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伯华,李 雪,窦银娣
(衡阳师范学院 a.地理与旅游学院;b.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c.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2)
传统村落是中国古老农耕文明的见证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价值,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1-2]。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是具有延续性与活态性的历史文化遗存;而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是世代村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集体智慧结晶。鉴于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拯救传统村落文化的政策和措施,以此全面领导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从宏观尺度看,在国家全局性的部署与指导下,我国文化保护事业持续向好,并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微观尺度上,截止2020年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收录的共6 819 个传统村落中,部分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景观依旧存在保护主体不明、资金缺位、方法老旧、效果不佳等系列问题,尤其是保护与发展失衡导致文化遗产景观破碎化问题凸显,使修复与传承工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在此背景下,学术界为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投入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国外关于村落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早,且研究方向多元,尤其是在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4]、区域文化遗产研究[5]、乡土建筑遗产修复[6]、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7]等领域成果突出。国内关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关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相比国外起步较晚,但学者们在不断吸取国外文化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从本世纪初开始,关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的研究呈阶梯式增长,研究成果越来越多,重点集中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8-9]、文化传承评价体系研[10-11]、旅游影响下的文化保护研究[12-13]等领域。近年来,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探究也逐渐增多[14-16],由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属于社会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公益性特点,因此其保护与传承不仅需要政府支持,更需要企业、村民、社会公益组织等各类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共同治理。其中村民作为文化遗产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其保护态度对于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文化抢救工作至关重要,但目前学界关于村民对本地文化遗产感知与传承意愿的探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鉴于此,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为案例研究地,以张谷英村村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向村民发放《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调查问卷并辅以半结构式访谈进行数据收集,采用因子分析、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了解传统村落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并梳理出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研究结果,基于村民主体视角提出有针对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事业提供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
张谷英村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素有“民间故宫”“天下第一村”等佳誉[17-18]。村落坐落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盆地,主体建筑顺龙形山麓沿渭溪河分布(图1)。自明洪武年间张谷英公选址定居于这一四面环山、负阴抱阳、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600 余年来,张氏家族世世代代在此聚族而居,以巧夺天宫的古建艺术和源远流长的宗族文化闻名于世。张谷英村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既有古建筑群、雕花木床、窗棂、古驿道、巴陵道等物质文化遗产,又有耕读文化、礼仪家风、民俗节庆、传统手工艺、风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这些文化瑰宝,张谷英村早在2001年就已入选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了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又被收录为中国传统村落,拥有众多头衔的张谷英村堪称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凭借着村落格局、建筑风貌、宗族文化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张谷英村从1991年开始发展旅游业,但随着旅游开发的迅速推进,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张谷英村也面临着现代城市文明冲击传统农耕文明的威胁,使得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与彼此碰撞的格局下,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之精华、警惕文化入侵之危险成为了张谷英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难点。基于此,以张谷英村为典型案例,从村民主体视角出发,了解基层群众对当地传统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图1 张谷英村区位图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村民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家庭年收入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主要了解受访对象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知晓度、满意度、认同感等;第三部分是受访者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意愿,涉及村民对当地传统文化传承的行为选择、支付意愿等。