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云南省绿色能源风水互补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4-07-28

杨 玺,茹 毅,张明宇,苏 丹,石皓元,黄孟阳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599)

0 引言

云南绿色能源丰富,水电资源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三位,风光资源突出。经过多年发展,到2017年底,全省电力装机8 550万千瓦时,在全国排第6位。其中,水电6 076万千瓦时,风电819万千瓦时,光伏233万千瓦时,绿色能源装机占比达83%,绿色电力发电量占比92%。尽管云南绿色能源优势明显,但受制于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客观原因,云南省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上下游市场空间有限,导致全省电力消纳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其中的主要矛盾是,清洁电力供需不平衡、省内消纳不充分。2013至2016年,云南的弃水电量分别为50亿千瓦时、168亿千瓦时、153亿千瓦时和314亿千瓦时,2017年虽有所缓解,但弃水量仍近300亿千瓦时[1,2]。

通过发展省内实体工业经济,充分挖掘省内用电需求,是有效解决云南“弃水”“弃电”问题、将清洁电力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推动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大幅提升清洁电力省内消纳能力,促进能源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带动全省脱贫攻坚。

1 基于水电铝/硅材一体化的电力供需简析

根据省政府的规划,未来三年,云南省将依托清洁电力优势,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4 700亿元、工业增加值1 500亿元左右。届时,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两大千亿级产业增加值将占全省GDP的6.3%左右,其规模化、集群化、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将消纳清洁电力1 300亿千瓦时,充分将清洁电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支撑能源产业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促进全省低碳绿色发展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3]。

2017年10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水电铝材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打造5个左右水电铝材一体化重点产业园,水电铝产能力争达到600万吨,铝产品加工比例达到60%以上,力争每年消纳电力1 000亿千瓦时。2017年12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在130万吨/年工业硅的基础上,延伸发展硅光伏、硅电子、硅化工、碳化硅等产业,实现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每年消纳水电300亿千瓦时。

2018年省“两会”上,阮成发省长提出打造“绿色能源牌”,要求做优做强绿色能源产业,紧扣把绿色能源产业打造成云南省重要支柱产业的目标,下大气力解决“弃水”“弃电”问题,推进水电铝材、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着力发展新材料、改性材料和材料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和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配件企业,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把云南省绿色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显示出新一届政府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决心十分坚定。在此推动下,云南省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今年以来复苏强劲,显示出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1至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排全国第2位。其中,非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从主要行业看,石油炼化、计算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等行业高速增长,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7倍、37.8%、36.4%,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如果云南省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水电铝/硅材一体化发展的各项部署顺利推进,不仅困扰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的“弃水”“弃风”问题将在未来几年迎刃而解,甚至可能出现电力供不应求的情况[4]。

而在电源供给端,根据《云南省能源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云南省电力装机总规模将达9 300万千瓦时左右,发电能力达到3 300亿千瓦时左右。其中,水电和新能源装机超过8 000万千瓦时(水电装机力争达到7 00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发电能力3 000亿千瓦时左右(新能源年发电量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在此期间,云南省主要水电增量电源为澜沧江上游苗尾、黄登、大华桥、乌弄里、里底等20万千瓦时以上的干流水电站(合计561万千瓦时,合计年均发电量250亿千瓦时)。根据规划,云南省未来三年还有750万千瓦时的装机增长空间,相比现有规模可增长8.8%左右。如果发电量也同比例增长,云南省新增电源每年可发电能力为260亿千瓦时,考虑到近年来汛期的“弃水”问题(2016年“弃水”314亿千瓦时,2017年近300亿千瓦时),相当于现有规划电源能够增加的发电量约为560亿千瓦时左右,也远远不够两大载能产业1 300亿千瓦时的消耗电量。此外,因上述电源增量空间绝大部分由水电贡献,如果未来降雨量不足,发电能力可能在上述预测的基础上有所减少。而枯水期只能贡献全年水电发电量的35%,则会加剧全省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5]。

