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基层视阈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之路

时间:2024-07-28

陈望梅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农村基层视阈下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之路

陈望梅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城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籍大学生凭自身的优势,回农村基层就业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既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籍大学生; 就业; 农村基层

一、农村籍大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原因的多元解读

1.后金融危机时代,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012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680万,创历史新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待就业的毕业生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籍大学生(是指那些在进大学之前具有农村户口、就业之前生活主要依赖于有农村户口的家庭成员、毕业后其家庭主要成员依然在农村生活的大学生。[1]他们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造成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特别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受中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影响,农村家庭和学生依然把高考看成是改变个人生存处境的最佳途径,把考上大学、在城市就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唯一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2]人们习惯上认为大学毕业生就是要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进大企业、大公司,就业时大家首先都考虑城市和发达地区,这种“城市情节”带来的“城市就业扎堆”现象造成了城市就业的拥堵,很多农村孩子在城里很难找到工作。

(2)受基础教育投入、教学质量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籍大学生大多就读于一些普通的地方院校或冷门专业.这些高校本身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在就业竞争中直接弱化了这些农村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3]

(3)农村籍大学生在学费、书费、生活费等问题上,经济早已不堪重负,平时的生活也以节俭为主,面对当前就业时的简历制作费、通讯费、交通费、住宿费、服装费、中介费等越来越高的就业成本,更是摇头兴叹。他们只好参加校内的一些人才交流会或选择就近的招聘会,失去了很多很好的就业机会。[2]

(3)农村籍大学生在农村接受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应试教育,考上大学后,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争取更多的奖学金,又把绝大部分时间放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明显不足。

(4)我国就业用人机制的改革打破了大学生就业的“铁饭碗”,但同时我国的就业市场机制还很不健全,竞争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在关系本位的社会,父辈的权力和人脉对子女的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社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社会关系越多,为子女就业服务的能力就越强。农村籍大学生家庭社会资本缺乏,强关系主要在农村,网络规模相对较小,网高普遍低,网络内部异质性很低,很难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就业渠道极为狭窄。[1]

2.农村籍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负面影响

就业是民生之本。温家宝总理曾在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讲到,无论大学生还是农民工的就业,不仅关系他们的生计,而且还关系到他们的尊严。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经济状况,而且还将对国家的基础教育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1)“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我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实践凝聚起来的对“读书”的坚定信仰,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上大学是唯一可以参与社会角逐、向上流动、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机会,是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4]倘若大学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这对于节衣缩食、四处借债的农村家庭来说是无法忍受之痛,继而对教育失去信心,新的“读书无用论”就会重新蔓延,对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2)农村籍大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心理相对脆弱。家庭的殷切期望和自身价值得不到实现的现实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长期在外地过着不得温饱、居无定所的艰难生活,有的会产生一些不理智的攻击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有的甚至卷入了传销、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2]

(3)在农村,教育投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以一名大学生一年的学费6000元、生活费5000元计,即使按国家最新的扶贫标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计算,培养一名本科大学生差不多得耗费一个贫困家庭一个人20年的纯收入。在农村很多家庭,孩子书读得越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就越差;供养的大学生越多,其家庭就越贫困,出现了很多农村家庭“因教致贫、因教返贫”、教育与经济成反比的现象。农村籍大学生如果不能顺利充分就业,高额的教育投入和“零回报”的双重打压会进一步加速农村家庭的贫困化,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3.农村基层人才短缺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一系列的成绩,但在具体建设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人才严重匮乏就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包括妇女基本上都已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大部分为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老人和留守儿童。[5]他们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观念上趋于保守、体力较弱、科学文化水平低,不具备与外界接触的实践经历,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成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4.农村籍大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有其独特的优势

当前,农村基层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法律、市场信息、金融等,需要大量优秀的服务型人才,为农村带去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改善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农业科学化、规模化的生产,网络化的产品营销,旅游业的开发,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农村籍大学生来自农村,又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回农村基层就业有其独特的优势:

(1)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在农村生活,熟悉农村环境,深知农民的艰辛,对农村和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会从心底里萌发振兴农村、建设家乡的使命感。[6]同时他们易与农民沟通,能够较快地适应和融入农村生活。

(2)农村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更多的磨练,他们心系父母,家庭的贫困与艰辛造就了农村大学生坚韧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形成了艰苦朴素、自立自强、务实进取、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能更好地担当起充满挑战性的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3)农村籍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能更全面更科学地思考问题。他们一方面能在农村开展一些有关“三农”项目的研究,及时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能就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寻求专业导师和有关机构的帮助。