借鉴已有研究成果[19-20],采用李克特(Likert)5 级标度法进行村民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量表设计,其中感知意向量表下设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认知维度有2个题项:对本地文化遗产内容的认知、对传统文化发展历程的认知;价值维度有2 个题项:对文化遗产传承重要性感知、文化传承利于村落发展感知;情感维度有3 个题项:因了解本地传统文化而自豪、对本地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对文化传承工作的满意程度。传承意愿量表下设行为维度,包括4 个题项:向他人推荐传统文化的意愿、成为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意愿、无偿参与文化传承活动意愿、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支付意愿。量表赋值非常满意/了解5 分、满意/了解4 分、一般3分、不满意/了解2 分、完全不满意/了解1 分,分值越高,表征受访村民对题项的认同度越高。此外,问卷第二、第三部分除量表打分外,还涉及一些辅助性问题,以更好了解张谷英村村民对本地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
采用问卷调查并辅以半结构式访谈进行数据收集。课题组于2020年7月10—15日在张谷英村开展实地调研,运用定点随机抽样方法,在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古驿道、绣楼等5 个主体旅游景点进行定点随机抽样,同时随机访问以上核心旅游区周边的村民,共发放220 份问卷,回收了214 份,经过认真核实与检查后获得有效问卷210 份,回收率为97.3%,有效回收率为98.1%。
主要运用SPSS 23.0 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因子分析、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均值分析、显著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基础上将原本变量重新组合为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21]。本研究是在对调查问卷的量表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前提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以方差最大旋转提取公因子,得到因子载荷阵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检验问卷量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并根据各维度量表的平均变异数抽取量AVE 和组合信度CR,开展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问卷量表的收敛效度。
2.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分析
作为相关分析的重要类型,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主要用于测量和描述变量间的强弱关系,具有对数据分布无严格要求、对异常值不敏感的特点[22],适用于探究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分析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间的相关关系。
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作为常用的回归分析法,是分析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间确定性依存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村民文化遗产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间的回归模型,并根据所测量的参数来验证回归模型是否可靠,从而确定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间是否具备因果关系。
1.样本特征
统计结果显示(表1),此次调研男性占总样本的49.5%,女性占50.3%,性别比例均衡;受访村民贯穿老中青三代,但以中老年居多,主要集中在31~40 岁、41~50 岁、51~60 岁三个年龄段(共占样本的69%);有一半多(58.1%)受访对象在张谷英村居住了20年以上;张谷英村虽然只是一个村落,但因长期受“耕读济世,孝友传家”的家风影响,村民基本都受过教育,其中村民文化程度为初中和高中(或中专)的共占样本的72.8%,小学及以下仅占样本的10%;受访村民的职业大多以个体经营(35.2%)、企事业单位(14.3%)、务农(14.3%)为主;张谷英村人丁兴旺,家庭人口数4 人及以上占总量的69.5%,家庭年收入以3~8 万元(45.7%)和 8~15 万元(39.1%)居多,物质文化生活整体处于小康水平。由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属性分布可知,调研所收集的样本数据较为理想,抽样均匀,样本具备典型性和随机性,数据分析价值较高,有助于开展后续的差异性分析。
表1 张谷英村受访村民基本特征
2.信度和效度分析
通过SPSS 23.0 统计分析软件,利用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 α)对问卷量表进行内在信度验证,α 系数取值为0~1,一般而言,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大于0.7 表明数据信度高,但是对于题项少于6 个的分量表来说,其α系数在0.6 以上也表明量表信度良好。由表2 可知,测量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67,且各维度量表的α 系数介于0.610~0.717 之间,均大于0.6,表征问卷数据的信度较高,整体上可以接受。效度是指量表的准确性,即量表是否能把要测量的目标正确测量出来,主要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 球形度检验对问卷量表进行效度测验。KMO 统计量取值为0~1,数值越接近1表征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一般而言,KMO 值大于0.7,同时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表明量表效度高且旋转后的成分矩阵是真实可靠的,适宜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总量表的KMO 值为0.749,P值为0.000,可知数据效度较高,适合开展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可知数据可靠、稳定且有效,可以进行后续分析。
3.探索性因子分析
开展因子分析之前,不仅要根据量表效度考察因子分析的有效性,也要对变量题项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行验证。由变量间的相关性矩阵可知所有变量间均存在相关关系,问卷具备因子分析的条件。由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旋转法对4 个维度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23]。从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可知,所有变量的因子载荷(表2)均大于0.6,符合因子载荷绝对值大于0.5 的标准,表明量表所有题项都是有效的,各因子的聚合效度和差别效度均较好。同时,基于特征根大于1 的标准提取了4 个有效公因子,根据各因子中变量含义可知,萃取的4 个因子与问卷初始设定的认知维度、价值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高度吻合,其特征根分别为1.147、1.250、1.483、3.602,方差解释率分别为10.426%、11.367%、13.483%、32.744%,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为68.02%,高于60%的最低标准[24],可判定认知维度、价值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这4 个公因子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每个变量的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5,意为所提取的共同因素能够解释大部分的方差变异。总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从数理上验证了问卷量表维度设计的合理性。
