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研育人”背景下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时间:2024-07-28

王夏虹

(昆明医科大学 科学技术处,云南 昆明 650500)

0 引言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科技创新既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医学生是未来医疗从业者的预备军,也是促进医学创新的后备力量。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育人”内涵丰富,涵盖“为了科研的育人”“通过科研来育人”“科研工作者的育人”等方面,[1]这一理念阐明了育人目标,拓展了育人领域,也增加了育人主体。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实践措施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既有助于提升高校的创新竞争力,又能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1 科研育人背景下的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1 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又被称为“创新力”“创造力”,其研究领域横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定义。据创造力研究的先驱阿玛拜尔(Amabile)的创造力成分理论,创造力(创新能力)包括:领域相关技能、创造力相关技能、任务动机等因素。“领域相关技能”是创新能力的知识基础,“任务动机”是人格因素,“创造力相关技能”则包括①认知方式,即理解复杂问题、解决问题时打破常规的能力;②产生新想法的启发式知识;③有利于对创造力的工作方式,如工作的专注度[2]。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自觉运用创新思维、整合各类资源实现探索新事物的能力,进而实现科研创新[3]。创新能力的内涵丰富,涉及个体多方面的能力培养,这注定了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

1.2 高校科研育人内涵与目标

高校科研育人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融合了教学、科研、思政教育等领域的育人方法,是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激发科研创新兴趣,锻炼科研思维和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系列活动总和。科研育人作为 “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致力于培养学生操作熟练的实践技能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的科研品质和科研报国的崇高理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目的。

1.3 科研育人促进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从育人主体看,科研育人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2个层面:一是通过科研活动育人,即通过科研活动和科研训练,促进学科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养成。知识与技能必须通过巩固才能内化成个人能力,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收集并分析数据是必须经历的训练,正是通过一次次的科研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而领域内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恰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科技创新的基础。二是科技工作者的育人。***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4]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另一身份是教师,在全员育人和科研育人格局下,教师若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其丰富的学识与创新能力、科研思维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从育人特点看,科研育人将思政教育理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及科学研究过程紧密结合,能够通过育人过程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内在创新动机,培养利于创新的个人特质与品德。一方面,通过强化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引导学生将个人追求、人生理想与国家需求、国家荣誉有机融合,立志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进程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科研育人要求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个人实践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实施科研育人,将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塑造崇尚科学与科学精神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作用于创新主体的内部动机(图1)。

图1 科研育人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机制

2 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科教融合度不高,培养职能“碎片化”

尽管科教融合、协同创新、科研育人等理念已在高等教育界取得广泛共识。但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实际管理运作中,仍存在科教融合度不高、科研与教学分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职能“碎片化”等问题。目前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主体包含:学业导师,各学院或科研机构、研究生院、教务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以及医学生群体本身。各个主体间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与监测指标设定上有所差异,且缺乏一个能够涵盖所有子目标的元目标,造成创新能力培养职能“碎片化”,进一步导致创新资源浪费、难以形成培养合力等问题。

2.2 重知识积累轻创新思维培养

医学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关乎生命健康的学科[5],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是立身之本。在理想状态中,知识技能培养与科研活动应该是良性互动的,即以形成的知识技能更好地参与科研活动,以科研活动促进知识技能的产生以及新的知识技能的应用。但正如医学生中流传着一句戏言:“大学学医就是选择再读5年高三”,繁重的课业与密集的学业考试占用了医学生大量时间,另外,临床专业的医学生还需要通过临床技能考核,这种培养体系侧重于通过各类考核传授医学生知识技能,却忽视了创新思维的培养。

2.3 未能充分动员全体教师参与科研育人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格局中,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队伍,并不兼任专业教学工作,而专任课教师普遍只讲课教学,而不与学生私下过多接触。专业教师如若不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几乎不与除了所带硕博研究生或科研团队外的学生接触,甚至研究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被导师“放养”“散养”状态[6][7],更遑论其他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既需要知识积累,也需要人格特质等综合能力养成的能力,这也正是为何要提倡“三全育人”理念,就是要将全体教师加入思想引领工作中,将教学科研与学生工作融合,解决传统学生工作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在全员教师参与科研育人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对科研育人理念认识不够[8],很多教师仍将上课作为主业,认为上课是面向学生传授知识,而科研只是个人或其领导的学生团队的任务;二是平台有限,缺乏科研育人平台的搭建,广大教师即便有心无法在课堂外与学生建立科研交流,更无法达成育人目标。

