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种异构网络多媒体业务QoS类弹性映射方法

时间:2024-07-28

王再见 董育宁 张 晖 赵海涛

①(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南京 210003)

②(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芜湖 241000)

1 引言

随着iPhone等智能终端的大量应用,多媒体类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1]。多媒体类业务具有较高的QoS要求,对带宽、延迟等QoS参数具有较强的约束。鉴于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且多媒体类业务的QoS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网络资源相对不足的前提下,能否向更多用户提供可接受的多媒体业务,比单纯追求高标准的QoS而造成资源浪费,更有现实意义。此外,不同的网络具有不同的 QoS模型[2,3],由于QoS类粒度不一致,异构网络间平滑的QoS类映射存在挑战。因此,如何实现泛在异构网络之间灵活的 QoS类映射,在保证多媒体类业务端到端 QoS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 QoS类映射主要是基于映射表进行的(我们称为映射表方法)[4,5],这类方法中,QoS类之间的映射是一对一的、固定的,在QoS类粒度不一致的情况下,一方面会给映射结果带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根据网络资源使用情况,灵活调整映射结果,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选择的QoS映射方案(Adaptive QoS Class Mapping framework based on Application Service Map, AQCM-ASM)[6]借助高维的QoS参数空间,完成业务和QoS类之间的映射,但网络间的QoS映射还是通过映射表完成,同样不能依据网络资源灵活调整映射结果。且在上述QoS映射方案中,当业务流映射到相应QoS类时,其QoS参数对应取值会有确定的范围,即相应QoS指标具有确定的下界,并没有考虑用户QoE弹性特点,从而导致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所降低。非对称映射机制在文献[7]中提了出来,但是该文关注的是垂直切换,没有考虑 QoS类映射问题。目前尽管QoS映射的研究有很多成就,但统一的QoS映射方法并没有建立,且侧重于不同网络间的参数映射和类映射。因此,在最大可能保证异构网络端到端性能的前提下,兼顾网络整体效率,设计具有弹性的QoS类映射方案似乎是较好的尝试。

基于流(flow)粒度的网络解决方案能简化整个系统的管理,降低资金和操作成本,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之一。根据QoS属性的相似程度,将 QoS要求相同或相近的业务流聚合在一起形成簇,我们给它一个称呼“聚集流”。但是,本文的重点不是研究如何进行流的聚合/解聚合,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

鉴于带宽和延迟是众多 QoS模型主要参数[3-6],也是表征“聚集流”QoS的主要参量,为了便于数学分析,本文构建体现映射执行元件S映射性能的速率-延迟(RD)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在考虑用户 QoE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弹性的QoS类映射方法(Elastic QoS Class Mapping Method, EQCMM)。该方法依据当前网络资源可用情况,实时调整QoS类映射结果以向目标网络传输,从而实现了在保证先入网用户较高端到端QoS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满足更多用户需求的目的。相对于目前存在的QoS映射方案,本文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下几点:(1)映射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网络资源的变化而调整所映射的类;(2)映射考虑了用户的QoE,可在保证端到端QoS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3)映射不需要维护映射表。

全文具体安排如下:第1节引言,第2节给出异构网络多媒体类业务QoS类弹性映射框架,第3节针对典型的QoS映射方法进行建模,第4节提出具有弹性的QoS类映射方案并进行了分析,第5节给出了仿真结果,最后是结论。

2 异构网络多媒体类业务 QoS类弹性映射框架

如图1所示,异构网络中多媒体类业务QoS类弹性映射的实现分以下几步:(1)在相邻QoS域安置映射执行元件(一般安置于边界路由/网关,这有利于降低成本),映射执行元件执行对流及“聚集流”处理的相关操作,包括判断“聚集流”、聚合、解聚合等操作。由于映射执行元件仅处理业务流QoS属性,独立于具体的物理网络。从端到端的角度,异构网络中的众多映射执行元件,构建了迭加在物理网络之上的“聚集流”处理层,以处理QoS域的异构问题;(2)映射执行元件从多媒体类业务自身需求的角度,抽取独立于具体物理网络的相应QoS属性,构成多QoS属性的高维空间,进而用统一的特征矢量描述各多媒体业务的QoS需求;(3)映射执行元件根据当前网络QoS域要求,依据矢量距离最短等法则确定对应“聚集流”归属的QoS 类,确保兼容当前网络;(4)映射执行元件感知网络环境,判断网络可用资源,是否满足“聚集流”对应QoS类的需求,通过映射调整,完成弹性映射;(5)判断该“聚集流”是否满足当前传输条件,以决定传输/取消该“聚集流”。

