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淑兰, 葛于席
(1.江阴市江港堤闸管理处, 江苏 无锡 214431; 2.江苏全方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江苏 无锡 214431)
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面地形的数字化模拟,它是用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的分支。DEM可以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其中DEM是零阶单纯的单项数字地貌模型,其他如坡度、坡向及坡度变化率等地貌特性可在DEM的基础上派生[1-2]。
本文主要分析DEM在水下地形中的应用,以长江下游江阴丁坝为阐述对象,通过对长江河道水下地形测绘成果的对比分析,掌握水下地形的变化规律与趋势,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江堤及节点控制工程丁坝的维护和安全提供数据参考,同时以点带面地诠释DEM在描述水下地形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长江江阴段西起与常州交界的老桃花港,东至与张家港交界的陆家庄,全长35 km。由于江阴长江南岸临江山体基岩露头,无山体段地表以下土质坚硬,在20世纪80年代后,人工护岸工程的加强,河道主流趋于稳定,长期保持少变的趋势。尤其是江阴桃花港段长江水道主流偏南,深泓紧靠南岸一侧,岸线微向江内凸起,水面在此收窄、水流变急,河床易遭洪水的冲刷,此处建有人工节点丁坝控制调整水流,和下游鹅鼻嘴节点一起有效控制了长江主弘的摆动和走向,使江阴段长江河势基本稳定。
2018年丁坝处桃花港1.5 km长江河道被定为Ⅲ级崩岸险情监测预警段,每年须组织开展江阴桃花港1.5 km长江河道Ⅲ级崩岸险情预警监测工作。长期水流的冲涮和往来船只的影响,因水下地理条件的不同,造成的河沙沉积及对河道堤防的冲刷状况也不尽相同。
通过2013年、2016年2个年度的数据的DEM模型计算与分析,阐明水下地形监测的必要性与丁坝对水下地形的影响。
水下数据采用DGPS+测深仪+潮汐改正,组合成数据采集工具,平面坐标系为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黄海高程,为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所测得数据不进行任何内插值。原始数据记录格式通过ArcGIS软件中的Tin模块,实现水下地形的数字化模拟。
数据提取2013年10月和2016年12月水下地形测量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横断面点间距为20 m,断面间距为40 m。建立DEM分析该段水域的河床泥沙冲刷与淤积、坡度、河床粗糙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建立丁坝区域水下倾斜栅格图,可见河底“深槽”。
可以通过2期DEM数据的栅格运算来分析泥沙的冲刷与淤积,判断河床未来演变方向以及上下游防洪安全,分析河床的演变态势。
由于丁坝的存在改变了原有的水动力外部条件,至2016年12月沟脊长度超200 m,沟底最宽处约200 m。通过2次DEM栅格计算,在丁坝坝头长江侧河底地形变化较小,2个年度高程值相近,趋于稳定,沟脊处变化较大,冲刷位置向上游移动。“深槽”处纵断面显示纵向冲刷线平均向上游移动约8.3 m,纵轴同一数值明显向左移动(上游);横断面数据显示“深槽”向江岸侧移动大约2.0 m以上,沟逐渐变窄、变深。
坡度是用来描述河床地形变化起伏的一系列数值,与河沙的淤积、流失相关联。坡度数值越大,数值之间变化越大,说明河床越陡峭,水流动力等各方面因数复杂;反之则河床平缓稳定,水流也相对平缓,对河床、堤岸等影响较小。
通过2年数据对比如表1,该区域0°~12°为主要地势,合计占比80% 以上,地形连续变化较大,对比数值主要变化在2°~ 5°和5°~ 12°,变化主要发生在“椭圆形”区域内(深槽附近)。“深槽”江岸方向,即丁坝区影响域内,坡度为0°~ 2°,该地形对长江堤岸、河床等周边环境影响较小;2°~ 12°变化量最大,正是河床土壤分离和淤积的主要区域;丁坝尽头长江方向坡度在22°~ 27°区域内,变化数值不大,但需注意后期的观测数据。
表1 坡度占比范围 单位:%
地面粗糙度是指在某个区域内, 栅格表面积与其投影面积之比,是反映地表形态的一个宏观指标,是水下地形表达的参数之一,也是河床稳定性参考因子之一,粗糙度越大意味地貌表面越粗糙[3]。
粗糙度通过地形的栅格坡度值可以计算出,公式如下:
M=1/cos(β3.14159/180)
(1)
式中,M为粗糙度,β为栅格坡度值,在 ArcGIS中,通过提取坡度得到的值是角度,而计算默认的角度值是弧度值,所以在计算时必须把角度转为弧度[4]。
使用ArcGIS中栅格计算器,输入1/cos(“坡度栅格”×3.14159/180),得到2013年和2016年测量区域栅格粗糙度数据,最大值分别为1.16597、1.17419,最小值均为1。由数值分析结合坡度图可知,水下地形粗糙度在缓慢增加,栅格的粗糙度可能会随水下地形采样点的密度不同而不同,可以看出栅格表面的粗糙程度缓慢变化,和DEM栅格运算得出冲刷和流失区域相符。
冲淤变化:用丁坝2期的水下地形数据作对比分析,对河床泥沙的流失与淤积的统计、计算、分析,可以看出沿丁坝方向侧水下地形有缓慢的变化,水下冲刷槽缓慢向上游移动。
坡度分析:可以看出水下地形坡度变化主要在2°~5°、5°~ 12°这两个较平坦的区域,其余坡度范围变化程度不大。平坦区域占比较大,说明该区域在丁坝的作用下水下泥沙交换较为平衡,变化相对较为平稳。
粗糙度分析:通过粗糙度分析该段河床的粗糙度,该区域主要为平滑区域,不平滑区域主要在“深槽”和丁坝区域。变化数值较大的主要在丁坝附近,主要是泥沙的淤积,对岸线和江堤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丁坝附近的冲刷槽变化情况。
观测数据处理采用DEM技术,可以及时、直观发现水下地形的变化,进而可以采取科学手段早干预、早预防,确保江堤、水上及水下安全,这对长江防洪、水上运输,航行路线,都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针对该技术在应用分析过程中还存在影响精度的一些因素,比如采集的数据点间距,长江的水况、环境等,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小断面间距和采集间隔,换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等来提高数据的质量,以达到准确分析的预期,为保障江堤、岸线的安全提供直观可靠的数据支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