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西文化融汇语境下的中国写意油画审美内涵研究

时间:2024-07-28

袁 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中西文化融汇语境下的中国写意油画审美内涵研究

袁 悦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对活跃在中国画坛的油画家进行的写意油画创作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跟踪研究,从“写”和“意”两方面结合目前油画家的创作与实践,分析了中国写意油画的独特审美内涵,揭示了中国写意油画强调意境的主观构建和极富想象力的艺术特质,并提出中国油画家在系统学习和研究西方油画技法的同时,把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趣、表现技法引入自身的油画创作,可以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油画。

中西文化融汇;写意;审美内涵

在世界美术的长河中,油画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作为西方美术的代表已流传到世界各地,并不断流变,显示出了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文化融汇不断深化的态势之下,中国写意油画成为当今中国画坛的一朵艺术奇葩,中国油画家在系统学习和研究西方油画技法的同时,把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趣、表现技法引入自身的油画创作,形成了一种与西方油画图式迥异的中国写意油画。

一、独特审美内涵的形成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上的各种文化都是在各自的国度、民族中产生、发展并流传到其他民族的,就如起源于中国的国画,起源于日本的浮世绘和发端于欧洲的油画等。但文化又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是在民族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如在日本浮世绘中可以找到中国画式的灵动线条,梵高、高更的油画中的色彩更有着是日本浮世绘式的平面处理。油画艺术自欧洲传入中国后,中国油画家经历了向西方油画家虔诚学习的过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西方各时期的油画技法。与此同时,有很多油画家着眼于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吸取形式和语言因素来拓展油画的表现力和精神内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油画已成为当代世界艺术一道壮丽的风景,它的辉煌已为世人认可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已越过传统油画的技术层面,而是更加广泛的参与中国文化体系之中。当代中国文化体系是开放的和多元化的,多元化给不同气质的画家提供了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中国写意油画即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应运而生,画家们把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趣、表现技法引入自身的油画创作,形成了一种与西方油画图式迥异的中国写意油画,展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笔者多年来对活跃在中国画坛的油画家进行的写意油画创作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跟踪研究,将从“写”和“意”两方面结合目前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的油画家的创作与研究实践来分析中国写意油画的独特审美内涵。

二、“写”之语言美

“写”是源于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具有凝练的审美内涵;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它与“画”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也有着区别。在今天的艺术探索与实践中,中国写意油画家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将“写”的语言引入艺术创作,将中国写意国画的笔墨、技巧转移摹写到中国油画创作中。

从整体上观,中国写意油画体现出中国传统书法的“写”之韵味。品中国写意油画,其视觉张力强,以有力的“写”,给人以美的震撼。如湖南油画家吴忠光即取得了写意油画的语言之突破。一方面,他在吸收了西方艺术技巧之造型精髓的同时继承了传统山水画理论之黑白意识、无色观念,让画面变得整体而和谐;另一方面,他强调书写性,他用野猪鬃、油画笔杆末端等勾画出树干枝条,显示出书写的韵味和遒劲的飘逸感。在他的《春水》系列风景画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写”之语言美是属于中国美学体系的,当它被中国画家移入油画这种西方画种之中时,传统油画的语言也被拓展了;“写”的精神内涵是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山水精神的延伸。

从技法上观,敢为人先的艺术家以写意的姿态给中国画坛乃至世界画坛带来了一定的艺术冲击。代表人物中辈份高者当属赵无极、朱德群及过世不久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追求油画材料的美感,其形象表现却属于中国式大写意范畴,吴冠中的油画却在着中国文人小写意的韵味。当今活跃在湖南油画界,为大南方画派奔走呼号的陈和西、吴忠光、彭毅等人的作品,其实质都属于写意油画的范畴。他们画着油画,探索着中国书法和水墨的实践,吸收文人画的精髓,探索“写”的技法,将中国传统泼墨技法、写意山水技法与写意风景图式相结合。深受范宽、米芾的山水画影响的赵无极认为,“在挥洒点泼之间,我觉得生活轻松,而这些动作带来的快感更胜于记忆留下的痕迹。”[1]陈和西、吴忠光油画的笔触技法在前辈的摸索下进步,吸收传统山水画之精髓,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泼墨技巧,采用平光,强调用书写之黑、白、灰、点、线、面,强调单纯与简练。在一系列的创作中,他们大气磅礴,表明他们对于中西传统文化艺术的崇敬,也显示出其艺术语言的内在的精神和发展脉络,对笔墨趣味的审美追求影响了众多的探索者。