3 科研育人背景下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路径

3.1 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协同培养创新能力

无论“三全育人”还是“十大育人体系”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逻辑:调动高校一切可以育人的资源要素,突破传统学生工作与教学科研的育人真空,最终目标是培养品德高尚、专业过硬的高质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专业教师和学工教师的知识传授与思想引导,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

3.1.1 充分挖掘育人资源

1)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育人资源。高校可通过梳理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的科研活动,在医学生中广泛宣传、动员,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2)专业课教师(高校科研工作者)与学工教师、思政教师作为重要育人资源。专业课教师要借鉴传统学生工作方法,与学生加强沟通,将自己作为一种育人资源,展示给学生认知模式与批判思维的训练。学工教师和思政教师要将科学精神引入价值引导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3)医学学科本身作为一种育人资源。现代医学是建立在牢固实验与科研方法基础上的科学,不仅具有独特的科学魅力,也兼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人文关怀,作为一门学科,医学本身具备逻辑严谨的知识体系,学习一门学科并熟练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3.1.2 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共同的目标是组织协作的首要条件。首先,确定创新能力培养的元目标:培养具备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育人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人”,其一切活动需要围绕元目标,对育人结果的评价也应结合这一目标。其次,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包括高校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学工教师以及学生本身,要树立牢固的育人主体责任意识,并通过设置“科研育人”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形式,明晰各育人主体的责任。再者,完善沟通协调网络,为确保形成协同育人合力,需要打通各个部门和各个主体间的沟通渠道,例如,定期召开科研育人联席工作会,举行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题研讨会等。

3.2 强化制度保障,培养创新思维

医学生课业负担相对繁重,且还面临各类学业考试和技能考核,无法做到单凭兴趣自发从事科研活动,也不具备从事科研的条件,因此需要学校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育人主体要重视培养创新思维,杜绝为了参与科研活动而参与的“形式主义”。

1)加强制度保障,扩大医学生创新活动参与。首先,强化学校层面的制度保障,制定详尽的科研育人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施方案,规定学校实验室、科研平台、创新团队、科研项目按照等级,每年需要培养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次,要强化教师层面的制度保障,在考评教师时,注意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对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竞赛、科技项目与科学普及等活动的老师,要制定激励措施并适当奖励。再者,要强化学生层面的制度保障,鼓励医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奖学金评选、研究生推免政策制定等方面,注意突出对科研活动尤其是原创性科研探索的鼓励。

2)重视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扎实的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是医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但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能让繁重的课业负担浇灭了创新激情,不能让知识仅仅停留在记忆而非应用状态。在重视基础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认知方式的培养和启发式知识的传授,以及重视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工作方式,比如专注度的培养。与传统知识的传授大多发生在课堂不同,认知方式与工作方式的培养、启发式知识的传授,大多无法通过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环境呈现,这要求教师革新教学方法和科研活动指导方法,在实践中对学生的思维与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反馈。

3)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伟大的创新很难被精巧地设计、计划出来,从0到1常常在不经意间产生,正如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喊出“尤里卡!”。但这并不是说创新是神秘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瓦姆斯(H.Varmus)认为,创造力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学生体验出来的[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明确指出:“当创造力的标准与环境相吻合时,将支持或促进个人创造力的形成”[10]。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场所,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校园创新文化,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时“灵光一闪”的创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持有不同见解和提出新问题,勇于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探索未知领域。

3.3 加强思想引领,激发创新能力内在动机

加强思想引领与激发创新能力的内在动机是分为两步作用的,第一步是社会和学校要加强良好科研风气建设,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氛围;第二步是引导医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医学生个体将这种志向转化为内在动机,形成自我认知上的匹配和自我完成任务的理由。

1)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医学类高校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充分挖掘医学科学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通过举行科学家论坛、优秀科研工作者讲座,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程等手段,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研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2)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促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医学科学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医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医学生将科学报国与维系人民生命健康的崇高理想植入内心,在这种使命感驱动下,激发创新的内在动机,促进创新能力自我培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