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优秀的地域文化支持基层社会治理—— 以安徽阜阳为例

时间:2024-07-28

郝海洪



以优秀的地域文化支持基层社会治理—— 以安徽阜阳为例

郝海洪

(阜阳师范学院 团委,安徽 阜阳 236037)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基层,而文化又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阜阳作为一个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和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人口大市,要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文化的支持作用不可或缺。阜阳基层社会治理部门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创新阜阳地域文化资源,有效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在支持阜阳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为大美阜阳建设增添文化底蕴。

地域文化;支持;基层社会;治理;阜阳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17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基层。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下有效发挥各类要素,尤其是优秀地域文化要素的支持和参与作用。阜阳作为一个近800万常驻人口的农业人口大市,城市和乡村社会基层情况错综复杂。有效发挥阜阳优秀地域文化在支持基层社会治理和“大美阜阳”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对解决错综复杂的阜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开拓阜阳社会治理研究视野、突破当前阜阳基层社会治理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意义。

一、地域文化支持基层社会治理机理及功能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灵魂栖身之所,是一个民族赖以传承的血脉。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了一代代子孙。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优秀地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涵蕴了地域人民群众的精神情怀,培育了地域社会风俗习惯,对地域基层社会有效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 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关联

1.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地域文化是文化整体场域系统中的一个子场域系统,是在一定地域人口、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中,经过一定地域人民群众在漫长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凝炼而成的集体精神意识和物质成果。“它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水平、科技成就、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修养、艺术水平、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准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2]4

2.社会治理的概念及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在这个生活共同体中,人们基于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结成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等样态的社会结构,并产生一定的公共关系。为了使这种公共关系有序化,就产生了管理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的政府及其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治理意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3]68。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部门各种组织的优势,使它们形成合力,共同管理社会和社区公共事务”[4]8-9。

3.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易经·贲卦》中最早出现了对“文化”功能的描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5]117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6]意思是说:圣人治理社会,首先要考虑文化的作用,如果文化治理不了,再通过军事、法律等强制手段来改造。不难看出,文化治理被放在了治理天下的首要地位。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被赋予一定的精神属性,以此感化天下百姓,具备精神教化功能。地域文化所含蕴的历史遗迹、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准则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基层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关系的调节和平衡具有重大的支持和改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地域文化支持基层社会治理等同于以地域文化治理地域基层社会。

(二) 地域文化支持基层社会治理的机能

1.以其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熏陶基层民众的世俗生活

“文化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必须展示于一定的空间,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我们可以把物质文化释义为:以物质为载体的文化及其表现形式,或者是具有物质属性和形态的文化。物质文化是整个文化的基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人类与自然作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表现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7]每一个地域的物质文化都是一定地域内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凝结了地域内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体现了地域内人民群众的共同生活情趣和价值追求。一方面,这种智慧结晶、价值追求和生活情趣主要通过地域人民群众创造的建筑、器物、服饰、艺术品等有形可见的物质形态载体展现;另一方面,这些经过历史积淀的承载着地域先祖创造的物质文明,在历史的进程中已经成为基层人民群众世俗生活的瑰宝,从视觉文化角度告诫地域子孙要从先辈创造的丰富多样的优秀的地域物质文化中汲取智慧、陶冶情操、升华境界,营造基层人民群众和谐的生活环境,激发基层人民群众为美丽基层建设做出努力的心理机能。

2.以其深厚的传统精神文化感染基层民众的精神世界

“所谓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代表一定民族的特点,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8]83“从更深层次上讲,精神文化是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审美观念等。”[9]67而这些代表一定地域民族的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审美观念等要素又是蕴涵在代表一定意识形态的文化艺术产品中。它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精神产品、社会科学领域的精神产品、思维科学领域的精神产品……像自然科学发明、小说、诗歌、绘画、戏曲等”[7]。一些优秀的地域文化精神产品中所记载的地域人民群众战胜各种灾害、调解社会矛盾、倡导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伟大事迹和生动故事,体现出一定地域环境下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开拓创新、直面困难的“精气神”。它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地域环境下的基层民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3.以其先进而富有特色的制度文化规约基层民众行为

