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罗 敏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图书馆,重庆 40006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一批专科学校相继提升为本科院校,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属其中之一。这些新升本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等方面都随之发生了较大调整和变化,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志。就升本高校图书馆而言,若要适应这一变化,跟上学校的发展步伐,真正承担起全校信息资源中心的职能,必然面临相当大的挑战。而其中,图书馆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更好地为本科教学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是新升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围绕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明确学科方向,优化整合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汇集学科队伍,建立学科基地,以此来打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的过程。学科建设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也是提高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1]。学校升本后,由“教学型”转变为“教学科研型”高等学校,一是本科教学成为学校招生和教学的主流,同时还开始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形成一支学科带头人队伍;二是科研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都必须完成相应的科研工作量,学生也从基本不写毕业论文变为必须撰写毕业论文或作毕业设计;三是学校专业面有较大拓展,新办出不少适应高等教育市场需要的非师范专业,甚至已经形成“半壁江山”,这对图书馆原有的文献信息资源结构是严峻的挑战。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学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构建相关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把参与学校学科建设作为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树立自身品牌特色的最佳切入点,不仅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高校图书馆生存之根本。对于升本高校的图书馆而言,应把近期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的指标作为目标,在实践上由“藏,用”型馆向“藏,用,研”型馆转变,成为学校信息、学习和研究中心,逐步建成网络化,数字化,开放式的现代图书馆[2]。升本后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以适应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
专升本大学图书馆应在重新定位的基础上,将支持学科教师,科研人员进行一定深度的科学研究、教学辅导为服务目标,对应用、研究和参考所用文献的进行完整的收藏,并逐步实现满足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人员对该学科专题文献需求。文献信息的保障,在宏观上要确定重点学科文献收藏范围,做到重点学科全面系统收藏,相关学科选择收藏,形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达到研究级收藏水准[3]。在具体操作上,图书馆要了解这些重点课程的教学计划、科研领域,尽可能弄清这些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要了解重点学科专业国内外一流大学图书馆藏书情况,并上网检索这些馆的专业藏书目录,切实掌握重点学科专业藏书一流水平的国内外现状。并以此为依据采集文献资料。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是一所新近升本的高校,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与本科院校评估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近年内还必须加大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增加藏书量,确保馆藏规模与教学规模相匹配,从而实现文献资源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根据我院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构建我馆藏书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学科结构上,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学为基础藏书,商学、工学、农学等学科为一般藏书,以重点学科教育学、管理学、汉语言文学等为重点藏书,以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为特色藏书,兼顾相关学科;(2)形式结构上,以与教学科研任务有关的文献,包括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为重点藏书;以学科相关的学术著作、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科研用书等为基础馆藏,以课外阅读图书为一般馆藏;(3)层次结构上,以本科为重点藏书,专科为一般藏书;(4)文种结构上,以中文文献为重点藏书、外文文献为一般藏书等等。在文献采集过程中,要加强基础,保证重点,突出特色,使馆藏建设在整体上真正体现有特色、有重点、有层次、多方位的发展格局[4]。逐步构建与学院办学水平相适应的馆藏体系和馆藏特色,提升图书馆的文献保障水平。
不同类型的学校资源建设侧重点不同,一定要突出重点。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立足重庆基础教育,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为办学宗旨的高校。我馆作为师范院校图书馆来说,要结合学院发展目标和自身特点,不仅在文献数量上必须想方设法支持学校各项教学、科研活动,而且必须注意掌握文献信息资源的学术性、研究性及其水平。图书馆必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重点学科概况、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的需要确定其馆藏,了解本校在市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加有的放矢的搞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与学校地位、水平和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文献信息资源。
重点学科对文献方面的要求是专业性和前沿性,目标应定位在研究级藏书水平。因此文献收藏方面重点放在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主要教材和权威性论著;具有代表性观点的专业论著;本专业的纵向发展过程各阶段有影响的论著;本专业的中外文核心期刊、专家讲座、会议资料、交换资料、硕博士生论文等。重中之重是根据本专业的发展和课题需要,保障外文图书和外文核心期刊的收藏[5]。如:我馆除了请各学院的专家、教授圈划书目外,还准备让一线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每学期要完成一份本部门读者需求及藏书利用率调研、分析,并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了解信息需求,在我馆主页上设置图书荐购平台征询订购建议,发放读者调查问卷等方式,尽可能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采访工作中,读者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采访人员和学科馆员,向图书馆反映购置文献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尽量完善我馆的学科采访体系。
数字资源因为其信息量大和使用快捷方便,越来越成为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主角。有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比较理想的规模应当是使用户的满足率达到75%-85%,其余部分,应当通过发展迅速的电子文献来解决[6]。电子文献是解决有限馆藏与教学科研对文献信息需求量激增之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支撑能力,在保证纸质文献信息资源数量的前提下,专升本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数字资源的采集与利用,不断加大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的投入力度,合理引进中外文文献数据库,使馆藏结构多元化。特别是重点学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源和特种文献如博硕论文、学术会议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数字资源的收藏和利用。