2 云南风电与水电互补性简析

目前,云南水电装机规模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71%,发电量占全省总发电量的84%。2017年丰水期(6至11月)水电发电量为1 272.47亿千瓦时,占全年水电发电量高达64%。也就是说,在12月至次年5月的半年期间,水电发电量仅占全年发电量的36%左右。这意味着,枯期时必须补充大量其他电源来平衡负荷用电,满足用电需求平稳、持续的清洁载能产业用电。

图1 云南省2017年各月份水电发电量

截至2017年底,云南省风电装机规模仅为819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规模的比重不到10%。根据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统计数据,风电发电量最多的月份为3月,当月发电量为26.19亿千瓦时;发电量最少的月份为7月,仅发电6.24亿千瓦时。从数据来看,10月至次年4月为风电主要出力期,与云南省枯水期基本吻合,期间发电量占风电全年发电量的34%,与云南省水电枯水期发电占比基本吻合。这意味着,如果风电装机规模与水电装机规模越接近,则风水互补性越强。当然,云南省是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大省,风电装机规模占比不高,但通过科学合理开发风电资源,仍然可一定程度平衡水电枯丰期的电力季节性差异,尤其是防范枯水期清洁电力供应不足的风险。

3 关于云南省绿色能源风水互补发展的建议

3.1 以电力供需为导向展开风水互补可行性研究

图2 云南省不同电源2017年各月发电量占比

云南省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牌”,发展水电铝/硅材一体化两大千亿级清洁载能产业,应充分发挥云南省风电资源与水电资源季节性互补的时间分布特征。云南省应从促进全省能源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考虑全省水电铝/硅材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电力供需新形势,适时组织省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从政策、经济、产业、环保等角度,就稳步推进风水互补发展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今后科学稳妥推进省内风电资源开发、优化省内电力结构做好准备。

3.2 以优化配置为目的推进风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云南省已全面暂停省内中小水电开发,以实现中小水电资源科学开发、安全高效利用。云南风电资源丰富,但受制于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分布较为分散、部分地区生态保护压力较大。风电领域应借鉴中小水电开发利用的管理政策,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推进全省风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妥善处理好风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避让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和环境敏感区域;二是全面梳理省内风电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严格制定适应新形势的风电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加快出清布局不合理、环境影响大、利用效率低的风电开发项目,倒逼风电开发企业转型升级。

3.3 以能源扶贫为手段推进省内风电资源可持续开发

云南风能资源主要分布于滇东、滇中、滇西及滇西北等高原山区,其中大部分地区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应充分发挥能源扶贫的作用,积极用好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全省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风电资源开发利用,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2017年10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能源建设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能源开发建设在解决深度贫困问题上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助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其中,国家能源局为支持云南省怒江、迪庆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提出优先推动建设能源项目,支持云南省到2020年将风电装机累计并网容量增加至1 200万千瓦。这将为云南省新增近4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空间。云南省应牢牢把握政策机遇,统筹风能资源分布、电力输送、市场消纳和环境容量,在深度贫困地区有序布局风电项目。同时,还应调整完善能源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在加大深度贫困地区风能等能源资源开发的同时,切实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从能源资源开发中获得更多收益。此外,应协调电网企业,增加贫困地区清洁能源发电指标,对在贫困地区开发风电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让贫困地区人口更好享受资源开发收益,切实发挥能源扶贫的实效。

4 总结与展望

绿色能源作为云南“绿色三张牌”的第一张牌,正加速向云南第一支柱产业迈进,它将成为支撑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第一动能,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地向前航行。云南绿色能源丰富,不仅水电资源突出,风能资源位居全国前列,且受益于干湿两季分明的气候特征,风能资源与水能资源具有一定互补性。在充分考虑全省水电铝/硅材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电力供需新形势下,优化配置为目的推进风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能源扶贫为手段推进省内风电资源可持续开发,将为云南省绿色能源中风电水电的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