4.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论基础上,根据各维度量表的平均变异数抽取量AVE 和组合信度CR,对问卷量表的收敛效度进行测验,一般来说,AVE 值大于0.5,CR 值超过0.6,意为各量表间具备较好的收敛效度[25]。由AVE 的计算公式得出4 个维度量表的AVE 值介于0.485~0.711 之间(表2),除了行为维度量表略低于0.5 外,其余均超过0.5;按照福奈尔(Fornell)组合信度公式[26],计算出4 个分量表的CR 值介于0.789~ 0.831 之间,均达到0.6 的临界值,二者共同说明量表拥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表2 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因子分析结果
采用均值计算法测度量表的集中趋势,参考前人研究[27-29],以李克特5 级量表等级评分为标准,得分均值处于[1,2.5)为感知认同度低,[2.5,3.5) 为感知认同度一般,[3.5,5]为感知认同度高。测量结果显示(表3),张谷英村村民对当地文化遗产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总体得分3.72,表明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总体认同度高,且感知意向(3.73)略高于传承意愿(3.70)。
1.感知意向特征分析
受访村民对当地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得分均值为3.73,总体感知意向高。具体来看,感知意向各维度得分介于3.34~4.21 之间,其中F1认知维度(X1~X2)得分均值为3.34 分,可知张谷英村村民对本地传统文化知晓度一般,且低于整体均分。原因主要是在日常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村民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和关注相对较少,因而很少有老百姓会去探究深层次的传统文化起源与文化内涵,但村民也会通过父辈讲述、旅游宣传、网络媒体、书籍报刊等途径来了解张谷英村的传统文化,使得他们具有根深蒂固的“人丁兴旺”“耕读济世”“孝友传家”等群体文化潜意识。
村民文化遗产感知意向中F2价值维度(X3~X4)和F3情感维度(X5~X7)的得分均值分别为4.21 和3.64,都处于高值区,说明张谷英村村民与当地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结,他们会因了解本地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X5得分3.67),并且热爱本地传统文化(X6得分3.82),因而村民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上有很高的一致性,认为传承文化遗产很重要(X3得分4.18)且有利于张谷英村的长远发展(X4得分4.24)。但村民对张谷英村文化传承工作的满意度一般(X7得分3.44),表征当前张谷英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与村民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2.传承意愿特征分析
村民文化遗产传承意愿量表下设F4行为维度(X8~X11),其得分均值为3.70,总体传承意愿高。根据统计结果,行为维度各变量得分均值由高到低为:X8向他人推荐传统文化的意愿(3.96)>X10无偿参与文化传承活动的意愿(3.79)>X9成为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意愿(3.61)>X11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支付意愿(3.42),这与村民对各变量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和价值预判基本一致。其中,题项X8、X10、X9的认同度高,表明张谷英村村民对于传承当地文化遗产有较强的意愿,同时在比较敏感的支付意愿(X11)上,受访的210 位村民中有176 位(占总样本的83.81%)表示愿意支付资金来支持张谷英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说明张谷英村村民不仅能在精神上支持文化保护工作,同时也愿意付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文化传承活动。
表3 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描述性统计结果
为了解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张谷英村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的影响,利用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法,将受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家庭年收入分别同认知维度、价值维度、情感维度、行为维度量表数据进行两两双变量相关分析(表4),为剖析村民对历史文化遗产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的影响因子提供依据。
1.感知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对村民感知意向的F1认知维度、F2价值维度和F3情感维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1)年龄、居住时间、家庭年收入均与认知维度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村民的年龄与认知维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居住时间和家庭年收入分别与认知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说明村民的年龄越大、在张谷英村居住时间越长、家庭年收入越高对当地传统文化越了解,这是因为以上人群更有机会和条件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因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较高。2)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以及家庭年收入与价值维度均无相关关系,说明张谷英村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评估基本不受人口统计学特征影响,结合价值维度特征分析结果,可知绝大部分村民都对张谷英村传统文化有很高的价值评估。3)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均与情感维度存在相关关系,其中村民的年龄与情感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村民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分别与情感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家庭年收入越低的村民对本地传统文化有更深的感情连接。由于年龄越长的村民越容易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越低的村民可能在心理上更容易获得满足,因而这三类人群易与当地文化产生较深厚的情感。总之,村民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意向主要受年龄和居住时间影响,二者均与感知意向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可知年龄越大、居住时间越长的村民对张谷英村传统文化的感知认同度越高。