考虑典型场景如图2所示,当位于网络1和网络2边界的映射执行元件1,接受到来自网络1(发送方)的多媒体业务流时,映射执行元件1判断进入的流是否需要聚合,如果不满足聚合条件,直接执行弹性映射策略,传输至下一个网络,否则,聚合相同或相近QoS需求的业务流,生成相应的“聚集流”,并赋予唯一的“聚集流”标识,然后执行弹性映射策略。映射执行元件2对接受到的流执行与映射执行元件1类似的操作, 同时对接受到的“聚集流”进行解聚合,形成流,并将相应的流传送给对应的用户(这里用户5是接受方)。

3 速率-延迟(RD)模型

借鉴文献[8],设定异构网络有N个映射执行元件S1,S2,…,SN依次串联,对任意时间t,映射执行元件所能提供的最低效能为S1(t),S2(t),…,SN(t)(称为映射性能函数),映射性能函数通过“聚集流”离开和到达映射执行元件的时间关系,表明映射执行元件的效能,独立于具体的网络架构和操作,适用于互联网中各种各样的网络架构。

由于当前支持QoS的网络系统基本在网络边界使用流量调节器机制对到达的流整形,且应用中多数使用漏桶作为流量调节器。考虑业务流是经过漏桶整形进入映射执行元件的,此时映射执行元件所能提供的效能不高于漏桶效能,这里以漏桶模型A(t)表征“聚集流”在映射时的QoS需求上界[8]为

图1 异构网络多媒体类业务QoS类弹性映射框架

图2 异构典型场景

其中p是漏桶的峰值速率,ρ为漏桶的持续速率,σ为漏桶的最大突发长度。A(t)是非负的、非递减函数。

鉴于现有的QoS映射方案中[6],各QoS类一般在QoS多维空间有确定边界(为了有利于分析问题,这里使用了带宽和延迟两个典型的QoS参数,作为表征“聚集流”QoS的主要参量,其它QoS参数的分析方法与其类似)。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映射执行元件S映射性能的速率-延迟(RD)模型为

其中,参数r和θ分别表示带宽和延迟,rvmin(t-θvmax)为RD模型中“聚集流”QoS要求的下界,rvmin为“聚集流”要求的最小带宽,θvmax为“聚集流”要求的最大延迟。则系统端到端的最大延迟为[8]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由于网络QoS类的下界与对应的“聚集流”的下界并不一致,现有映射方法映射时,没有考虑网络及“聚集流”的动态变化,当某类“聚集流”过多时,由于映射是固定的,该类型“聚集流”将竞争所对应QoS类资源,即使其它的QoS类有闲置资源,也无法被利用。

4 具有弹性的QoS类映射方案及性能分析

针对多媒体业务,典型的网络QoS模型都提供相应的QoS类支持,但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网络对相同类型的多媒体业务,所提供的QoS支持能力并不一致,导致不同网络QoS类之间的映射存在误差;(2)同一类型的网络,对不同类型流媒体的QoS支持有差异,资源的整体利用缺乏弹性。由于不同用户具有不同的QoE,当在某种QoS类“聚集流”业务已饱和,而其它QoS资源尚未饱和时,允许后来接入的“聚集流”业务映射时具有弹性,择机映射到别的类,这对用户是有意义的。

如果“聚集流”完成QoS类映射时,映射结果可以根据网络可利用资源进行灵活调整,即 “聚集流”的 QoS下界是可调的(理想情况下没有明确的QoS下界),其对应映射执行元件S′映射性能的RD模型为

由于QoS类中相应参数取值范围有限制,因此,式(2)中映射执行元件的映射性能同时具有上下界,当“聚集流”的QoS要求高于映射执行元件自身能提供的映射性能时,映射表方法中拒绝映射。而由式(4)可见,只要用户愿意接受服务,映射执行元件将依据自身映射性能r(t-θ),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进行映射结果的调整,具体过程如下:(1)当“聚集流”的QoS要求低于或等于映射执行元件自身能提供的映射性能时,映射执行元件将“聚集流”映射到对应的QoS类进行传输,此时映射执行元件能提供的映射能力由自身决定,由于此时映射执行元件也可以选取r(t-θ)作为映射性能,且不降低QoS,其端到端效能和基于映射表的方法一致;(2)当“聚集流”的QoS要求高于映射执行元件自身能提供的映射性能时,映射执行元件依据自身映射性能r(t-θ),降低“聚集流”的映射结果以传输到下一个网络。此时,即只要用户接受服务,映射执行元件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进行映射,从而提高系统端到端效能。

