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4-07-28

汪 静

(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一个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历史基础、人口状况、资源条件、经济结构等密切相关,而人口这个因素在城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近年来,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开始缓慢下降,省内跨市流动的比例则缓慢上升,市内跨县流动则变动较小[1]。但到目前为止,省际、省内人口的迁移仍在人口迁移中占较大比重,异地城镇化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特征[2]。

国内外关于异地城镇化的研究较少,早期关于异地城镇化的研究是从国家层面对其特点和趋势进行阐述,或是探究其对某一地区的影响,潘琼等人认为,异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移至城镇,是主要的城镇化方式,并认为异地城镇化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黄亚平、陈瞻等认为,异地城镇化是指人们迁居至本行政区域外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城镇化,指出异地城镇化是21 世纪初期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形式[2]。黄解宇等认为异地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迁移跨度比较大的一种行为[4],石忆邵、王云才等认为农村劳动力离开本乡镇从事非农产业就为异地城镇化[5]。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开,近些年的研究文献中已甚少提及异地城镇化的概念,多转向对流动人口的研究,杨传开、张耀军、王桂新等对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6,7,8,9],张坤、高更和研究了中国农村人口的省内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10,11],张苏北研究了安徽省人口的省内迁移特征,并从就业结构、城市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等方面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12]。田盼盼以福建省的市县为单元,研究了福建省人口的省际和省内流动特征,并将二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13]。

本文以皖北地区的异地城镇化现状为研究对象,皖北地区人口密度大,同样人口流动规模也较大,高流动性使得皖北的流动人口成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群体,皖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是不低的农村劳动力输出率[14,15,16],而这部分农村输出劳动力则是皖北异地城镇化的主要群体。为了区别于城镇化的概念,总结业内学者对异地城镇化的研究并根据皖北地区的特殊性将异地城镇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跨出户籍所在地的市的行政区范围,在省内或省外城镇从事非农活动超过半年以上即为异地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对预测区域未来城镇化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7]。

1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皖北,安徽省北部的简称,共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个地级市,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皖北的户籍人口为3347.62 万人,常住人口为2768.9 万人,分别占到全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48%和45%,人口密度达706 人/平方千米,远高于全省人口密度。皖北地区外出务工人数占全省外出务工人数的比重较大,各市平均拥有超过总人口20%的外出人口。皖北六市的人口城镇化率平均水平为49.4%,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51.99%,其中亳州、宿州、阜阳分别为38.28%、40.03%、40.24%,皖北地区低城镇化率的背后是不低的农村劳动力输出率。皖北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于迁入、迁出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显著贡献。

1.2 数据来源

采用2007—2017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皖北六市的人口流动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

1.3 研究方法

1.3.1 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

用来反映某市乡村人口离开其行政区管辖范围,到其他城市从事非农活动的人口流动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n为省内异地城镇化率,Mi为i 市迁往省内其他城市的总人口数,Pi为i 市城镇人口数,K为常数。

1.3.2 异地城镇化迁移选择指数

用来反映人口异地城镇化迁入地对迁出地的吸引力,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ij为异地城镇化迁移选择指数,Mij为迁出地i 迁往j 地的人口数,Pi为迁出地i 地的人口数(常住人口),Pj为迁入地的人口数(常住人口),Pt为所有区域的总人口数,K 是常数,取值100。

2 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

2.1 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变化过程

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皖北各市2007年至2017年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并借助Arc Map10.2 软件对主要年份:2007年、2010年、2014年、2017年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进行可视化表达(图2),可以明显看出:(1)皖北六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在这四个年份间始终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但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行政区面积较大城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基本上要大于行政区面积较小的城市;(3)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高值区由亳州、蚌埠逐渐转向宿州和淮南,也就是由西北向东南转移。下面分三个时间阶段对皖北六市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变化过程做具体分析。

图2 主要年份皖北六市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

2.1.1 稳步上升期(2007-2010年)

皖北地区2007年至2009年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低于0.5,各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年均差值仅为0.06,变化幅度不大,其中阜阳市在此时段内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最大,年均值为0.41,淮北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最低,为0.13(图3)。皖北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自2009年后逐步上升,各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其中亳州市最大,为1.57,淮北市最小,为0.32,六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平均增长率为263%,其中宿州市的增长率最高,达364%。

2.1.2 逐步下降期(2010-2013年)

2010年后,皖北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开始下降,到2011年,皖北六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平均下降幅度要大于44%,其中宿州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为0.4658,下降幅度最大,达62%,淮北市几乎没有变化,仅下降0.75%。2011年至2012年,六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基本为直线状态(图3),各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变化不大,其中宿州市和阜阳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相似,在0.5 左右,其余城市(除了亳州市外)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都在0.5 以下。

