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5月下旬,招商银行联合安永研究团队共同发布《2018中国企业财资管理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显示,在传统企业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全球财资管理体系及其精心打造的财资敏捷力、所运用的数字化平台和技术成为了面纱之下的核心竞争力。
《白皮书》认为。在全球皆有影响力的企业均不约而同地在企业财资管理手段、方法和工具上颠覆了传统的模式,不仅在企业内部能够支撑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的体系构建。更能够利用这些财资力,打造自身的金融能力,进而协同管理全球的财务资源和金融资源。
十年间,中国企业掌控的财务资源和金融资源正在以万亿计数。
2017年,中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17.87万亿元、企业融资总额超过12.31万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4.6倍和3.4倍。
此外,中国企业支付笔数136.36亿笔、金额1789.4万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7倍和6倍,而企业线上支付笔数和金额更是猛增19倍和18倍。达到133.79亿笔和1619.42万亿元。
在企业掌握的财资资源和金融资源数倍增加的同时,“资金是有成本的,不能让资金白白闲置”的理念正在中国企业间快速传导。“企业的财资管理已经从最初的流动性管理职能衍生为颇具业务和战略价值的职能。”某大型企业CFO说到。
企业财资管理需求提升为商业银行也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作为行业的先行者。招商银行正在深耕这个领域。
早在2007年,招商银行便率先将其基于自身核心技术和团队研发的资金管理系统(CBS)推向市场,十年来CBS一直占有同业市场上保持领先的地位。
针对不同行业财资管理特点及需求。招行逐步打造了适用于一般集团型企业客群的CBS标准版及针对财政客群、同业客群、跨境客群、供应链核心客群的若干个定制版本。使得CBS业务在各行各业均有成功应用,并在市场上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作为财资管理的先行银行,捐商银行在国内企业财资管理市场份额占比达70%。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4月,招行服务的集团客户数1723个。覆盖成员单位45901家。
招行财资管理覆盖众多客户的背景是企业财资管理的发展、演变。某业内研究学者向记者表示。“财务资源,及其背后的金融资源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之一。企业财资管理即是针对财务资源和金融资源的获取、配置及整合的管理。”
《白皮书》显示,中国大部分企业的财资管理模式和职能仍显传统,偏重于运营层面的支付结算、流动性管理和融资管理等,被动应对内部需求而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其中,57%的企业仍处于传统财务管理的角色,但也已有接近一半的企业已经将企业财资管理职能进行扩展,同时更有超过70%的企业CFO希望企业财资管理发挥主动价值创造的作用。
招商银行的重要合作伙伴、起步于工程承包的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局”),通过采用招商银行CBS平台将全国1000多个账户链接起来。资金集中后,集团下属子公司向银行借款全部取消,总局池子流水规模达七八千亿。
“这些都源于该公司的财资管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张素英向记者坦言。资金集中之后,公司开始做投资,产值从1998 50亿增长到1600亿,公司授信从最初的4.5亿提高1000多亿。
随着对企业财资管理维度需求认识的积累,以及金融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经过十年创新发展,招行不断将资金管理服务的优势触角延伸至企业全流程价值链,于2017年12月率先在业内推出一个融合企业SaaS及金融服务的开放式生态平台——财资管理云。
据记者了解,云平台基于行业的不同特性,试图将金融服务嵌入到企业采购、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业务场景中,为企业提供融合现金管理、交易结算、贸易融资、跨境金融以及互联网技术服务在内的多元的综合的企业财资管理服务。
某业内分析者认为,招商银行在产品层面将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汇聚“数据+技术+交易场景”,打造智慧财资管理服务;在服务模式上,融合咨询服务模式,推出“咨询+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协同方式上,建设开放生态架构,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综合化服务能力。而未来行业领先者将制定未来财资管理行业的标准、引领财资管理发展的趋势。
作为招商银行交易银行体系下金融科技创新代表作,财资管理云服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是招行在金融科技投入和赋能。
2017年年报发布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曾表示,招行在前几年探索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打造“金融科技银行”的目标,把科技作为变革的重中之重,为“轻型银行”战略转型下半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动力”。
招行在体制上设立了全行级别的金融科技委员会,由田惠宇行长任委员会主任,统筹管理,推动全行整体的金融创新;其次,在资源投入方面,招行的科技预算约为每年45亿元。此外还专门将1%的税前利润用于金融科技。2017年董事会批复,如果有需要,2018年可提高至营业收入的1%,作为金融科技的专项投入。
