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时间:2024-07-28

范 彦,金 鑫

(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范 彦,金 鑫

(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探索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青年大学生的成才进程。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健全人格;大学生

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不仅体现了对学生自身的认知和开发,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打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投入的精力严重不够,导致大学生对于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与周围事物融洽相处,如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取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才会出现很多不和谐的人格心理现象。这就为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安排了新的任务。同时对高校教育者来说,这也是一项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人格的关系

1.心理人格是法律人格、道德人格的基础

心理人格主要是从个体身心关系出发,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和与之相对应的外在行为模式。心理人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总和。心理人格,它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个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外在表现,使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心理人格是以自我为核心,包括个人的需要、动机、情感、气质、性格等在内的综合体。

2.法律人格是心理人格、道德人格的保障

在现代法制社会里,法律人格是指人应该享有的一种权利,称之为人格权。人格权被我们视为能体现人最高价值的权利,人格利益也被视为人的最高利益。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每个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生命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等。法律人格也就是法律上所赋予一个人做人的权利和资格。

3.道德人格是心理人格、法律人格的升华

我们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约定成俗的行为规范,它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合理的人际交往的需要。伦理学所讲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理想人格。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具有独立自主的道德人格,同时,个体的道德人格也与这个时代的理想道德人格有着紧密的关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

1.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要重视人的能动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其根本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目的就是要塑造大学生具有科学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在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后,有属于自己的价值标尺和天平。然而这一切也还是建立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否则都是空中楼阁。

同时,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发展呈现面片发展的状态。因此我们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众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有力的诠释,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唯一手段。[1-2]

2.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其教育内容来体现的,教育内容是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它的确立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不但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依据,而且要以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大学生人格现状为现实依据,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的为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铺平道路。同时,这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3.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推进

现阶段,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总是进行的很缓慢,没有足够的动力。究其原因,是人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过多的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这是绝对正确的,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要继续坚持。然而我们通过以上对教育过程的分析可知,忽视大学生在这一过程的能动性,不能使教育活动起到真正的作用。积极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教育者的教育影响得到大学生的响应,才能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加和谐统一。

4.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对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述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乃至整个社会所产生的积极独特的影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会导致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大大降低。它的个体发展功能旨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的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原则、路径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

(1)初级目标:矫正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偏差,促使大学生的心理人格保持正常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级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及时矫正在塑造健康心理人格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努力培养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避免大学生出现心理人格异常,促使大学生的心理人格保持正常,保证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基本条件。

(2)中级目标:培养大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角色期望的法律人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级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国家的法律,同时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法律情感,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法律信仰,达到规范大学生法律行为的目的,从而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具有符合社会角色期望的法律人格目标。我们从以上观点强烈感觉到,要想实现这一中级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视大学生人格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各个认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法律人格作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以及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

(3)高级目标: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从目前我国的社会现实情况和未来国家发展的需要来看,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塑造当代大学生具有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要求的道德人格,就必须重视大学生现实道德人格和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有利于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还是自觉内化和认同健全人格规范的主体。[5]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的这种主观能动性对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良好的的心理认知、法律观念和道德认知都只能通过大学生内在人格优化机制来完成。因此,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必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6]

(2)心理人格、法律人格、道德人格协调发展的原则

健全人格是由心理人格、法律人格、道德人格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共同努力的产物。它们不是彼此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任何一种人格要素的缺失都会导致人格的不完善、人格畸形甚至人格分裂,还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路径

(1)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人格特点,通过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普及和宣传心理科学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及特殊群体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地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针对大四的毕业生,有预见性进行就业压力疏导。还要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个别特殊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2)强化法律教育,夯实大学生法律人格

法律人格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民主和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民主法制既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和基础,又是构建和谐社会、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民主法制意识,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法律教育,塑造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人格,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选择等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首先,高校应根据目前大学生法律观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和强化法律意识,主动把法律理念转变为法律的自觉行为,在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中提高其法律修养。

(3)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尤其要注重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诚信是一种人格境界,也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历史上诚信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道德要求中。一切合理的道德规范都以诚信为基础,没有诚信的人不可能具有健康的道德人格。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的不朽灵魂。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诚信守信教育是当前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校要通过一定的诚信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做到诚信守信,“言而有信”,“言必行,行必果”。

(4)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提供良好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首先,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必要条件,它对深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能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更好的条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希望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能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具实践性和趣味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活力,同时也以灵活多变的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丰富的教育途径。

结束语

分析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多方面剖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能完美实现的根本原因。同时从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期望能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做出一点贡献。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正常运作需要各环节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共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建言献策。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郝萃英.人格论纲—兼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齐鲁学刊,1999,(2):26-27.

[4] 喻 磊,苏王清.新时期大学生人格培养的法律初探[J].青年探索,2007,(3):3-7.

[5] 惠晓丽.大学生人格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02,(3):45.

[6] 周桂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机制探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7-8.

On Shaping Undergraduates’ Healthy Personality in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N Yan, JIN Xin
(Information Colleg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030800, Shanxi, China)

The exploration of how to shape the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 i cance, which lies in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introsp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mitations, updating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process of young university studen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search how to mold students’ healthy personality in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ealthy personality; college students

G416

A

1673-9272(2012)04-0099-03

2012-03-06

范 彦(1982—),女,山西太谷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编校:李浩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