三、“意”之审美内涵

西方油画从一诞生开始就以画得真实与否为评介标尺,中国的绘画体系却是很早就认识到“论画与形似,见于儿童邻”(苏轼语)[2],而把“意”做为画面追求的目标。当然,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国美术界渐渐重视写实,而西方美术也渐渐追求意象的东西。

“意”在中国写意油画中有着独特的涵义和韵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是在现实生活的创造和欣赏活动中显现和感悟出来的。品中国写意油画创作中的“意”,审美内涵丰富,包涵了意象之美、神韵之美、意境之美。

(一)意象之美

意象在绘画创作中是画家用以寄托情思的客体物像,画家常借描绘客观存在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心情和心境,并赋予这些事物某种特殊含义和特定的文学意味。中国传统绘画不以再现自然为能事,而着重表达画家的心情和心境。很多传统文人画家不追求世俗的享乐,而注重心灵的纯净与自由,对权贵的鄙夷和对自然的崇拜之情跃然纸上,他们寄情山水、归隐园田,常通过山水、花鸟、瓜果等表达自己的画外之意,这些题材就在画家们的笔下就变得符号化,成为融入画家思想感情的“意象”。

与传统文人画家类似,大自然的山川也成了中国写意油画家走南闯北的玩伴,它不仅是外在之物象,而且是集中了理想的人类心灵的归依之处。故中国写意油画家没有西方画家对自然所持的那种功利性的态度,常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来观风景。他们见山之高、水之渺,而未觉山高路陡、水深难泛;面对自然,他们相看两不厌,欲辨已忘言,故能感受到了包罗万象之美景。

观景归来,写意油画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意象”。吴冠中先生自述画渔港时的经历,“风浪迭起,渔船奋进,动荡中纵横交错,浪打浪,船碰船,唯见黑压压的一片,显然无法描绘出单独的船形。我竭力表达这水上战场的壮观,于是一次比一次更追求气势,一次比一次更接近黑白的抽象构建。”[3]作为“南方的风景”的领军人物张冬峰,则鲜明地体现出对意象表达的追求。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描绘的形象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再现,而是对原初物象进行大胆的、概括、夸张和变形,洒脱的笔触和精彩的肌理有力地表达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和所思,其创作是艺术家主观审美情思的能动表现,显现了中国水墨写意艺术的审美特征。

(二)神韵之美

神韵是中国古典表现性艺术美学的范畴,不仅存在于文学创作,也存在于中国写意油画作品中。在当代写意油画中,神韵体现为:人物画中之“神”即人物之神采;风景画中之“神”即自然之神采。品“神”即品析对象的某种情态特征,“韵”即品析对象的气质和格调风度。

油画家戴士和、任传文可以说目前中国写意油画画坛是扬神韵之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消解了原初对象的客观性,提炼、夸张和强化了客观对象的个性化神态与情态和气韵,所以具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张力,给观者以审美遐想的空间。例如戴士和近年来在革命纪念地写生的作品,在其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感悟历史、生命、生灵和宇宙的心性,使写生之作步入了自由创作的挥毫之境。他笔下的人、景、物既体现出自然的表情,充满了真切的地域气息,又有着历史沧桑的气韵。任传文的作品大都为表现农村风光,如他的作品《春·果园》,描绘了天、地、树构成的农村景色,随着画家毫无拘束的情感释放,天才的视觉达到了艺术的、情绪的、心理的体现。画面的秩序收放自如,观画者见到之吱吱声中向上生长的草和树,空气在吱吱声中旋转,生命在这里获得某种艺术的永恒感。画家的眼光敏锐,思想深刻,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歌颂博大的阳性空间,歌颂生命之美,赞美自然之神韵。