地域基层社会情况错综复杂,各种问题千丝万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依靠一套基层地域民众都认可且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则。当然,这种制度规则不一定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制度或规则,它应该囊括地域基层社会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政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法律制度和礼仪风俗等”[7]。“马林诺夫斯基在对文化的基本定义中指出:文化作为有机整体包括了物质、人群和精神三方面。人群是指组织化群体。这样的人类组织单位称为制度。”[10]31地域人群的生产生活就是在这种组织单位中进行的,并且在这种组织单位活动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价值规则。这种价值规则是地域人群所共同遵守的制度。没有文化价值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没有制度形式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体现在地域文化中就是地域人民群众通过群众组织、道德规则、乡约礼仪等方面来规约自身或他人乃至集体的各种生活行为。这为治理地域基层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合理关系提供了一定范式。

二、阜阳优秀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蕴涵

阜阳位于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部,西北部与河南省周口市,西与河南新蔡县相邻,西南部与河南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市隔淮河相望。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安徽文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阜阳文化属于淮河文化范畴,其既有淮河文化的共同属性,又体现阜阳次区域(包括阜阳和亳州两地)文化特色。阜阳人民群众在这片热土上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一) 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形态

1.古代建筑表现审美情趣。建筑产品是人们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它既展现了先民物质技术方面的审美追求,又以其独具匠心的形体结构和视觉空间,给人类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自春秋以来,阜阳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比如,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的颍州西湖会老堂、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的资福寺、元代太和文庙大成殿、明万历二年(1574年)的奎星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文峰塔、颍上管鲍祠、界首大黄古庙、阜阳程文炳宅院等古代建筑,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阜阳人民群众独特的建筑审美情趣,反映着历代阜阳人民生活主题,体现着阜阳地域先祖的惊人智慧。

2.自然景观蕴藏人文气息。阜阳地区为冲击平原,地貌较为平坦,呈西北略高,东南低洼地势。区内淮河、颍河、洪河、茨淮新河流经境内,为阜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造就了先天优势。同时,历史上曾经流连于此或曾经为官于此的文人墨客为阜阳的自然景观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阜阳的水系风景烙上了浓郁的人文色彩。其中最具人文特色当属形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的“颍州西湖”。“颍州西湖”历史上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并称为中国四大西湖。“颍州西湖”被苏东坡誉为“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欧阳修为官颍州时也发出“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倾秋”的赞叹。除此之外,八里河风景区、阜阳生态园、迪沟风景区、王家坝国家湿地公园、淮河公园等风景名胜为阜阳景观文化增添了不少风韵。

3.历史文物展现生活风貌。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阜阳地域经考古人员发掘,发现了大量历史文物。一是发现了大量历史遗址。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口孜镇的杜康烧酒遗址、相传春秋时代的古城孜遗址、“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墓遗址、鼓楼遗址、解放军袁寨镇魏沟阻击战遗址等。二是发现了大量历史遗物。从阜阳博物馆了解到,阜阳地区发现国家一级文物47件,二级文物数百件。万余件藏品可分为古生物化石、青铜器、陶瓷器、竹简、玉石器、书法绘画等十几类。其中,代表性的文物有商代龙虎尊(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战国楚“郢大”量,西汉青铜辟邪,王莽“井田制”青铜镜等,堪称稀世珍宝。这些历史文物主要特点是:以古代阜阳地域人民生产生活器物为主,品类较齐全,反映了古代阜阳人民文化生活特点。许多精品均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二) 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样态

1.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富有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民族,而且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精神文化。由于阜阳地处黄淮平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断的战争与灾难,给阜阳人民带来了苦难,也造就了阜阳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从古代历史上看,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农民大起义“就在阜阳附近,阜阳人民纷起响应,其中南路即由汝阴(阜阳境内)人邓宗率领。黄巾大起义、黄巢起义、王仙之起义、明末农民大起义等,阜阳人民都曾群起响应。1351年爆发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由界首人刘福通首义于阜阳城。……19世纪中期的捻军起义,给清王朝沉重打击,捻军起义发起地与主要活动区域都在阜阳”[11]2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革命斗争,阜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革命事业的成功做出了可歌可泣的重大贡献。最为典型的是安徽第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旗帜是在阜阳树立的。1928年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在阜阳领导了“四九”起义,在阜阳建立了皖北苏维埃政府和皖北工农红军,开启了阜阳人民群众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的先河,且在革命斗争过程产生了2700多名像魏野畴、周传业、周传鼎、王克勤、徐立这样的革命先烈。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为阜阳的子孙后代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历史赞歌,形成了阜阳人民群众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文化传统。