招商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侯伟荣表示,具体到财资管理服务而言,招行财资管理云基于自身强大的金融投入和自主研发能力,创新应用区块链、云计算、雾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同时以开放的生态最大限度整合科技公司、咨询公司等多方资源,通过创新企业SaaS应用及金融服务持续向企业客户输出银行的科技能力和金融能力。帮助企业打造提升财资管理敏捷力,使得企业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此外,财资管理领域长达十年以来的系统自主研发经验,以及对企业财资管理需求的理解和服务能力的积累,使得招行在财资管理服务方面有了输出财资管理业务标准和引领财资业务发展的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白皮书》的发布也标志了招行财资管理服务在平台型交易银行理念支撑下再次以领跑者的姿态踏上定义财资管理服务的全新征程。
侯伟荣表示,招行未来财资管理有两个方向:第一,进一步深化大客户服务,根据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创造价值,提升产品运营深度;第二,延伸适用招行服务的客户群体,和更多中小企业建立合作。
面对银行产品分散、割裂状况,协调比较困难的现状。招行在2015年对所有产品进行了整合。记者了解,招行在将在今年6月份上线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APP。更多把它定位为战略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的工具。
对于财资管理是否为银行提供一些收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招行根据合作客户的综合贡献在财资管理产品上给予较大力度的费用减免。
“不在乎这个产品今时今日赚多少钱。银行最重要的资产是客户,客户的价值很难用一笔买卖衡量。我们的目标是创造极佳的客户体验,就像支付宝在c端通过电商平台积累了大量客群从而成就了蚂蚁金服,B端也一样,只要抓住用户,创造了流量,我们未来的盈利空间是非常大的。”侯伟荣说。
张素英则表示,如果仅从银行从财资管理业务获取收益理解这个话题就过于狭隘了。使用招行这个CBS系统,很难用一时一刻判断这个价值。其中一个最大的作用是提高了效率,八局通过这个系统将全国账户链接起来,并且在一个界面进行账户资金转动,效率提升很多。
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达到22.6万亿,占GDP比重30.3%。据IDC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1000强企业的50%将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之一;超过25%的制造企业表示,到2020年其收入中将有超过50%来自数字化。
数字化时代要求企业财资管理的模式进行重塑,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赋予企业财资管理模式转型和能力升级更多的可能性。在未来数字化“战场”上,具备财资敏捷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企业财资管理转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颠覆性的挑战,更是历史性的机遇。
帮助企业提升财资管理能力,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健全产品体系、深耕客户、提升获客能力,对于银行自身而言,也是谋求竞争力提升的战略布局,是决定未来商业银行競争格局的历史洼机遇。
挑战集中体现在,商业银行传统财资管理服务与企业与日俱增的财资管理诉求间形成了供需不匹配的缺口。随着企业财资管理向着主动价值创造转型,一方面,企业财资管理的职能范围大大扩张。不仅仅涵盖传统的支付结算,更要求在流动I生管理、短期投融资等财务价值层面,经营决策支持、生态网络资源管理、战略资源筹措等经营价值和战略价值领域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企业财资管理的传统职能也在深化。
以支付结算为例,企业财资管理要能够运用更加自动、智能、系统的手段,实现无间隙、低成本、零差错、高实时的收付管理。
而商业银行受到传统管理架构、组织模式以及业务边界等的制约,为企业提供的财资管理服务往往是以对公支付结算为基础提供现金管理业务。加载供应链融资和资产管理业务。大多仍是从产品角度而非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提供金融和咨询服务。
同时,企业财资管理职能范围的扩展和职能运用的深入,要求商业银行提供更加综合化、智能化的企业财资管理解决方案,为企业战略决策、运营管理、财务控制等价值创造提供一个端到端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支持。
侯伟荣表示,招行的财资管理服务需要不断根据企业客户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通过重构柔性的组织、应用、业务模式,提高服务迭代速度,以适应企业客户协同模式的快速进化。
侯伟荣表示,招行财资管理服务将围绕产业生态圈场景金融,实现由孤立的产品服务功能向嵌入场景的服务模式转型,借助交易银行在公司业务条线中对公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资金交易、跨境金融、供应链融资等优势产品和服务,以平台型交易银行为实现路径,围绕企业自身价值链和生命周期,提供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升级创造极佳客户体验的全新财资管理服务模式。
当前,招行财资管理服务正是以布局国际化、金融服务场景化、解决方案综合化、渠道建设平台化以及资源整合生态化为建设方向打造的。
张素英告诉记者,随着职能转变,公司今年最急迫的需求是做自己的金融共享平台,把单位资产、负债、权益端融资需求,以及项目融资需求在平台上公示、招标,实现互联网融资。
对于类似的八局的需求,招商银行也在拓展创新,侯伟荣表示,招行今年将大力推产业互联网,搭建企业、银行共享平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