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上次写董乐山时,心里总想到萧乾。我收藏有一张萧乾与董乐山在1995年的合影,谁能想到,就在董乐山去世后不到一个月,1999年2月11日,萧乾也离我们远去。萧乾对我的写作和翻译影响至深。每念及他的离去,心底总是阵阵隐痛。
萧乾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北京医院度过的,病房成了他最后的家。他也真的把那里当成了家,在那里阅读,在那里写作。病榻四周,又像家中的书房一样,张贴着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各色纸条——他习惯把随时想到的东西顺手写在纸条上,然后再找机会串联成文。在病房里,他又写出许多精彩短章。1998年底,在展望新世纪时萧乾写了这样一段话:“即将迎来二十一世纪。我对我们这个民族满怀希望。我希望我们能充分吸取往昔的教训。我衷心预祝未来的中国不但富强,而且也是一个自由、文明、合理、公正,一个畅所欲言、各尽其能的国家。”年近九十的他,依然如此执着地拥抱年轻时的梦想。
1999年1月,萧乾迎来九十(虚岁)华诞。那几天,他特别兴奋。十卷本《萧乾文集》刚刚出版,新老朋友一起座谈,总结他的一生,轻易不出面为人庆贺的朱镕基总理也写来贺信。萧乾没有想到自己能如此高寿,他感到还有力量写下去。他曾在写给我的一封信里说,死也要死在书桌前。
没想到生日刚过,他突然摔倒在病床前,一连几天昏迷不醒。我去医院看他,只见他的双手被绑在病床上——尽管陷于昏迷,他的手仍会不住挥动。看着一个十几年来我所熟悉、敬重的老人以这样一种状态活着,我心里一阵凄凉和隐痛。
1999年2月11日那天,早上一起床,我就不住地对妻子说,今天一定要再去看看萧乾,一定要去。我有一种强烈的不安。果然,当下午我走进病房时,大夫正在抢救。当时萧乾几乎没有了呼吸,只是心电图监视器上还能看出心脏跳动的起伏曲线,很弱,很弱。萧乾的夫人文洁若说,大儿子正由新加坡飞来北京。萧乾有过4段婚姻,大儿子是他与第二任妻子谢格温的孩子,多年来一直在国外。
“飞机到了!”“正在路上!”“再等一会儿!”人们念叨着。长子终于来了。他急匆匆跑到病床前,握着萧乾的手,激动地喊“爸爸”。我发现就在此时,心电图监视器上的曲线渐渐变为直线。
萧乾的生命结束了。一个孤儿将近九十年的漂泊结束了。
他是八旗蒙古人,1910年出生在北京,是个遗腹子,母亲又早逝。他少时一边做杂活一边读书,后来进入燕京大学学新闻,毕业后去了《大公报》。二战期间,他成为欧洲战场上少有的中国记者,亲历了伦敦轰炸,随美军挺进莱茵河,进入了刚刚被攻克的柏林。他还报道过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新中国成立后,萧乾回到祖国。在历经多次政治起落后,晚年的他还与文洁若合作翻译了名著《尤利西斯》。
萧乾去世的那个晚上,我拿出他写给我的信,一页一页翻过,就像又在听他聊天。
我大学时开始研究巴金,1982年大学毕业后从上海到北京工作,北京熟悉巴金的同辈作家就成为我搜寻的目标,萧乾是其中之一。我去拜望萧乾,在他的指导下开始写作、翻译,直到他逝世。十几年时间里,他写给我160封信,可以说无话不谈——婚姻,与沈从文的友谊与矛盾,欧战亲历事,与作家福斯特、奥威尔的交往,“文革”期间的自杀未遂……其中我最珍视的,是他对我的教诲。
1987年的一天,我收到萧乾来信,对我寄给他的一篇拙文提出非常具体的、切中要害的意见:
短文读了,也做了些改动。
你很会抓题材,写起来也能抓到要点。文字还可以再考究些。首先语法上要顺,其次,句子组织的不宜过松散。我是很在乎标点符号的——学过外文的人,一般这方面较严格。我改了不少你的标点。(A)处是说:你一定要把直接引的与你自己写的分个一清二楚。有时可用小号字(六号)并缩格,有时用引号。你二者均未采用,因而读者会闹不清哪是你的话,哪是援引的。
但这些总是次要的,能也注意到,文章效果就会更好。
(1987年7月18日)
半年后,萧乾又写来一信,专门谈我的缺点:
这可能是一封不大合时的信,是专讲你的缺点的。你的优点很多,如侠义,对人热诚,笔下快捷,有眼光等。