2.底蕴深厚的艺术文化。如果说“文化是联结历史的纽带,是沟通社会与大众的桥梁,也是走进精神世界的通道”[12]36,那么,艺术文化就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具体表现。更深一层来说,艺术文化所表现的是人的信念、情感、意志、价值等精神状态。阜阳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实践中创造了绚烂多彩的艺术文化。从古至今,阜阳地域文化艺术名人辈出、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一是文化思想底蕴深厚。文化思想主要代表有庄子哲学、三曹文学等。这里还是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的故里。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并留下了许多千古名诗,传颂后世。二是民间工艺文化独具特色。阜阳剪纸文化和彩陶艺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阜阳剪纸艺术在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乡土题材为主。阜阳剪纸情趣丰富、装饰味重,兼有南北剪纸的艺术特色,粗犷之中蕴蓄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之中见情趣,体现了阜阳人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喜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剪纸艺术和彩陶艺术显示出阜阳人民的勤劳与质朴,以及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3.斑斓多姿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生活文化习俗的统称……涉及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等。”[13]54阜阳地处南北文化分野交界,这里既流行“合关西大汉握铁简板放喉高歌大江东去”的豪放激越之音,也间或“合二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绵婉约之韵的黄梅、越调。阜阳的民俗文化堪称丰富多彩、斑斓多姿:一是民歌曲艺广泛流传。阜阳民歌感情朴实,曲调流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淮北特色;阜阳素有“曲艺之乡”的美誉,源于或流传于区域内的曲种有淮词、清音、莺歌柳书、琴书、坠子、道情、大鼓、评书、莲花落、杠天神等20余种。二是庙会舞蹈精彩纷呈。阜阳民间舞蹈有40多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中花鼓灯舞蹈、龙灯舞、斗牛舞、赶犟驴已蜚声海内外。阜阳的传统庙会和民间灯会也是一条色彩斑斓的群众文化活动风景线。著名灯会有界首灯会、颍州灯会、沙河灯会等,颇受群众欢迎。三是饮食文化享誉四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勤劳的阜阳人民制作出了全国有名的格拉条、撒汤、卷馍、牛肉汤、羊肉板面等美食,形成了独特的美食文化。其中发达的阜阳酒文化闻名遐迩,体现了阜阳人热情豪爽好客的精神。

(三) 较为完备的文化管理制度体系

1.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近几年,阜阳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各县市区建设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完成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新建、扩建任务,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能切实履行社会服务、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实现了基层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有场所的愿望;采取多元投入机制,加强村文化大院建设,积极开展创建以先进文化乡镇、特色文化村、文化大院、文化大户为内容的“四文”活动,确保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对社会开放机关、学校、企业内部的文化设施,实现设施资源全社会共享,满足城乡基层人民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求;积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家庭和睦、邻里融洽的目标。

2.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在全市各县市区、乡镇、社区和80%的农村建成基层文化中心,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改变了阜阳地区广大城乡基层地区文化匮乏现状;实施艺术创作激励机制,各县市区文化行政部门协同抓好基层题材的创作,推出了一批反映基层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大力发展阜阳花鼓灯、杂技等各种有特色、有影响的民间文化艺术,努力提高群众参与度,营造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满足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支持乡镇依托地方特色文化,鼓励民间自办演出团体送戏下乡,不定期举办农民文艺调演活动,扩大了地域文化影响力。

3.实施民间特色文化保护工程。阜阳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通过各种方式,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加大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名录,建立了民间文化传承机制,推动优秀民间文化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开展了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优秀民间艺术大师”的评选活动;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名城名镇,例如“阜阳书法名镇”太和县李兴镇、“书画文化乡镇”界首市砖集镇、“彩陶文化乡镇”田营镇等等,使得阜阳一批具有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得以流传。

