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杨东
美國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加密货币项目Libra的白皮书于2019年6月18日正式公布。Facebook在其白皮书中曾言,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它的基本架构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作为底层技术基础的区块链;二是作为稳定价值来源的真实资产储备;三是作为第一推动力和附能机制的Libra独立协会。
如果Libra白皮书写下的目标能够实现,那么世界货币的价值体系将会迎来拨云见日般的重构。Libra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虽然离这一伟大目标依然很远,但是Libra白皮书的发布可能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近日,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与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均就Libra项目召开听证会,从隐私保护、反洗钱措施、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等多个角度对Libra项目的可行性与合法性提出了诸多质疑。而听证中的问题也不针对于Libra项目本身,在质疑Libra项目无法符合监管要求导致严重风险的同时,议员们也由于Facebook之前的数据泄露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认为Facebook“无法信任”。
笔者认为,美国多位议员此前虽“叫停”Libra项目,但是议员并未通过国会立法对Facebook发币行动加以明确禁止,其“叫停”行为并不具有法律强制效力。
听证中监管部门流露出的负面评价可能延缓Libra的正式发行时间,Libra项目负责人马库斯也表示在没有得到美国监管当局的认可前不会正式推出Libra项目,但是发行数字货币的全球趋势并没有因此改变。美国的监管部门虽总体上不看好Libra项目,但是监管态度仍不具体,还需时间进一步观察。
然而,不应拘泥于Facebook能否最终满足监管部门的政策要求,也应当看到Libra项目的巨大潜力与对我国潜在的影响。当今对数据的争夺已成为中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层面,Facebook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国际支付体系便是一个和平的争夺数据的战略。面对数据垄断挑战,中国应早做好防范措施。
回顾货币从实物货币到密码货币的形态演化,主要有五大明显的趋势:
1.货币没有终极形态。尽管人类历史会在很长一段时期普遍使用某种货币形态,如黄金、铸币或纸币,以至于人们认为这是货币的终极形态,但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货币形态也会革新。
2.货币形态向着越来越便捷、可靠、低成本的方向演进。无论作为交易媒介还是价值尺度,人们对货币形态的期待是越来越便捷、安全和低成本。一旦有能满足这种期待的新技术(如纸张、计算机、互联网、密码技术等)出现,货币就会演化出新的、更好的形态。
3.货币形态越来越脱离自然。从商品货币到纸币,从实物货币到记账货币,从实体记账到电子记账,货币越来越摆脱自然实体的束缚,朝着更能自由快速流通的观念形态和社会形态演化。
4.密码货币是当前货币形态的发展趋势。运用非对称密码技术进行货币的确权和转移,能够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能够显著改进货币的便捷、安全和低成本,因此是近期货币形态发展的必然方向。
5.密码共识货币、密码法币和密码代币的试验和竞争还将持续。在密码货币中,密码共识货币具有不依赖任何组织信用的去中心化特征;密码法币是对成熟的法币体系的密码化改造;密码代币则是哈耶克所设想的基于私人信用的市场竞争货币。这三种密码货币形态都仍在试验中,未来的货币体系中,谁是主流,现在还无法判断,等待实践回答。
如今Libra作为便捷、可靠、低成本的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加密货币,如果Libra白皮书写下的目标能够实现,那么世界货币的价值体系将会迎来拨云见日般的重构。
Facebook本身就已经依托27亿用户群体掌握了数字时代全球的一个大规模数据流量入口,而通过将这27亿人部分纳入甚至完全纳入Libra的体系架构,Libra的发展又与上述货币的形态演化趋势相符合,故Libra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它的价值与可靠性会超越主权的限制,最终许多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国家的货币主权会直接受到数字货币的冲击甚至被取代。
而对于这类可能成为世界货币的Libra,想要在更高维度理解其机理,还需要我们从金融以及政治哲学的视野下审视Libra的本质。
从金融视野上看,一旦Libra被最初的推动力赋能并运作起来后,凭着互联网的便捷与巨大裹挟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自己真实的资产兑换成Libra,并在生活和生意中日益依赖Libra这种媒介,而不再关心自己的真实资产被托管在什么地方以后,Libra就演化成一种与银行完全相同的机制,其在金融领域的后续发展无可估量。
从政治哲学视野上看,现代政治哲学构建秩序共同体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是塑造安全。在各种版本的自然状态中,论者最终目的都是为通过劳作取得的财产提供安全的保障。“安全—服从”成为现代政治的核心逻辑。Libra架构的第一层就是通过区块链技术为财产、信息提供安全。这种安全不是别人给于的,是财产或信息的拥有者通过区块链技术自己创造的,这也就意味着自己服从自己。
政治哲学史上一直有无政府主义的脉络,并以自由为最核心追求。如果真能实现自己为自己提供安全,那便意味着取消了“安全—服从”的现代政治逻辑,服从自己就是享受自由。
Libra架构的第二层就是铸造货币的主权国家的内在权力之一。国家可以宣布某种货币为其辖内的唯一货币,但却不可能强制人们使用这种货币,国家所能做的只是帮助人们塑造对主权货币的信心,引导人们自愿使用。这也就意味着,制造假币是赤裸裸的违法,但对人们信心的争夺并不是对国家权力的侵犯。Libra并未宣布自己是货币,反而表现出对各主权国家铸币权的最谦卑态度。在听证会中,马库斯反复强调Libra仅仅是一种支付工具,绝不会抢夺法定货币的地位,也不会让facebook成为实质意义上的央行。在马库斯对于政府监管将姿态放的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很难想象Facebook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和监管当局发生正面冲突。
