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机制的探讨

时间:2024-07-28

问泽杭 张立师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淮安 223100)

0 引言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的管理更多采用“人海战术”。在20世纪中期,鉴于当时技术水平、工程状况、设备性能,大量的管理工作需要依靠人工来进行。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依赖具有长期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通过以人工观测、操作、维修、维护,对水利工程运行数据进行处理。管理形式表现为:工种齐全的技术管理队伍,层次交错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技术管理层面上有:车工、泵站运行工、闸门运行工、电工、机工、电焊工、行车起重工、电气试验工、水工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在行政层面有:所长、副所长、会计、驾驶员、后勤保障人员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管理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但该管理方式的沿用,却导致技术管理水平提升较慢,人员冗余,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

现行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仍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忽略了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进步。低层次的管理人员管理着现代化设备,部分工程的现代化设备成为摆设和门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许多利用现代技术兴建的设备,过几年就回到了原始状态,最后只是采用手动模式。纵观其它行业,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人和设备共同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因此,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

1 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

1.1 社会专业分工更加明细,维修的内容正逐步减少

随着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技术含量高、寿命长、高可靠、免维护设备在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工程安全运行的可靠度,客观上减少了维修的工作量。同时,高性能设备的使用,对检修的技术要求较高,许多维修工作受专业限制,工程管理人员难以承担。如:早期110 kV的开关配电设备采用的是充油设备,维修工作量大,技术要求复杂,故障频发,目前大都采用GIS高压组合电器,将高压开关、互感器等组合在一起,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但设备的维修完全依赖生产厂家。

1.2 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对人的依赖逐步减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现场管理工作由网络化、智能化的设备完成,对人工依赖程度下降,依靠人工值守的必要性得到明显削弱。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管理者和工程现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远程集中控制技术成为可能,工情、水情测报已由人工观测逐步被遥测代替。如:在电力系统,早在20世纪就推行了“无人值班变电所”建设,经过10多年的努力,完全实现了220 kV及以下变电所无人值班的目标;水电站通过制定标准,也普遍推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

2 现代管理的基本思路

2.1 建立现代化的硬件条件

要实现现代管理,需要具有现代化的工程设施。安全、可靠、先进的管理设施是实现现代化的首要条件。因此,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程加固中,必须完善现有的工程设施和工程设备。具体的做法是:

(1)对工程控制方式进行合理的定位

根据水利工程重要性和工程运用的频次,对工程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需求进行分析,经济合理地确定工程信息化、自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改变过去一上工程就上自动化,一上工程就上自动控制的观念。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对一些工程控制运用频率较低的工程,简化自动化内容,可以只建设数据采集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但对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和运行频次多的工程,需充分利用当代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构建工程自动化系统,使工程具备很强的可靠性。

(2)对工程可靠性进行评估

按照现代管理要求,制定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设备标准,厘清工程需求,对照标准逐项进行评估。从工程可靠性入手,对工程进行必要的评估和改造,使其满足现代化要求。

(3)加大对工程的投入

根据工程评估情况,通过加固改造进行整改。重点在工程设备的可靠性方面进行改造,可更多地使用智能化、免维护、高可靠的设备。对重要设备进行可靠性分析,尽最大可能减少工程运行对人的依赖。

(4)完善工程检测手段

加大工程检测设备的投入,确定工程“健康指标”,利用检测设备,定期对工程进行“体检”,并根据检查情况对设备开展定期维护。

2.2 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建立新型运行模式

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在水利建设管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适应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制定水利工程“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技术标准,对管理工作进行强制性入轨;迫切需要打破现行管理体制的束缚,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广泛实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新型管理模式。

2.3 以“管养分离”建立现代化的养护方式

早期的水利工程管理,在特定条件下,因工程质量较差,设备可靠性较低,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参与工程的维护,许多操作和观测工作还需要人工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自动化水平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现行情况下,如单一的工程管理单位再建立一支技术全面、门类齐全的技术管理班子的必要性不大,工作任务的量也不足。目前,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层次越来越高,管养分离成为必然。管养分离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只保留水情调度、工程控制运用、维护及质量监督与考核职能等,而将其它职能从过去的管理中全部分离出去。管养分离包括:环境绿化分离、环境卫生分离、维修养护分离等。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在一个管理处范围内,对设备进行归类,将类别相近设备维修业务向社会公开招标,向社会购买服务,设备的基本保养工作仍由管理人员负责;第二步,将设备保养职能推向全社会,现场管理人员只履行对管理质量监督和工程控制运用的职责。在行政管理层面上,逐步打破现行管理体制,改革现行既管理工程又管后勤“小而杂”的局面,变为专职管工程,其它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在管理上,建立一个区域内的集中监控中心和具体水利工程现场监控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现代化的技术催生了现代化的管理。因此,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该适应新技术,探索管理新途径,积极对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技术进行探讨,以使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