二、实现农村籍大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的条件保障

引导农村大学生回农村就业是破解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的双赢之举。要顺利实现农村大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参与和配合。

1.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舆论引导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树立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全社会要为农村籍大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7]“猛将必拔于卒武,贤相必起于郡县”,在农村就业同样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要大力宣传大学生扎根农村的一些先进典型,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

2.及时转变就业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而只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从我国的现实国情看,每年毕业的几百万大学生都留在城市、进入企事业单位,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我们要及早转变“学而优则仕”、“跳农门”等传统的就业观念,放下精英架子,抛开城市情结,准确合理地给自己定位,把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前途有机结合起来。农村孩子最能体会农村生活之艰辛,最能理解父老乡亲对致富和发展的渴望,也最能了解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要勇于从基层做起,从艰苦岗位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生我养我”的故乡,比在大城市“漂着”、“蜗着”更幸福、更有价值。

3.降低去农村基层的门槛

因城乡教育投入不均衡、招生制度等诸多原因,重点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的农村生源不断减少,农村籍大学生大多就读于非重点院校、非热门专业或高职大专院校。为了引导更多农村籍大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需要降低报名门槛,将学历要求放宽至大学专科,政治面貌不限,只要平时遵纪守法、关爱他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积极追求上进、有吃苦耐劳精神等都可以报名,再通过考核择优录取。

4.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调整

高校必须全面调研农村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着力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8]积极调整院系设置与专业结构,增设一些与“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相关的院系、专业和课程教学内容,以利于专业对口、对农村工作熟悉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6]同时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了授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加强对学生发展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处理农村复杂事务、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5.国家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促进和引导农村籍大学生回农村基层就业,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使他们“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1)大学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国务院已出台相关规定,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2)由省级财政给回农村就业的农村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安置费,标准视学历和就业地区而异。学校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3)工资待遇方面,中央应该设立农村基层大学生专项资金,为农村基层大学生待遇提供专项保障,[7]给予农村基层大学生的待遇应相当于或略高于当地县市一级公务员的待遇,并保持正常增长,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国家要将他们纳入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其享有与在城镇就业的大学生同样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在农村工作。

(5)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的落户地,可以是自己工作的农村,也可以是所属的县市,并享受户口所在地的各项福利待遇。

(6)国家的激励政策措施应以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工作为目的,而不是把它当成一项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的临时性过渡政策、一项权宜之计。[8]取消对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研究生实行加分或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可以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与基层大学生一些政策性倾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7)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应分层设立“农村基层大学生工作指导与协调委员会”,建立统一的网络与热线,负责对农村基层大学生进行从招聘到后续保障等一系列流程的管理与监督,为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提供便捷而完善的服务。[9]

6.基层干部的大力支持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来说,要以农村建设和发展为大局,转变“怕被大学生挤兑”的观念,要以人为本,重视对大学生的关心与培养,积极支持并放手让大学生开展工作;要多与大学生交流,在工作上、生活上多予关心、理解和帮助。[10-11]让他们感受到被接纳、被认同、被需要,进一步激发其扎根农村、为农村基层奋斗终生的动力。

[1] 杨金平,熊 辉,毛成耀.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农村大学生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J].黑河学刊, 2007,(3):129-131.

[2] 李海珍.关于西部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3):33-34.

[3] 刘志强.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8,(1):42-44.

[4] 胡 丽,王爱华.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61-63.

[5] 吕军书.大学生农村创业与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2008,(7):16-19.

[6] 白海燕.新农村视角下农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引导[J].安徽农业科学,2007,(13): 4066-4067.

[7] 孙陆章.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平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28-29.

[8] 刘 慧. 关于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8):67-68.

[9] 崔翠利.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 蹇东伟,齐 石.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思考和建议[J].辽宁教育研究,2008,(5):103-104.

[11] 王红旗.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与对策的新思考[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94-96.

The road of employment of rur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rural grassroots level as the threshold

CHEN Wang-mei
(Guangdong So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Shaoguan 512126, Guangdong,China)

More and more serious situations characterize the employment, the urban employment space shrinking. That countryside nationality college students go back to rural grass roots with their advantages can yet be regarded as a win-win choice, which can already fully display their talents, to ref l ect their life values, and for new rural construction conveying fresh blood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mote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to achieve the sound and rapid eco-social development.

rural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rural grassroots

G77

A

1673-9272(2012)03-0113-03

2012-03-14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资助项目[2010-JPKC-16]。

陈望梅(1977-),女,湖南新化人,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本文编校:李浩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