2012年后,皖北各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在2013年达到一个最小值,此时阜阳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最高,为0.4966,亳州市比2012年下降了76%,仅高于淮南市(0.1639)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

2.1.3 波动上升期(2013-2017年)

2013年至2014年,皖北各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均呈现上升的态势,并在2014年达到该时段内的一个“小高峰”,此时淮南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最高,为1.1344,比2013年增加了592.1%,其次是亳州市,增长幅度达344.9%,淮北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最低,仅为0.4128,其他各市都在0.5 以上。

2014年至2016年间,皖北各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大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14年至2015年,各市均为直线下降,2015年各市的平均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比2014年下降了53%;2015年至2016年间,除了淮南市外,其余五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继续下降,在2016年达到该时段内的一个“小低谷”,比起2014年,皖北地区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平均下降幅度达56.1%,此时,淮南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最高,为0.7259,亳州市最低,仅有0.2088。

2017年的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比2016年增长了325%,各市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的均值大于1.5,有两个市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在2 以上,其中淮南市最大,达到了2.164,紧接其后的是宿州市,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为2.112,淮北市最低,仅为1.091。

图3 皖北六市2007年—2017年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

2.2 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空间分异

通过迁移选择指数对皖北六市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制作雷达图进行直观的反映。本文根据计算的结果,以迁移选择指数0.01 和0.005 为界,大于等于0.01 为首要选择城市,小于0.01 且大于等于0.005 为次要选择城市,小于0.005 为末要选择城市。

图4 皖北六市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迁移选择指数雷达图

2.2.1 首要选择城市

通过对雷达图的分析,淮北市共有4 个首要选择城市,分别为合肥(0.0276)、宿州(0.0207)、蚌埠(0.0137)和芜湖(0.0120);宿州市共有3 个首要选择城市,分别为合肥(0.0311)、淮北(0.0403)和蚌埠(0.0132);亳州市首要迁往合肥(0.0171)、马鞍山(0.0136);蚌埠市首要迁往合肥(0.0287)、淮南(0.0149)、芜湖(0.0114);阜阳市首要迁往合肥(0.0190);淮南市也首要迁往合肥(0.0903)。合肥市为皖北六市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首要选择地,迁移选择指数总和达0.2138,其次是淮北市,异地城镇化人口主要来自宿州市,迁移选择指数总和为0.0403,然后是芜湖市,异地城镇化人口主要来自淮北、蚌埠和淮南,迁移选择指数总和为0.0359,蚌埠市和宿州市的总迁移选择指数都在0.02 左右,马鞍山市、淮南市、六安市总迁移指数相对较低,略微大于0.01。

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首要选择城市共有8 个(表1),其中4 个首要迁入地为皖北内部城市:蚌埠市、宿州市、淮北市和淮南市,皖南地区共包括两个城市:马鞍山市和芜湖市,可以明显看出合肥市为皖北地区异地城镇化的省内必选地及首要选择地。

2.2.2 次要选择城市

次要选择城市中,淮北市的迁移选择指数总和最大(淮北市也是其他市的首要选择城市),为0.0153,其次是马鞍山市,迁移选择指数总和为0.014,这两个城市的异地城镇化人口均来自阜阳市和淮南市,而黄山市和芜湖市分别是淮北、蚌埠与宿州、阜阳的次要选择城市,总的迁移选择指数都在0.01 左右,淮南、蚌埠、宣城、滁州以及铜陵分别为阜阳、亳州、蚌埠、淮南的次要选择城市,迁移选择指数略高于0.005。

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次要选择城市有9 个(表1),只有3 个是皖北内部城市:淮北、淮南和蚌埠,而皖南的次要选择城市则增加了黄山、宣城和铜陵。

2.2.3 末要选择城市

皖北地区异地城镇化末要选择城市在总的迁移选择城市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有几对城市之间的迁移选择指数较小,例如淮北市到滁州市或六安市,迁移选择指数平均为0.001,宿州市到亳州市和安庆市,平均迁移选择指数仅为0.000 65,蚌埠市到亳州市和阜阳市,平均迁移选择指数只有0.0008,此外淮北、亳州、宿州、蚌埠到池州的异地城镇化迁移选择指数都为0,池州市也是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迁移选择指数存在0 的城市。

表1 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选择城市等级分类

3 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经济发展对其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影响