2.传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村民传承意愿量表下只有F4行为维度这一个因子,因此传承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等同于行为维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由相关分析可知,村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与传承意愿均无相关性,村民的传承意愿仅受居住时间影响,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在张谷英村居住时间越长的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愿越高。这是由于长时间的居住会使居民对地方产生依恋,对地方文化产生归属感,因而会将内心情感会投射到行为活动中,形成较强烈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意愿。
3.总体认同度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和居住时间是影响村民文化遗产总体认同度的重要因素,而村民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于文化遗产总体认同度影响甚微。其中总体认同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居住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表征年龄越大、居住时间越长的村民对张谷英村传统文化的总体认同度越高。总体来看,张谷英村村民对当地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传承意愿以及总体认同度主要受年龄和居住时间影响,年龄越大、居住时间越长的村民更容易与当地传统文化形成情感缔结,更有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动机和意愿。
表4 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相关分析结果
根据人的心理感知与行为选择间的因果关联,预判张谷英村村民对本地传统文化的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之间也存在类似关联性,因此,试图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寻找并验证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之间的耦合关系。
1.相关关系分析
采取Spearman 等级相关系数分析法对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进行相关分析。由表4 可知,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间的相关系数r=0.411,介于0.4~0.6 之间,属于中等程度相关,且显著性P=0.000 <0.01,证实了张谷英村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之间真实存在极显著中等程度相关关系。具体来看,感知意向的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分别与传承意愿的行为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233、0.242、0.378,显著性P都小于0.01,说明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均与行为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相关分析明确了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之间的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但却无法验证二者是否具备因果关系,因此还需深入分析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间的依存关系。
2.线性回归分析
在探明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呈极显著正相关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查看二者是否具备确定性函数关系,并验证此关系模型是否真实可靠。通过SPSS 23.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村民感知意向的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为自变量,以传承意愿的行为维度为因变量,方法选用输入法,在进行必要的统计设置、图设置以及保存设置后,得到以下结果(表5):
1)通过个案诊断未发现异常值,因此根据模型系数得出回归模型(图2):行为维度= 1.122+0.158× 认知维度+0.168× 价值维度+ 0.346×情感维度,由标准化回归系数可知自变量中情感维度的系数(0.335)最大,表明情感维度对行为维度的影响最大,同时常数项以及三个自变量的P值都小于0.05,说明所有回归系数均有意义。2)模型解释度R2=0.240,意为用认知维度、价值维度、情感维度去预测行为维度的准确性为24%,虽然解释度欠佳,但模型拟合度尚可。3)模型的德宾-沃森(D-W)值为1.899,D-W 取值为0~4,一般检验值在1.8~2.2 之间意为数据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本模型满足线性回归的独立性要求。4)模型ANOVA 方差分析结果中,F=21.717,显著性P=0.000 <0.05,可以判断由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对行为维度解释的部分非常显著,证实了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5)模型共线性诊断结果主要观察容差和方差膨胀因子(VIF),其中容差取值0~1,越接近0 表明数据共线性越强,VIF 取值大于1,越大于10 表明数据共线性越强,由共线性统计可知,认知维度、价值维度、情感维度的容差都接近1,且VIF 均介于1~2 之间,说明自变量之间几乎没有共线性。
综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的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回归模型是真实有效的,同时所有P值均小于0.05,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从而验证了张谷英村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认知维度、价值维度、情感维度)与传承意愿(行为维度)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其中情感维度对行为维度的影响最大。
表5 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图2 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线性回归模型
村民作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的重要主体,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基于村民主体视角,以湖南岳阳张谷英村为例,从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出发探究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从行为维度出发探究村民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意愿,并综合运用因子分析、Spearman 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的整体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分析、耦合关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张谷英村村民对本地文化遗产的总体认同度得分3.72,位于[3.5,5],表明村民对本地传统文化遗产的总体认同度高。从村民感知意向角度分析,感知意向得分3.73,总体感知意向高,具体来看,认知维度得分3.34,说明张谷英村村民基本了解当地文化遗产的内容与发展历程;价值维度得分4.21,可判断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评估很高;情感维度得分3.64,表现出村民与当地传统文化之间有着较深厚的情感归属。从村民传承意愿角度分析,传承意愿得分3.70,总体传承意愿高,可知村民愿意以实际行动支持张谷英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第二,年龄和居住时间是影响村民对文化遗产总体认同度的重要因素,总体认同度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与居住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征年龄越大、居住时间越长的村民对张谷英村传统文化的总体认同度越高。具体来看,感知意向主要受年龄和居住时间影响,传承意愿仅受居住时间影响。