今天翻阅那《大公报文艺》合订本,我看到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不爱惜书物。我见你在EMF书上画了很不少;这回又见合订本(对我很宝贵啊!)已破烂不堪。对这五十年前的老古董,你大约与当天报纸一样对待。我很伤心。
其次,当我已告你,文字工作要求细致。我很粗糙,但我看你比我还粗糙。当编辑的是要抓旁人(作者)的笔误,自己就更要当心。你同排字工人打过交道,你了解他们排字多么不容易。
因是知友,所以才这么坦率。这里没有个人情绪,只希望你今后注意。
(1988年1月13日)
收到此信,我打去电话道歉,讲明因为要整理他发表在合订本上的文章,需要复印,无奈,每复印一次,对旧报就有损害。正是在蕭乾一而再再而三的来信教诲中,我渐渐学会注重细节。如今,这也成了我时常告诫年轻朋友的话。
后来,在我心情恍惚时,萧乾一连写来好几封信开导我,劝诫我越是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越要把心定下来,找一件事情坚持做,用沉稳与定力摆脱困惑和空虚。1989年7月26日,萧乾一下子寄来两封信,这一番苦口婆心,令我感动至今。
我况均好。多时未见,想多写几句,和你谈谈心。我一生有过若干次处于“悬空状态”。如1948年与Gwen(谢格温。编者注)的离婚,1957年—1958年等待宣布处分(1957年,时任《文艺报》副总编的萧乾被划为右派。编者注)。当时,我心境焦灼可以想见。然而我生平有一窍门:越是在这种时刻,我越要把心房填得满满的。如1948年,在家庭眼看即破裂时,我编了两本书……外在越是suspensive(悬而未决。编者注)内心越是乱,我就越要利用工作把心定下来。你不一定写《中国作家》所约之文(其实,你何不自己通知他们缓期),但我强烈建议你此时此刻用具体、带强迫性工作,把自己镇定下来。什么叫修养?平时大家都一样,到一定时候,有人能坚持工作,有人心就散了。
人,总应有点历史感,其中包括判定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心猿意马?我认为缰绳不可撒手。在大雾中,尤不可撒手。
这几年你真努力,你应肯定自己的努力。要有个“主心柱儿”,不因风吹草动就垮。
(1989年7月26日)
发完了信似还有未尽之言。
先告诉你我在干什么——在精读但丁的《神曲》。三十年代沈从文在十分不得意时,精读起佛经,并写了《月下小景》一书。
你一定要把自己安定下来,为自己设计一些事做。读也好,写也好。绝不可浑浑沌沌混日子。绝不可惶惶不可终日。那既是折磨,又是浪费。
我忙时,音乐只听点民歌。可病时,却要听贝多芬。平常太忙了,腾不出脑筋来。如今,你需要的是填满脑筋,叫它快转,转到旁的事上去。
我写信,就是劝你定下心来,多抓几把稻草,这样才不至沉沦。你应为自己设计一下。越是这样,越是需要设计一下自己的life(生活。编者注)。
(1989年7月26日)
两个月后,萧乾又写来两封信,再次劝诫我:
信悉,知在工作中,甚喜。
人生是一课堂,也是一次采访。望不断总结,永不气馁。诗穷则工,这时正好工作。巴金写信要我“深沉些”。我也转来劝你。……我从沈从文那里学的主要是多搞搞文字,更含蓄些、更俏皮些。文字要跳动,不呆板,在字里行间多下点功夫。逐渐创出自己的风格——但又永不可停留。
(1989年9月16日)
你大概晓得我的祸福观。人生实在难说。1957年的祸,却成为我1966年的福。人生总会有波折,有浮沉,路總是崎岖的。我一直把人生作为采访的场地。一帆风顺,并不一定好。经验教训来自波折,对生活认识的深度也来自波折。人也是在波折中成长,从幼稚变为成熟。
……
关于译什么书,你不要以今天的书市行情为准。宁可译点有永恒价值的书,即使一时出不来,也不碍事。
(1989年9月29日)
正是在萧乾的教诲下,我在这一年冬天从图书馆借出《国闻周报》,用半年多时间,校勘沈从文在报上连载的《记丁玲女士》,然后采访萧乾、冰心、张兆和、施蛰存、赵家璧、陈明、沈虎雏、姜德明等先生,完成《恩怨沧桑——沈从文与丁玲》一书。也是因为这一写作,才有了随后在《收获》开设的“沧桑看云”专栏,乃至后来长达十年之久的《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的写作。
重读来信,感悟往事,谨以此文怀念先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