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谭志云,杨友昌
(1.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教育类专业必修课程,是培养科学教师专业素养、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课程,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该门课程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前一学期,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习之前掌握科学课程本身的基本架构、内容、研究方法、改革动向,以及科学课程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受课程内容和学生实践经验等因素的限制,课程学习和教学的难度大。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视频案例教学逐渐被引入到教育领域,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各学段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视频案例是以教学观摩、教学研究为目的,以视频为主要形式,全程记录某一真实教学活动,并利用网页技术制作的集成了教学案例各类材料(主要包括文本、图片及视频材料)的超媒体教学案例。[1]调查研究表明,视频案例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它不仅具有降低成本、简便易行、增加教学技能和学习机会等现实意义,还在“便于提供理论与原则的解释与说明”“利用获取不易言传的实践性知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帮助师范生获取教学技能、快速成长的有利资源。[2]然而,对开展视频案例教学的目的仍然模糊,视频案例遴选和建设思考不透、没有选择标准,教师对视频案例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使用和时间把控不好,学生在讨论和反思环节缺乏有针对性的讨论环境和氛围、缺乏教师的引导等问题存在。本文以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建设和有效使用视频案例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该门课程具有实践和理论结合很紧密的特点,需要学习者掌握其中的教学技能和学习方法,基于教学实践经验的案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收集科学教学的实践案例,不仅可以分析和研究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可以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人的教学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长期的积累,不仅可形成自已的教学资源库,还可为自己进行教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3]
尽管建构主义理论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仍然存在争议,但由于该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部分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即难以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众所周知,隐性知识一般只与个人的实践经验密切相关,仅仅存在于某些有实践经验的人的头脑之中,学习者也只有借助于实践经验才能真正领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仪表、教态、语言以及对课堂节奏的有效把控等,仅凭理论传授是无法使学生达到学习要求的,采用建构主义理论实现该门课程的课程目标是最有效的理论。即要想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必须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以实现个人的“意义构建”[4]。实践表明,要实现真实的情境,视频案例是最经济的方式之一。
受课程内容和学生实践经验等因素的限制,该门课程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在实验中发现,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信息占94%。因此,采用真实教学环境下的视频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和学习兴奋状态,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对视频案例的使用和案例库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课程内容”指标中指出“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中学(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形成促进师范生主体发展的多样性、特色化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实施”指标中要求“能够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师范生学习效果”;在“资源保障”中明确要求“建有中学(小学)教材资源库和优秀中学(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库”。[5]因此,建立视频案例资源库,并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教学案例资源更有利于本门课程的有效教学,更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大力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库,充分调动相关资源,实现理论课程教学、教学实践训练的优化是当前解决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的一条有效路径。[6]案例的选择是建设视频案例库的关键环节,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案例选择不合适或者质量不高,就会降低教学质量,影响教学效果。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案例,怎样选择案例,建成什么形式的视频案例资源库,会受教学经验的制约,青年教师则更是感到困难重重。为此,我们从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的底层逻辑出发,提出视频案例资源库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案例遴选之前,必须根据科学教育专业的人才产出要求,确定好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分解成可落实、可量化、可衡量的指标点。依据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决定本门课程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围绕课程目标模块化课程内容,针对隐性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案例,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选题的标准不是看某一堂课好不好上,能不能出彩,而应该关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即课程目标是否能达成。
案例的选取必须从知识点和理论出发,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必须符合“两性一度”的基本要求。每一个视频案例资源必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能解释、说明一个理论,即主题必须突出,内容必须具体。如果一个案例的选取达不到这样的目标,即使视频做得再有趣,也不是一个高质量的视频案例。案例可以是中小学教师的随堂教学录像,也可以是中小学教师的优质课比赛录像,或者学生自己的微格教学录像。视频案例既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优秀的教学案例,又要适当选择一些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学案例,以便学生对比学习,达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目的。视频案例的选取还必须符合“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因此,任课教师必须从纷繁复杂、琳琅满目的案例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作为视频案例资源。
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每一个微视频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最合适。如果时间过长,学生不容易集中精力,学习效果不好,达不到教学要求。另外,视频必须清晰,制作必须精美,要能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学习。
视频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由于科学课程标准、网络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都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而变化,教师要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改和更新原有的视频案例资源库,反映时代特色。实践证明,符合学生实际、新颖的、紧贴时代的视频案例,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和讨论兴趣,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
课堂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更是实现专业认证从“形似”到“神似”的关键点。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开展,必须以提升学生素养和能力为目的。
近年来,超星、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不仅有利于视频案例资源库的建设,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对视频案例的学习和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围绕课程目标、模块化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谋划。在建课时,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要能支撑课程目标,每一个视频案例要紧紧围绕某一个具体的理论或实践问题。明确告知学生在视频学习时必须模仿什么、思考什么、回答什么,必须达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可以预先根据要求设置好视频播放方式,即在学生在看完某一段视频内容后,必须正确回答相应的问题才能继续往下看,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集中精力思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视频案例时,常常不易把控时间,以致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完不成教学计划,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学习视频案例时,常常因缺乏教师的指导而导致讨论和反思环节的氛围不好,学习效果不理想。皮姆(Pimm)认为,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善于利用视频案例,就可能导致两种反应,即看电视反应(被动观看,娱乐为主)和受惊吓反应(观看教学表演,学生自感望尘莫及)。[7]讲课是短时间内涵养大量资料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教师最喜欢的方式,但效果未必最好。研究表明,在一堂课结束之后,学生能记住的内容不到50%;一周之后,就只能记住约20%的内容。[8]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同伴教学法,或者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BOPPPS”教学法等,强化师生、生生互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我们以BOPPPS教学法为例,介绍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视频案例开展教学活动。
BOPPPS是基于目标导向、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包含导言(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教学环节。课前,师生都要充分利用网络线上教学平台,教师通过“导言(B)”向学生解释本节课学习的理由或重要性,科学提出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链接已有知识或学习内容;在“学习目标(O)”部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通过设计问题、问卷、讨论等方式进行线上“前测(P)”,让学生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情况,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线上提供的视频案例。课堂上,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视频案例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或个人任务演示等,完成“参与式学习(P)”阶段的任务;在“后测(P)”阶段,要求学生针对视频案例回答教师事先精心准备的问题,或者现场展示视频实例技能,即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通过内容回顾、评论、反馈、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本节课的第一次总结(S)。课后,通过线上线下,再以作业、论文、实践、答疑等方式完成复习与第二次总结(S)。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好处是,将视频案例学习部分前移至课前,课堂上重点围绕视频案例进行讨论和实践,并即时总结、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的问题,又解决了讨论氛围不好、教师参与度不高、反馈不及时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为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视频案例的学习、讨论和实践,教师还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设置相应的评分细则,并采用方便记录的方式评定学生完成每一个学习细节时的成绩,即过程性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利用超星“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事先设定成绩构成和比例,通过手机端的课堂点名、讨论等方式,很容易记录和评定学生课堂学习成绩,保障课程目标的达成,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019年,教育部出台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双万计划”的建设目标和“两性一度”的金课建设标准。全国各高校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正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从事课程教学论教学的高校教师,更应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目的,抢抓时代机遇,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视频案例资源库,积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提供行动支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