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 鑫
生活中有很多对称现象,从二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看,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直观阶段,比较容易认识对称现象,但对“完全重合”的理解单单靠想象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对轴对称图形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因此只出现对称图形或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同时出现时,可能会混淆学生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和认知。所以本节课,王鑫老师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折纸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会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对称现象、并能辨析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积累感性经验。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具有直观性特点,不能直接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几何概念,需要借助直观的演示和操作才能理解。因此,王鑫老师以知识建构为核心,通过问题引导、操作实践、师生互动、方法对比,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亲自去比一比、摸一摸、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中得到轴对称图形,调动学生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运动,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为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然后王鑫老师结合剪出轴对称图形的活动来进行分析,暴露操作过程中的三类核心问题:“为什么要对折?”“为什么只画一半图形?”“为什么连不上?”,通过主动质疑、思辨,从数学角度观察有对称现象的实物图形或立体图形的特征,抛开非本质属性,让操作回归到数学本质的内涵,在不断的操作验证过程中,逐步增强学生空间观念,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数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