(三)意境之美

意境之说始于唐代,关于其美学定位,学者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中国写意油画的意境是对客观物象的写意表现中蕴含艺术家心情、心境的有机统一,是寓情于景,以景达境的精神追求。同样的风景,在画家的笔下,由于他们的哲学观念、美学修养和文学造诣的不同,常常能营造出各不相同的意境。同时,不同民族的地域由于地理位置之别也能反映出丰富的意境,不同的地貌造就了丰富多彩、变化各异的山水景观、生态环境和人文审美精神。如北方的粗犷大气,南方的湿润多情,西部的雄浑辽阔,东部的柔美婉约。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所滋养的艺术总会带有浓烈的风格特点,营造有特色的意境。优秀的艺术家无不是从地域母土中扎根,吸取养分,健全肌体,进而破土而出,开天拓地,以赋其新[4-5]。

在中国写意油画中,画家们通过营造意境,让画面蕴含着画家的东方文人式哲学思辩、无可名状的情绪和心境。品陈和西先生的油画作品,在文化追求上,积极向上,强调恬静与空荡,追求自由自在;在美学追求上,强调意象造型,营造出东方的天人合一、主客一体之境界。承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营造情感之境,是中国写意油画的追求。在艺术活动中,意境成为了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结构和想象过程。从整体上谈,中国写意油画强调意境的主观构建,注重情景交融,彰显中国传统艺术极富想象力的艺术特质,并追求儒家文化讲求含蓄、内敛的艺术美感。

油画作为一种西方画种,在长期的发展中其写实的技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随着摄影术的出现,西方油画家在不满足于重在客观再现的传统写实油画体系之后,为了表现他们的主观情致,走向了变形和抽象。而中国的传统绘画长期以来,在主张“天人合一”的审美取向中,写实一直不是画家们追求的主要目标,画家们追求的笔情墨趣及画面的意境美正与西方当代画家的精神内核暗合。当西方油画日渐势微,当代中国油画日益崛起,并广泛的参与中国文化体系之中,越过西方绘画技术层面,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油画样式,写意油画就是在这种格局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

四、结语

歌德关于艺术创作有这样一句话:“不去试图发现任何新奇之物,而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去观察那些已然被发现之物。”[6]中国写意油画不是简单地主张人们去表现西方油画没有表现的题材,而是用中国人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方式对油画这种世界性画种进行语境的移入,丰富油画的表现技法和内涵。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文人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国写意油画家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活动中。在中西文化融汇语境之下,油画家们在对西方油画语言的学习和探索的同时,走向近似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的境界,应该说是中国油画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把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趣、表现技法引入油画创作的写意油画,有着与西方油画图式迥异的独特审美内涵,将充实和丰富油画这种世界性语汇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1] (法)赵无极,马尔凯.赵无极自画像[M].孟莜敏译.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3.

[2]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3] 吴冠中.文心独白:吴冠中文集[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4] 丁 铮.室内装饰中陈设的审美意向与价值作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5-57.

[5] 杨 灿.生态审美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诗歌[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34-37,41.

[6]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A Study of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Chinese Impressionistic Oil Paintings under the Context of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Yuan yue
(Hunan First Normal College, Changsha 410205, Hunan, China)

Under the current context of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writer a follow-up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condition of composition and research of oil painting by active artists in the oil painting worl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al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Chinese Impressionistic Oil Paintings from combining “writing” and “idea” and composition and practice of oil painting artists, reveals the focus of building subjectively artistic mood and characteristic of extremely imagination of Chinese Impressionistic Oil Paintings, proposing the Chinese oil painting artists move the aesthetic desire and expression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to their own oil painting composition while they study and research Western painting techniques systematically and they can create the Impressionistic Oil Paintings full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mpressionistic; aesthetic connotation

J01

A

1673-9272(2012)03-0110-03

2011-12-26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西文化结合语境下的中国风景油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0C0954)。

袁 悦(1978-),女,湖南长沙市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本文编校:李浩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