4.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制度建设。一是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科学发展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列为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及文明乡镇、文明单位考核评比重要内容。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阜阳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执行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做好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确保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保障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创新基层文化建设体制和机制,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民间自办文化。

三、阜阳优秀文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要把阜阳建设成大城市围空区的中心城市、县域中等城市、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的“大美阜阳”,需要充分发挥阜阳优秀地域文化的支持和参与作用,探索阜阳优秀地域文化支持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

(一) 用优秀的物质文化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

从众多的阜阳古代建筑、文化遗址、自然景观、历史文物中不难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阜阳人民群众对阜阳这块土地异常热爱,他们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人能把自己的知识、愿望、思想、审美情趣等物化出来,通过改变自然物的形态,形成‘人化’的物质形态,变成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这些‘人化’的物质形态……都是一定文化的凝结物。”[14]112我们要有效利用好先人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它们在阜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1.要继续发掘传承阜阳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上文所阐述的已发现的古代遗存的建筑物、自然人文景观遗址、历史文化遗址、历史文物之外,阜阳地区还存留了大量未开发、未发掘的物质遗产,需要专业部门和专家进一步努力,早日将这些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出来。通过这些“人化”的物品来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以便进一步增强阜阳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阜阳基层人民群众对阜阳文化的热爱,增强阜阳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促进阜阳基层社会的和谐。

2.要保护利用好现有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是文物管理部门和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要自觉管理好、保护好已经发掘出来的物质文化遗产,为激发子孙后代认识阜阳、热爱阜阳、服务阜阳、创新阜阳的热情提供物质载体。二是要通过在中小学校、乡村基层、城市社区开展阜阳物质文化宣传展或实物展的方式,让基层人民群众了解先辈的勤劳质朴、创新创造精神,为阜阳人民群众艰苦创业提供基本遵循;要大力开发阜阳文化旅游产业,扩大物质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物质文化对基层人民群众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3.要综合创新发展阜阳地域物质文化。综合创新发展阜阳地域物质文化,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深入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发现遗留历史文化特点,在继承历史文化元素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进行现代化创新。二是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努力创品牌、创特色,推出一批特色基层文化村镇社区、特色文化广场、主题活动公园,使人民群众从欣赏风景、休闲娱乐过程中就能体会到历史感与现代感兼具的阜阳地域文化。在此过程中,基层人民群众的各种矛盾也得到隐性消解。

(二) 用优秀的精神文化涵养基层社会的公共理性精神

要实现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键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有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又在于文化。“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的发挥,需要在价值层面培育公共理性精神。……公共理性精神蕴含和倡导的公共价值平衡、公平自由平等、政府廉洁高效、国家公平正义、社会包容和谐等理念主张,这正是社会治理所提倡和主张的。”[14]114实现地域基层社会有效治理需要通过地域精神文化来涵养公共理性精神。阜阳地域精神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以其涵养阜阳基层社会公共理性精神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

1.弘扬革命传统文化精神,激励基层群众艰苦奋斗。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精神价值、精神品格、精神力量,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当前阜阳基层社会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阜阳基层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要继承好阜阳历史上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要弘扬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的成功而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大力推进“大美阜阳”建设。

2.继承创新艺术文化精神,鼓励阜阳人民勤劳致富。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阜阳人民群众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创造了大量意蕴深厚、境界高远的艺术文化。这是阜阳基层社会创新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源泉。阜阳书法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书法作品进万家”活动深受阜阳基层百姓喜爱。阜阳剪纸名传海内外,成为阜阳一道靓丽的名片。界首陶艺风韵独具,成为阜阳地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无论是书法、剪纸,还是彩陶、柳编工艺,都体现出阜阳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勤劳。阜阳人民这种勤劳致富的文化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断流。

