五 归纳总结,提升认知

【问题6】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能归纳一下数学建模的大致步骤吗?

【活动6】学生独立思考,互相补充,归纳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数学建模的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结果、解决问题(见图7)。

图7 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对整节课的学习有整体认识。

环节六 作业设计

【必做】将停车距离建模全过程整理成论文形式,参看课本127页;

【思考】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实践研究。

四、课后点评

这是一节学生全程参与的数学建模课,改变了以往建模课就是解决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模式,这节课的着力点是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能切身地感受到,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还原到实际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全流程,过程完整有层次,不再是一节以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而是一种体验与感悟的数学教学。通过驱动型问题串的设置,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活动,在探索与发展过程中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总结出解决问题的通性通法,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相关的数学关键能力。借助于教学软件GeoGebra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为学生探索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快速处理,很快找到相应的问题结论,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对数学学习会更投入。学生动手操作软件,极大地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在解决数学题,将数学素养渗透在教学之中,无形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