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景观美学的蕨类植物视觉魅力分析

时间:2024-07-28

林 波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龙海 363105)

基于景观美学的蕨类植物视觉魅力分析

林 波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福建 龙海 363105)

蕨类植物的形态体现了形式美法则。从基于生物法则的三大景观美学理论出发可研究人们潜意识中对蕨类植物具备复杂而特殊的情感。蕨类植物在景观园林绿化运用中的独特形态魅力和良好的感官效果,为园林景观建设中的植物选用和配置提供美学上的决策依据。

蕨类植物;亲和力;美学;视觉特点;魅力

蕨类植物又称为羊齿类植物,其作为最古老的陆生植物之一,在生物发展史上,已有27000万年到35000万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来自远古的植物元老。蕨类植物种类繁多,约有71科381属12000种。由于蕨类植物的生长和生命特征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这就使得蕨类植物的形态呈现出与其他种子植物所不同的形态特征[1]。这些特征与蕨类植物的生长属性一起,构成了蕨类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观赏植物时表现出的独特魅力。

一、蕨类植物形态特征对应形式美法则

首先,蕨类植物的“枝叶” 从单一到各式各样的复杂分裂,部分品种形态具有规律的序列性,部分品种形态呈现某种定式韵律,部分品种还因为孢子囊的排列呈现特殊的规则排布,这些蕨类植物特有的生长形态,近乎完美而自然地展现出恬然的形式美特征:

1.统一与变化

统一变化是形式美特征中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之一,人类的视觉活动倾向于将感知对象进行自然地组织和化简。统一的形式将相同或者相似的有利于表现整体的多个部分结合在一起,符合人类视觉活动的这种倾向,因为格式塔心理学表明:“当一种简单规律的形式呈现与眼前时,人们会感知到极为舒服和平静,因为这样的图形与视觉追求的简化式一致的,他们绝对不会使知觉活动受阻,也不会引起任何的紧张和憋闷的感受。”而变化则弥补了大量相同因素形成的单调和枯燥,引入了灵活与丰富。

统一与变化二者相辅相成,这样的形式美需要人们有目的地创造,但是特定种类的蕨类植物其生长形态缺完美地符合统一变化的法则:如常见的乌苏里瓦韦(Pleopeltis ussuriensis)和有柄石韦(P.petiolosa Ching)等,它们的“叶片”呈现出元素相似性,并且构成一定的序列,这与一般被子植物的叶片不同,主要表现在他们的量和生长方向,每一个叶片“其实”是一株植物,进而显得形式更加简化和抽象,全部统一在一个相同的元素内,当然作为植物有机体,不可能形成两株绝对相同的乌苏里瓦韦(Pleopeltis ussuriensis)或者有柄石韦(P.petiolosa Ching),这也遵循了变化的法则,将对比和统一展现得尤其自然。因此此类蕨类植物在地被绿化中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同样的例子也会在垂穗石松(Lycopodium cernuum)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江南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中得到视觉印证。

2.比例与尺度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对视觉和实际意义上的比例和尺度的运用习以为常,并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中心,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总结出各种尺度标准,植物形态恰当的比例也有一种谐调的美感,从而成为了景观园林绿化运用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植物美的比例应该是植物形态元素中所有视觉单位的大小关系以及组合编排关系达到了大多数人所乐于接受的状态。

相对于其他植物而言,梭罗(Cyathea spinulosa)的尺度达到了一般常见的灌木或者小型乔木的标准,但是形态缺保持着常见蕨类植物的明显特征,这时,蕨类植物的形态特点和一般园林常用灌木的的尺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视觉魅力,因此,大多数人对桫椤情有独钟。巢蕨(Neottopteris_nidus)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因为单株巢蕨的体型较大,当其尺度大到一定的标准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观赏价值就变得非常明显。

3.对称

形态对称的蕨类植物有很多,主要表现在“叶片”的对称,甚至在袍子囊的排列上也形成对称的关系如江南星蕨(Microsorum_fortunei001),这一点在其他类型的植物上体现得并不普遍,常见的被子植物更是少有形成明显的几何意义上的对称形态。

园林绿化中,植物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呈现出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庄重、近于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通常视觉习惯。在种植排列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对称栽植的手法,然而蕨类植物在单株形态上就已经很好地体现了对称的美。

总所周知,在构图中过分的绝对对称会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因此需要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细微的变化或者不对称的因素,借此能加构图的生动性和美感来避免单调和呆板,蕨类植物在这方面表现的恰如其分,如崖姜(Pseudodrynaria-coronans)的叶片就呈现出稍微的对称错位,并且,蕨类植物对称的叶片排列并不可能形成一成不变的绝对对称,而是每在大的对称序列下每一张叶片都有细微的形态差异,毫不死板地保证了每一个序列的自然美,如苏铁蕨(Brainea_insignis001)。

4.韵律

渐变和伸张的韵律在蕨类植物形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它们的叶片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并且有秩序地变化形成韵律美感,这与进化后的被子植物等为了光合作用和新陈代谢而呈现的叶片分布方式明显区别开来。

团羽铁线蕨(Adiantum_capillus-junosis)呈现的是一种点式的散布韵律,乌毛蕨(Blechnum_orientale),则表现的是渐变的韵律,狭叶金粉蕨(Onychium_tenuifrons)表现为树形等分叉的韵律,再如里白(Hicriopteris_glauca),更是呈现出双重复杂的韵律,这些韵律都能给人以陶醉的美感。