假设“聚集流”顺序经过系统各映射执行元件,整个端到端QoS保障系统的映射性能为

当0≤t≤σ/(p-ρ)时 ,pt≤ρt+σ, 此 时min{pt,σ+ρt}=pt,基于映射执行元件接收到的流源于漏桶这一事实,得到

式(6)表明在处理业务流的过程中,映射执行元件实际映射性能,反映在速率、延迟QoS属性上,不高于网络中流量调节器以漏桶峰值速率传输所提供的QoS性能,但不低于映射执行元件自身所能提供的QoS映射性能。此时,延迟d有个上界为

同理,对于t>σ/(p-ρ)时,pt>ρt+σ, min{pt,σ+ρt}=σ+ρt,有

若r≥ρ,因为t>σ/(p-ρ),延迟d有上界为

则可得

由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理想的具有弹性的QoS类映射方案中,系统端到端的QoS性能由系统自身性能决定。当θmax≤θvmax,由于QoS类映射是弹性的,只要链路有资源,“聚集流”可以映射到别的QoS类传输,此时的系统端到端的最大延迟由系统决定。可见,采用具有弹性的QoS类映射策略,可增加QoS类映射的灵活性,提高系统端到端的资源利用率。

本文算法流程描述如图3所示。

图3 具有弹性的QoS类映射算法流程图

5 仿真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借助于 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仿真实验。WiFi(Wireless Fidelity)QoS模型中通过差异化机制和MAC改善增强QoS保障能力,给流量安排优先权是基于4种AC(Access Categories): voice,video,best effort和 background,每一个 AC都与 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参数的一个集合相联系。但是,WiFi不能支持与 3G 网络相同的 QoS。DiffServ(Differentiated Service)是一种IP QoS体系,它是基于类的体系结构,提供定性的 QoS支持。接入DiffServ域的业务流首先在域的边界被分类和调节(包括测量、整形、重标记、丢弃等),在 DiffServ边界节点,到达的包根据服务类型和传输条件被标记成不同的优先权。但DiffServ划分流量的粒度较粗。WiMAX2(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of Microwave Access 2)是现行WiMAX技术标准的升级版,满足ITU的“IMT-Advanced”要求。该标准定义了 6种调度服务类型:UGS(Unsolicited Grant Service), rtPS(real-time Polling Service),nrtPS(non-real-time Polling Service), ErtPS(Extended rtPS)和AGP(Adaptive Granting and Polling Service)。鉴于WiFi, DiffServ和WiMAX2 3种网络在目前的网络中具有典型性,本文仿真中网络拓扑采用图2场景,场景由3个域/子网(WiFi→DiffServ→WiMAX2)和9个用户节点组成。仿真中针对网络学习(e-learning)业务[9],假设构建 6种“聚集流”(表1)在网络中传输。分别以强度λ1=24和λ2=90的泊松分布产生两组进入网络的“聚集流”,用于典型(低和高负载)的不同数据分布的实验。在上述场景中,分别对映射表方法[3],QCMASM[6]和本文方法 EQCMM(Elastic QoS Class Mapping Method)3种QoS类映射方案进行仿真,以网络端到端吞吐量作为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同时比较了典型业务(业务1)端到端延迟指标。针对两组典型的不同数据分布,我们分别做了 50组实验,统计结果见图4-图6。

低负载情况下,由于此时通过网络的数据量不大,队列长度及带宽等网络资源足够容纳数据的调度,故3种QoS类映射方法的端到端丢包率和吞吐量皆相同。但由于业务1属于实时视频形成的“聚集流”,传输时分配较高的优先权。在以此通过图2场景中3个网络后,3种映射方法端到端延迟分布有差异(图4):采用EQCMM方法时,业务1端到端平均延迟较小(约0.18 ms),其它两种方法较大(采用映射表方法时约为1.1 ms,采用QCM-ASM方法时约为0.79 ms)。其原因在于EQCMM方法可以灵活地利用网络资源,使业务1具有更多的QoS资源可以利用,故延迟较小。其它两种方法由于资源需求过于集中,造成大量业务1的等待,故延迟较大。由于采用映射表方法时,业务进行QoS类映射时存在映射误差,这些误差经过层层传递,当“聚集流”到达WiMAX2网络时,业务1、业务2、业务3和业务4被映射为同一QoS类(AGP),导致AGP类负荷过重,所以造成的业务延迟最大。QCM-ASM方法解决了映射误差问题,但是缺乏弹性,所以业务延迟居中。