分别选取2007—2017年皖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千元)、乡村居民人均收入(千元)、二三产业产值占比(%)、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9]、常住人口(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城市登记失业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作为影响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社会经济指标,运用SPSS 20 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表2 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农林牧渔产值与从事该行业人员数的比值,反映人口异地城镇化的规模和速度[4],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农村农业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越高,而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依赖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所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也暗示着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对吸引外出人口回流,促进人口本地城镇化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减少异地城镇化率。通过表2 可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 个百分比,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减少3.814。皖北地区2017年农林牧渔产值占全省的46%,相关从业人员比重占全省的51.5%,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全省水平,这与皖北的农业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关系,皖北农作物生产以大豆和小麦为主,粮食生产在种植业中比重较大,而经济作物比重小,农业生产模式较为单一,农业生产所能获得的收入较少,如回归分析结果所示,乡村居民收入每减少1000 元,异地城镇化率增加0.021。

无论是已经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国家还是处于工业发展上升中的国家,城市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工业企业的支撑。城市中的第三产业,如零售、饮食、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门类众多,自然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更大,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也就越高[18],二三产业的发展能增加人口的就业机会,减少人口的异地城镇化,皖北地区第二产业产值的占比高于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回归结果也表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增加1 个百分比,异地城镇化率减少0.264,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增加1 个百分比,异地城镇化率减少0.116,所以对于皖北地区而言,目前第二产业对人口异地城镇化的影响超过第三产业,也间接表明皖北第三产业的发展较第二产业薄弱,对乡村人口吸纳和吸引人口回流能力不如第二产业。

常住人口和城镇登记失业率都能反映外来人口在某个城市获得工作的难易程度,一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越多,一定程度说明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对本地及外地人口的吸引力较强,皖北地区常住人口每增加1 万人,异地城镇化率减少0.034,反之亦然,而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增加1 百分比,皖北的异地城镇化率增加0.712。

3.2 地理位置对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影响

在分析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空间特征时,有两个城市相互间的迁移选择指数都较高:宿州市与淮北市,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淮北市的北面和东面都被宿州市所包围,例如淮北市南部的一些乡镇,像孙疃、半铺店等,它们在距离上更靠近宿州市区,所以乡镇居民在考虑工作及生活的城市时,更愿意去通讯距离较短的宿州市,而不是远在北边的淮北市,这就促使了淮北市异地城镇化率的增加,而石林乡、王寨镇、丁里镇虽然在行政上属于宿州市范围,但在地理距离上更靠近淮北市的杜集区,有极大的概率会成为淮北市的异地城镇化人口。此外,淮南市对合肥市的异地城镇化迁移选择指数高达0.0903,而对于省内其他城市的选择指数基本在0.01 以下,差距较大,这也是受地理位置的影响,首先淮南市紧邻合肥市的长丰县,其次,淮南市区距离合肥市区的直线距离也是皖北所有城市中最短的,淮南市的人口选择异地发展的方向必然大部分指向合肥市。

3.3 省内发展差异对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影响

皖北六市2017年人均GDP 为31 068.3 元,皖南六市人均GDP 为59 666.3 元,差不多为皖北的2倍,而省会合肥的人均GDP 为88 456 元,近皖北的3 倍。安徽省南、北、中经济发展差距较大,通过对皖南皖北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的比较,不难发现皖北各方面的条件并不逊于皖南,无论高铁、机场、高等教育学校的数量相对皖南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导致皖北发展落后于皖南有众多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皖北缺少靠近发达地区受其辐射效应影响的优势,又没有一个发展较好的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来带动皖北发展,种种原因导致劳动力及人才的外流加剧了皖北的落后。皖北人口在选择省内异地城镇化时,毋庸置疑的首选城市是合肥市:一方面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健全;另一方面作为全省的经济中心,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皖南的芜湖市和马鞍山市是皖北异地城镇化的重点选择区,2017年,这两个城市的人均GDP 也是紧接合肥市之后,分别为省内第二和第三,加上芜湖市和马鞍山市靠近长三角主要发达城市,交通便利,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能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和较高收入,所以皖北人口较多的选择在此异地城镇化了。

结论

本研究通过计算皖北各市的2007年—2017年的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率,分析了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时空变化特点,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得到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具体结论如下。

(1)时间上,2007—2010年为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稳步上升期;2010—2013年为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逐步下降期;2013—2017年为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波动上升期。

(2)空间上,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首要选择城市有8 个,包括皖北地区的4 个城市:蚌埠市、宿州市、淮北市、淮南市,皖南的2 个城市:马鞍山市、芜湖市,以及合肥市和六安市。次要选择城市共有九个,包括皖北的3 个城市: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皖南的5 个城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黄山市、宣城市、铜陵市,以及滁州市。末要选择城市较多,不再一一列出。

(3)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城镇登记失业率对皖北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影响较大;城市彼此间的距离、城市距省会城市的距离、城市是否靠近发达地区也会影响到皖北人口异地城镇化的选择;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就业机会及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迁出。

本文只对皖北地区人口省内异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原因做了分析,并没有对皖北地区省内异地城镇化的现状提出建议和对策,这将作为本文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探索皖北地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及发展途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