第三,由相关分析得出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之间存在极显著中等程度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村民感知意向的认知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为自变量,以传承意愿的行为维度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模型,以此验证了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之间存在真实可靠的因果关系,其中情感维度对行为维度的影响最大。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其中村民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保护力量。通过实证分析了张谷英村村民对本地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村民主体视角下,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化策略,构建以村民为核心、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逻辑框架(图3)。横向主线,即通过优化政府组织行为和调控企业市场行为,带动和激发村民对本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愿,逐步强化村民主体行为;纵向主线,即善于把握村民对传统文化的感知意向,不断提高文化自信,并以村民的情感导向为基调,强化村民主体行为,最终形成文化自觉。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优化政府组织行为。充分发挥政府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能力,通过加强制度约束、开展文化补偿、举办节事活动等系列政府行为,正确引导村民行为。首先,政府应加强制度约束,落实《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并以村规民约、家训族戒来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其次,借鉴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模式积极开展文化补偿,激发村民参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为保护传统文化景观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基因、促进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奖励机制;同时,由政府牵头定期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节事活动,营造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村民的文化参与性。
二是调控企业市场行为。企业是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积极且活跃的市场主体,传统村落在引进旅游企业、数字文创企业等相关企业时,以明晰开发原则、形成良性竞合关系、完善利益分配等路径调控企业的市场行为,通过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将部分务农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集中服务于第二、第三产业,更新村民的生活方式、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企业在进入传统村落市场时,务必遵循文化景观基因传承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进行有序的旅游产品开发,并通过引进外部金融资金、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等发展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产品生产效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传统村落的产业经济业态。同时,企业需把握好与其他企业、政府机构、尤其是与当地村民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实现企业与各方的有效合作,打通生产、消费、分配、再生产的产品营销渠道,避免零和博弈,实现合作共赢。最后,在良性市场竞合关系的基础上,完善利益分配制度,让各方都尝到文化保护的红利,使各主体间的利益分配矛盾最小化。
图3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化策略
三是强化村民主体行为。村民既是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也是受益者,其保护与传承态度将直接影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根据传统村落村民文化遗产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研究,以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间的因果关系为导向,通过提高村民对地方文化的知晓度、满意度、归属感、自豪感等感知意向,激发村民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以此强化村民主体行为,在行为维度层面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作为村民更高阶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行为,主要包括自觉向他人推荐传统文化、自觉参与文化传承的活动、自觉成为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觉承担合理的文保费用等。总之,在政府、企业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将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融入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实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和本土化利用,促进传统文化的长远发展。以张谷英村为例,探讨了传统村落村民对文化遗产的感知意向和传承意愿,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后续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还存在一些不足:1)由于时间限制等现实问题,本研究未能提前开展预调研,因而没能根据预调研结果调整和确定最终的调查问卷,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问卷的有效性。2)在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部分,仅选用了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家庭年收入四个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村民感知意向与传承意愿的量表数据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导致所探讨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局限,期望在后续探究中采取多元分析方法深化影响因素分析。3)仅选取了张谷英村作为个案展开研究,案例较单一,有望在之后的研究中增加案例地,夯实并检验研究成果,得出更具一般性与普遍性的研究结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