表1 各种“聚集流”业务相关参数

图4 低负载情况下,业务1在3种映射方案下端到端平均延迟分布

高负载情况下,端到端丢包率及吞吐量分布见图5。此时网络负荷较重,采用EQCMM方法具有较小的丢包率(约 4%)和较大的吞吐量(归化吞吐量在0.83~0.88之间),采用映射表方法时具有较大的丢包率(约在 42%~45%之间)和较小的吞吐量(归化吞吐量约为0.5),QCM-ASM方法所产生的丢包率(约在 41%~44%之间)和吞吐量(归化吞吐量约为0.51)居中。这是因为在高优先级的业务较多,低优先级的业务较少时,此时在各网络中高优先级的QoS类负荷过重,但低优先级的业务类依然具有闲置资源。在映射表方法中,当业务 3和业务 4由WiFi的QoS域映射到DiffServ的QoS域时,由于在粗颗粒的WiFi模型中属于同一个QoS类,映射表无法区分,导致业务3与业务4在DiffServ 中被映射为AF4x类,此时,在AF4x类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尽管 AF3x类有多余的资源),会使丢包率增加,降低了系统端到端的吞吐量。QCM-ASM方法解决了映射表方法中存在的映射精确性问题,不会有映射误差,如,业务3与业务4在粗颗粒的QoS模型中被聚集为一个同一个QoS类别,但在细颗粒的QoS模型中依然分属于不同的QoS类。其原因是网络传输过程中,业务的FID没有改变,且是全局唯一的,位于网络边界之间的映射执行元件依据FID进行类的映射。但是QCM-ASM方法缺乏弹性。EQCMM方法改进了 QCM-ASM方法,不仅解决了映射精确性问题,也更具有弹性,当一类资源紧张时,后期到达的相应业务可以借助其它空余资源进行传输,这有效降低了丢包率,增加了系统吞吐量。

图5 高负载情况下,3种映射方案端到端丢包率及归化吞吐量分布

高负载情况下,业务1的端到端延迟分布如图6所示。采用EQCMM方法时,业务1端到端延迟较小(约0.14 ms),其它两种方法相近(约0.98 ms)。其原因和图5的分析类似。

图6 高负载情况下,业务1在3种映射方案下端到端平均延迟分布

6 结束语

关于网络流的聚集/解聚集方法已有许多研究成果[10],流识别方法包括:(1)应用层按流/按包打标记区分。优点是计算简单,可融入用户主观感受质量因素;(2)深度包监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其缺点是计算效率较低和涉及侵犯个人隐私;(3)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流模式的统计特征。本文框架中可以采用文献中较好的一种实现方法。流聚集/解聚集技术本身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至今似乎还未有在性能和开销上均优的解决方案。本文对该问题不做展开,它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研究重点。

本文基于构建的RD模型,针对“聚集流”在异构网络传输过程中的QoS类映射,利用网络微积分,分析基于映射表的QoS类映射方法性能,从用户QoE角度出发研究了具有弹性的QoS类映射策略,并给出该策略的定性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下一步的工作将包括利用机器智能理论工具,深入分析多媒体流的行为和统计特性,以及结合应用层业务特征和用户主观感觉质量因素的流聚合/解聚合方案。

[1]Kazuhisa Yamagishi, Jun Okamoto, Takanori Hayashi,et al..No reference video-quality-assessment model for monitoring video quality of IPTV services[J].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12, 40(2): 435-448.

[2]Rafal Stankiewicz, Piotr Cholda, and Andrzej Jajszczyk.QoX: what is it really?[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11, 49(4): 148-158.

[3]Mehdi Alasti, Behnam Neekzad, Jie Hui,et al..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MAX and LTE network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0, 48(5): 104-111.

[4]Jawad Oubaha, Adel Echchaachoui, Ali Ouacha,et al.. New method: mapping of 802.11e into MPLS domains, conception and experimentation[J].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189(2): 470-483.

[5]Alex Vallejo, Agustín Zaballos, Josep Maria Selga,et al..Next-generation QoS control architectures for distribution smart grid communication network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2, 50(5): 128-134.

[6]Ryu Misun, Kim Youngmin, and Park Hongshik. Systematic QoS class mapping framework over multiple heterogeneous networks[C].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xt Generation Teletraffic and Wired/Wireless Advanced Networking, Saint, Petersburg, Russia,2008: 212-221.

[7]Cao Guang-yu, Wang Ying, and Yao Wen-qing. A novel QoS mapping mechanism in integrated satellite and terrestrial networks[C]. IEEE 72nd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Fall, VTC2010-Fall, Ottawa, Canada, 2010: 1-6.

[8]Duan Qiang.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sioning in virtualization-based future Internet[C].Proceedings of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ICCCN), Zurich,Switzerland, 2010: 1-6.

[9]Muntean V H, Otesteanu M, and Muntean G M. QoS parameters mapping for the E-learning traffic mix in LTE networks[C]. IEE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Computational Cybernetics and Technical Informatics,Timisoara, Romania, 2010: 299-304.

[10]Bremler-Barr A and Hendler Danny. Space-efficient TCAM-based classification using Gray cod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2012, 61(1): 18-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