3.合理利用优秀民俗文化,构建和谐基层社会关系。《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第三》说道“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讲的是一定地域空间内人民群众有不同的生活习俗。也正是这种不同地域内人民群众不同的文化生活习俗,才造就了今天中华民俗文化的多姿多态、色彩斑斓,内容丰富、底蕴深厚;也才会有今天阜阳独特的歌舞文化、曲艺文化、饮食文化、灯会庙会文化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好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对于娱乐基层民众身心,构建和谐村镇社区,化解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等公共领域内的社会关系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平衡调节作用。

(三) 用优秀的制度文化构筑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效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也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各种群体的利益诉求呈多元化态势,各种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就社会治理而言,为了能实现社会的善治和秩序,就需要借助制度的力量来予以约束。”[14]116协调、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诉求,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文化制度,并创造新的文化制度,通过各种文化要素来规范群体行为;另一方面要在基层人民群众中努力形成制度文化,使各种制度精神厚植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自觉将各种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恪守各种制度规则,实现基层社会的有序化。

1.完善基层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推动文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美丽阜阳,特别要健全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一是要转变基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推动基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由举办文化向管理文化转变,由微观向宏观转变;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参与行业的自律,做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二是规范阜阳文化传播秩序,要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舆论,努力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整合媒介资源,坚决抵制文化市场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文化内容的评估体系,引导文化市场向主流意识发展,积极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健全基层文化政策法规体系。文化立法有利于促进文化体制改革。近年来,阜阳文化市场快速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壮大,影响能力逐步增强,尤其是基层社会文化市场发展较快,但是文化市场政策法规不够健全,一些文化活动、节目内容低俗,基层公共文化设备设施不足、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不到位等现象还较为普遍。阜阳文化管理部门要在遵循国家有关文化管理政策法规前提下,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管理制度和规则,使地方文化市场有序化发展,为阜阳基层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雅俗共赏的公共文化产品,全面提升基层人民群众公共文化精神,真正实现“以文化人”的效果。

3.培养群众遵守文化制度习惯。人民群众对规章制度的遵守,对政策法规的执行,对道德品德的敬畏实际上是现代公共领域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为的契约。人们通过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保证正常社会秩序的形成,确保基层社会的正常运转,群体之间和群体个人的利益得到平衡。阜阳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需要人民群众将各种制度内容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美丽生活过程中养成敬畏制度的文化精神。

[1]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2]王延深.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域特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4).

[3]辛自强.观察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视角及其超越[J].中州学刊, 2018(3).

[4]郑杭生.中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特点新趋势[J].广州公共管理评论,2013(1).

[5]周易[M].郭彧,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6]中文百科在线.http://www.zwbk. org/MyLemmaShow.aspx? lid=179282

[7]张健.文化之“化”的五个层面[N].齐齐哈尔日报,2012-01-04(7).

[8]曾丽雅.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精神文化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9]世杰.十年磨一剑——中信实业银行沈阳分行企业文化建设探秘[J].辽宁经济,2005(9).

[10]曾小华.文化、制度与制度文化[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2).

[11]吴海涛.浅谈阜阳历史文化的特点[J].安徽史学,1998(2).

[12]靳金贵,毕富生.从文化角度看逻辑的精神潜功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5).

[13]朱叶莉.论民俗文化的艺术内涵与生命意识[J].求索,2011(12).

[14]谢新松.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Supporting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with Excellent Regional Culture: A Case Study of Fuyang in Anhui Province

HAO Hai-hong

(Youth League Commission,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37, Anhui)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The key to modernizing the country’s governance capacity lie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Culture is the core element that realizes modernization of grass-roots society management. Fuyang, as a large population city with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s, is indispensable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with cultural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Fuyang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departments need to fully develop, utilize and innovate the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of Fuyang, effectively bring into play the role of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supporting the social governance of Fuyang grass-roots level, and add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great beautiful Fuyang.

regional culture; support; grass-roots society; management; Fuyang

2018-10-25

阜阳市2018年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阜阳优秀地域文化支持基层社会治理研究”(FSK2018048);阜阳师范学院项目“***群团组织改革思想研究”(2019GHYJZ01)。

郝海洪(1979- ),男,安徽望江人,阜阳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9.01.03

C916

A

1004-4310(2019)01-0012-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