5.均衡

大多数的植物的形态在均衡稳定上都表现得很出色,但是蕨类植物的均衡表现在视觉趣味上,如美丽复叶耳蕨(Arachniodes_amoena)和芒萁(Dicranopteris_dichotoma),他们的叶片相对于支撑的茎柄形成了由一个支点支持的“枝叶体系”,虽然叶片的面积和形态现对于纤细的茎柄显得较为庞大,但是双方能获得力学上的完美平衡状态,这样在视觉意义上形成一种张力,并且这种张力能够呈长时间持续保持的趋势。这是大多数其他植物的植株形态所不具备的。

以上的形式美法则能够在蕨类植物的形态上自然体现,因此在景观绿化选用合适的蕨类植物,可以轻松营造使人愉悦的环境,实现“环境美学的主题”[4]。

二、来自潜意识的复杂亲和力——基于生物法则的景观美学理论

蕨类植物除却在视觉上符合形式美法则以外,他们在人的潜意识中就有特殊的亲和力,阿普尔顿(Appleton,1975a)提出了关于景观美学的著名的“栖息地理论”[3],这个理论的基础在于一个易于理解的假设——人们对于景观环境的偏好必须是有利于增强生存能力。也就是说人们更喜欢满足生物需要的环境,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人希望景观和园林中尽可能出现水景,这正是人类从远古以来就偏好生活在有水源存在的环境中(因为干净清洁的水源是人类生存的条件)的一个很好的印证。

史前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的蕨类植物群落相当丰富和普遍,由于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期内,蕨类植物大量出现的场所正是有利于当时动物们生存的场所,也就是阿普尔顿(Appleton,1975a)在“栖息地理论”提到的“易于生存的环境条件”[3],这里的“易于生存”有两个含义,一是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在蕨类植物生长茂盛的环境有利于大量食草动物的生存和栖息——相应地,食肉动物也会得到很好的食物供给;二是当时的原始人类在这样的环境中易于狩猎,也易于找到水源和可食用的植物。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就使得人类形成了对此类植物群落的偏好与亲和。相对于其他历史相对较短的被子植物等,蕨类植物就显得更有代表性,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运用中,蕨类植物也能保持这种独特的“植物气场”[5]。

基于生物法则的景观美学理论的第二个理论基础是“瞭望—庇护理论”[3]——人类需要应对自然环境中的一切因素,包括积极的有力因素和消极的有害因素。这是对景观美学中“栖息地理论”的重要补充,在对蕨类植物的偏好上,正好避免了“易于生存环的环境条件的”所隐含的消极有害因素——因为蕨类植物群落中定然存在不安全的危险,如有毒虫蛇和大型攻击性的肉食动物,这要求原始人们对蕨类植物环境保持随时的体验和密切观察,长时间对于蕨类植物的体验,形成了人们潜意识中对蕨类植物的视觉熟知。

生物法则的景观美学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卡普兰们提出的“信息——处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智慧达到其他动物未能所及的高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人类发展了获得和处理关于自身周边环境大部分信息的能力”[3]这个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现代人对于景观园林中蕨类植物运用的偏好,因为现代人掌握了这样一个信息:远古时期的蕨类植物丛隐含有危险的因素,但是在自己当下设计并建设出来的蕨类植物绿化丛中几乎不会存在致命的危险了,也就是说这样的植物丛是一个美观并绝对安全的植物丛!在这样的信息下,审美趣味得到极大的满足和体现。

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人们对于蕨类植物保有特殊情感的原因,同时,也是人们对于景观植物综合需求的集中体现[6]。

三、独特形态魅力的形成

还要指出的是,蕨类植物的形态之所以会有令人惊奇的独特性,表现在他们的形状、色彩、以及触感都会给人一种新奇和陌生的趣味,如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_argentea)的触感,鹿角蕨(Platycerium_bifurcatum)的拟态,回荆(Eguisetum_arvense)、龙船蕨(Blechnum_orientale)的罕见茎秆等。在人们主动或者被动观赏和体验周围的植物环境的过程中,这些趣味能够起到很好的情绪调节和视觉刺激作用[7]。

可见,蕨类植物由于其生存历史久远的原因,无意间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来自远古的亲和力”,在现代的园林景观建设中,强调植物配置的生物多样性一直是景园植物配置的研究主题,在这样的主题下,蕨类植物的形态在景观体验者的视觉和心理感知方面都会有其他任何植物无可替代的优越性,可以在城市绿化和景园种植时推广和有意识地运用相应品种的蕨类植物,是对其他绿化植物的有效补充。

[1] 汤发兴.蕨类植物的历史渊源[J]. 云南林业,2008,(6):38.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2.

[3] (美)史蒂文·布拉萨.彭锋译.景观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9,104,119.

[4] 陈望衡.环境美学的主题[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

[5] 谢祝宇,胡希军.基于风水理念的园林景观植物气场营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76-79.

[6] 宋 娜,杨柳青.植物景观群设计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辨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7-99.

[7] 周定瑞.绿化佳品话蕨类[J].园林,2007,(1):34-35.

An Analysis of the Visual Glamour of Pteridophyte Based on Landscape Aesthetics

LIN Bo
(Tan Kah Kee College, Xiamen University, Longhai 363105, Fujian, China)

The form of Pteridophytes conforms to the form-beauty principle. The study based the three landscape aesthetics theories related to biological principle exposes human’s complicated and special subconscious feelings for Pteridophytes.Characterized formal fascinations and nice perceptual effects can be obtained from using Pteridophytes in landscape gardening.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esthetic decision basis for the plant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gardening.

Pteridophyte; appetency; aesthetics; visual characteristic; glamour

TU984

A

1673-9272(2012)04-0075-03

2012-05-20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景观建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编号:FJCGGJ11-014)。

林 波(1982—),男,重庆江津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景观与建筑环境设计。

[本文编校:徐保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