在互联网营造的全球一体世界中,对人民信心的争夺中已经变得合法且激烈,主权国家必须做出抉择,或者将自己的人民隔离在外,或者主动加入争夺。毕竟,世界政府与世界和平是人类政治最后一个未解难题。
因此Libra在金融和政治哲学这两个更高维度上都有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越多人使用这类货币,意味着越多流量进入,即在更高维度上争夺数据流量入口。当前中美在贸易摩擦當中对于数据的争夺、对于流量入口的争夺,可能是新一轮的国际竞争的核心。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最高利益,争夺未来可能变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而这种争夺不只是国内的数据资源争夺,可能更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全球的数据资源、战略资源的抢位问题。
今天通过构建数字生态体系可以占领数据界的新大陆,Facebook通过发行Libra已经开始尝试,并试图通过Libra在更高维度上争夺数据流量入口,而这将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乃至中国的货币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马库斯在发布会上明确表态的,Libra会和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直接竞争,这更加为这两家中国的移动支付巨头敲响了警钟,宣告墨守成规就能占据行业龙头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
对于数字货币的大规模发行,各国现在往往普遍采取审慎监管的态度。美国SEC等监管部门在密切关注数字货币的同时,将DAO等模式认定为证券发行进行监管。FINRA对于数字货币类似的交易经纪人(broker-dealer)申请也非常谨慎,目前申请已经积压许久也没有成功获批的案例。
我国对于发行数字货币也基本上维持一种负面视角,在ICO被我国全面禁止之后,国内对于数字货币的控制极其严格,尤其是在2017年9月4日央行禁止ICO比特币交易之后,对市场后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时笔者就认为,大量的ICO出海会导致中国的企业被束缚住。融资发行ICO就是众筹,而正是因为众筹才有了比特币的升值,才引发区块链的热潮。而现在的许多数字货币交易所倾向于在海外开展原有业务,通过这些数字货币交易所,国内依然可以在海外购买数字货币,这既导致了资金外流,也导致监管难度极高。
今年7月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委员会的多位议员致信脸书公司高层,要求该公司暂停Libra项目,直到美国政府监管机构和国会有时间去考虑各种相关问题,包括黑客攻击的风险、数据安全、全球金融安全等。在听证会上,对于Libra项目的质疑声音也不绝于耳,甚至有议员明确表示在监管部门满意之前要“叫停”Facebook的发币计划。要求停止的理由出自很多方面,最为直接的理由甚至是“不信任Facebook”,也有议员认为这么大的项目规模要一边运行一边修改违规处是不可能的,只会导致异常严重的社会性风险。
笔者认为,美国多位议员虽然在发布会上对Libra项目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甚至猛烈抨击Facebook的项目过于危险,但是议员的表态毕竟和国会立法明确禁止有很大的区别,没有法律强制效力。听证中监管部门流露出的负面评价可能延缓Libra的正式发行时间,但是并不会改变发行数字货币的全球趋势。
从听证会中可以看出,尽管监管正趋于愈发严格,但是Facebook发币项目Libra所对应的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正势不可挡。听证会上,一些议员甚至不怀疑数字加密货币是否应该被推出,而是多次强调对Facebook的不信任,质问“凭什么是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而作为其基础技术的区块链技术自2014年(比特币风靡)开始,得到了广大金融机构的认可与应用,甚至影响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思路与立法者的各方利益权衡。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特性发行的数字货币,将深刻地影响传统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诸多产业。
在数字货币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严格监管无法抑制乃至阻碍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展,笔者相信它将进一步严格、规范、干净、透明地规范市场,为数字货币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社交公司,Facebook在2019年实现了27亿的月活跃用户数量(MAU)和21亿的日活跃用户数量(DAU),Facebook几乎垄断社交媒体,并在其主要市场上与谷歌一起形成了双头垄断,控制着82%的数字广告市场。而Facebook近年来深陷数据泄露、隐私威胁丑闻,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其数据垄断地位的担忧。
当下数据垄断现象是互联网产业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例如像BAT等互联网平台之所以在数据层面占据“市场支配”地位,是因为其通过自身营造的网络生态系统汇聚了海量数据信息,进而形成了网络效应。部分平台对数据的控制提高了市场进入壁垒及转换成本,带来了赢者通吃的局面。在数据垄断危害小微企业创建和成长的同时,拥有数据垄断优势的企业将成为最大的市场支配者。此外,若行业头部平台各自为营,只注重构筑自身的数据护城河而忽视开放共享,也不利于应对如Libra这样的外部挑战乃至降维打击,更不利于保护我国的金融消费者。