近两年,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无到有,先后建立和引进了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题库、视频数据库、书目数据库、等各种类型数据库9个及其他数字资源,教师和学生读者的使用情况良好。升本后,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学科调整和专业整合的情况,慎重选择,采取单独或集团采购形式购买数据库,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数据库以及国外的学术库资源。注重专业数据库与综合数据库的协调,首先购置一些范围较广、适用性强且质量较好的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其次针对学校专业特点和学科建设,购置与学校重点学科专业相关的专业数据库,确保学校主要学科专业的师生对电子资源的深度需求。我院属于师范性质的高校,师范类高校由于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等方面的特性,电子资源建设也应体现区别于其他类高校的特色,应收藏如《中国教育资源库》、《中经网教育版》、《教育管理与执法》等专题全文数据库。为保证所购电子文献的质量及使用率,在采购前要广泛听取读者、专家对这些资源的意见,分析使用情况,以确保资源能较好地满足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馆藏不再是只拥有有形文献信息资源,无形的网络信息资源亦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为用户查询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信息数量大,种类多,网络信息搜索的引擎、文献信息的查询和检索途径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复杂性,教学科研人员要在众多的信息中准确、全面地检索到所需的信息资料也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为及时提供网上最新的专业学术信息资源,我馆也开始了对网络免费学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加工的尝试,现已初步建立了“网络导航”,为读者提供具有学术性、权威性并且质量和可信度高的免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连接。由于网络信息数量大,且杂乱无序,需要图书馆员针对特定的主题给与搜集,加工,整理,使之以有序化的形式提供给读者。但是,大多数馆包括专升本高校馆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只是对相关网站进行简单链接,对网站相关信息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因此,新升本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引进图情等相关专业方面的技术人才,针对重点学科教学科研需要,有重点地开发相关的学术信息,开展网上专题导航服务,建立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导航系统,按学科门类自行建设一些特色馆藏数据库,如建设馆藏重点学科文献题录、学术论文数据库、教师科研成果数据库等,便于重点学科读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调查分析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及攻关重点,预测学科领域发展的方向及趋势。
升本后,面对不断扩大的读者群以及对学科文献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在努力争取学院支持和投入,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大图书馆的观念,努力扩大图书馆外延,积极开展多馆协作,在共享资源上下功夫。任何一个图书馆,仅仅依靠自身馆藏,都无法满足所有读者的全部文献信息需求。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是馆藏资源的补充和后盾,也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共享是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目标,互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手段之一,而馆际联合和协作则是互借和共享的基础[7]。所以,专升本高校图书馆更应加强区域之间、系统之间的馆际协作,积极参与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中心”(CASHL)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两个典范,它们在经分工协调而建立了各高校自身的文献保障基础之后,对于本校难以保障的文献,可借助于地区乃至全国的虚拟图书馆资源作为本馆馆藏的延伸和扩展,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形成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特别是在外文原版书刊的提供方面,可以带来很大的帮助。我们学院由于刚升本,经费也比较紧张,短时间内不可能花重金去大量购买和引进外文文献和数据库,而针对这方面的部分读者需求,图书馆只需对重点学科所需的外文原版书刊少量订购,不足部分可以利用CALIS和CASHL资源,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方式来充分满足本校读者的外文文献信息需求,同时又节约了经费。当然,在运作过程中,要遵守CALIS和CASHL的相关管理条例,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自身的特色数据库和特色馆藏也按章对其他高校读者提供服务。
由于系资料室是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它所收集保管的文献资料信息与本学科紧密结合,内容专深,因此它在为本系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由于高校图书馆和资料室分设,系资料室自成系统,各自为政,文献资料收藏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图书信息资源沟通渠道少,互借程度低,技术手段落后,使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基本上不能共享,使得珍贵的文献信息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妨碍学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
升格后的本科院校应加强与本校资料室的合作,打破其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对校内现有的文献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调整,调剂校馆与院系资料室之间不合理的文献资源配置,互补余缺。利用网络技术将图书馆与系资料室链接,提供联合目录检索的功能,并通过校园网实现流通,实现校内资源的共知共享。通过整合后,各系资料室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自身便利的地理条件和教学科研人员交流,了解其文献需求,建立具有专业文献特色的数据库,为他们提供最新的有针对性的学科文献资料,同时及时将读者的信息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可根据各资料室反馈的信息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调整、改进、完善整个文献信息系统。[8]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可以缓解图书馆经费紧张、文献短缺的情况,从而合理配置学科文献资源,保障文献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应在了解学校学科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将服务于学科建设作为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及时把握学科建设的新动态,正确定位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构建具有本校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及地方特色的合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和强化图书馆在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16-19.
[2]尚海永.升格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6,(5):60-61.
[3]刘艳红.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2):68-70.
[4]王颖霞.高校图书馆参与重点学科建设的思考[J].情报探索,2007,(7):92-93.
[5]王园春.论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文献保障体系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6]肖希明.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评价标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21-24.
[7]朱红.试论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3).
[8]梁继芳.21世纪高校院系资料室的管理创新探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