具体分析来说,对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数据垄断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属于事后审查,具有滞后性和被动性,除了加强对平台跨行业并购整合数据行为的事前审查之外,优化数据的开放分享机制也是促进我国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关键之举。对数据的争夺已成为中美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层面,Facebook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国际支付体系便是一个和平的争夺数据的战略。
笔者认为面对如此数据垄断挑战应当以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第一,构建数据开放共享机制以赋能数据,推动大众分享数据经济红利。如同推动工业时代向前迈进的石油,数据成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由于在数据权属配置、交易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争议,数据的流动分享机制构建迟滞,需要借助新的工具以充分调和个人与企业数据权利的内在冲突,激发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的新动能。
第二,构建个人数据可携带权,以此撬动企业之间数据流动。《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加强个人对数据的控制赋予其数据可携带权,不仅便于个人在其他企业处获得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也能够促进数据共享、推动企业间竞争。数据可携带权的实现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确立通用的数据传输格式,如果一刀切地在整个行业实行,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合规成本较高,可能仍然导致其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因此应当事先调研相关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情况,依此推行数据可携带原则。
第三,构建企业数据权利的责任规则。如果愿意为一项法授权利支付被客观确定的价值,那么可以消灭此项法授权利即为责任规则。而通过自由交易以卖方同意的价格购买法授权利则为财产规则,对应为赋予企业数据权利并开展大数据交易。但是鉴于数据价值难以评估、转让,法律规范不甚明确,逐一谈判大幅提高交易费用,相关交易并不活跃,这也是导致数据封锁相对容易的原因。如果通过额外的国家干预,事先确立公允价值允许按照责任规则获得数据,将有助于数据自由流转。
我国亦需加强对区块链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完善数据的开放共享机制,因为消除信息孤岛与壁垒的最好方式是将其淹没在数据充分流动的汪洋之中。
Facebook发币项目可能带来新一轮数据垄断,需要以有效举措加以应对,当下更应当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主动打破数据垄断、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与赋能,共票为数据的共享、开放、赋能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
共票的英文是coken,这是笔者创造的一个新英文单词,它区别于token。token只是一种计算机用语,只是一种权益的证明或一种标记标识,不足以表达基于移动支付的技术产生的货币相关的数据与流量数据的价值,尤其是数字经济时代最大的价值体现就是数据。“共票”,一即“共”,凝聚共识,共筹共智,是能够真正共享的股票;二即“票”,支付、流通、分配、權益的票证。共票追求的是实质上的共享,要通过制度的变革和机制的创新来打倒垄断资本。
共票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增长红利分享的功能,以吸引系统外部参与并贡献内部系统;二是流通消费的功能,以便利系统上资源配置优化;三是权益证明的功能,是凝聚系统共识的机制与手段。
特别地,共票对数据开放、共享意义重大。区块链技术能为数据赋权,确定数据的归属与确权,而共票能够为数据赋能,共票可以作为大众参与创造数据的对价,使大众分享数据经济红利。
区块链上理想的共票,应当符合:自身逻辑完整清晰、应用场景有实际价值、对实体经济能有所贡献,同时,合理利用区块链保存并传递价值,还应当能够兼顾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点是能够数字生态的虚拟环境中更好地完成资源和权利的分配,并且相应的社区或社群的规则的建立与修改具有较为完善的民主化机制,实现良善的自治和自律。
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共票和区块链在某种意义上取代股份制,从本质上去颠覆传统的股票、金融衍生品的模式,采取新的基于区块链的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金融模式,带来的对生产关系的终极变革。尽管目前理想中的共票还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但是,区块链的价值互联网性质与潜力蕴含了实现理想共票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面对Facebook的发币计划,我国完全可以共票的理论及机制积极应对Facebook发币下产生的新一轮数据垄断风险,并更好地将区块链和共票结合开创数据共享新时代。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及数据的发展与利用不仅是中国问题,更是世界大背景下的重要议题,在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更多需要依靠中国业界、学界及政府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的数据发展道路,并力争在以“新技术+经济”为基础的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中成为数据发展的新的领导者。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编辑:杨秀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