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降蕴彰 王延春 焦建
“似乎一切又回归原点。”内蒙古赤峰铭淳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幺瑞启显得有点焦虑,他对《财经》记者说,一方面担心大豆的价格波动,另一方面不知道自己正准备扩大牛的存栏,到时候会不会受到进口牛肉的冲击?
他的合作社有近万亩地,今年乡里宣讲种大豆的补贴政策,于是他将往年种土豆和胡萝卜的上千亩地拿出来试种大豆。“我一直在关注,进口的农产品数最多了,会不会让相关农产品价格走弱?我还有6000多亩的杂粮地呢。”
这种担心或许在本周可以明晰。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6月2日至4日率50余人的团队访华,中美双方将根据华盛顿磋商的共识,落实涉及的采购农产品、能源产品等具体内容。5月30日下午,美国经贸磋商先遣部队已抵达北京。一波三折的中美贸易谈判即将进入第三轮磋商。
据悉,美国农业部已经征求农业企业的意见拟定一份产品清单,列出了可以迅速增加产量、出口到中国的农作物产品。今年中国可能将多进口40%的美国农产品。而两周前,美国农业部副部长泰德·麦金尼带队访华,已与中国相关部门洽谈了农产品贸易合作事项,并邀请部分中国农业官员、种养殖协会负责人和部分农业企业商讨进一步推动中美农业贸易合作。
不过,5月29日,美国政府宣布要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突然的反转令市场忧虑中美爆发贸易战的危险加大,美豆和玉米价格等农产品的价格再次震荡。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玉米和大豆市场多头获利平仓抛售。
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1月-11月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206.84亿美元,如果按2018年度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增加至40%计算,那么其总值可能达到350亿美元。去年美国农产品占中国进口农产品20%左右;今年估计会升至25%左右。
美国以农业为筹码,寄望通过中国多买农产品,缩减美中贸易逆差。这一举动自然波及更广泛的市场。
5月29日,美国白宫宣布加征25%的关税,促使投机基金入市抛售。国内部分压榨企业重启对美豆采购后也陷入尴尬。美豆期价走势重回弱势,4月4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包含大豆在内的106项进口商品采取加征关税措施,导致美国大豆期货价格突然大跌,一个多小时内最大跌幅超过了5%。前两周,因为中国加征关税暂时叫停,美豆又一度由降转升。近期美豆震荡之势,不仅使国内压榨企业的采购预期充满不确定性,也搅动国际大豆市场充满变数。
豆粕现货和期货价格月内相继出现一定幅度上涨。由于并非是市场自然调节,而是作为谈判的筹码,人为因素带来的实际变化尚不明确,“目前还不知道具体进口量,进口哪些品种,不好判断”。一些贸易商选择通过相关金融工具对冲价格风险。
据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中国大豆进口量由5479.8万吨增加到了9552.6万吨,增加了4072.8万吨,增幅高达74.3%。中国大豆的86.5%来自进口,其中美国大豆占比达34.4%。采访的专家分析,预计下一步农产品品种进口总量提高最快的可能是大豆。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美磋商扩大农产品进口之时,5月14日至19日,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委员霍根带领70多个欧洲企业组成的商务代表团访问中国,推广来自欧洲的食品和农产品。而同时,巴西的农业机构也来华游说中国农业企业,希望中国扩大农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进口。《财经》记者从中粮集团获悉,就在刘鹤副总理访美期间,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双连在北京先后接待了巴西农牧业和食品供应部部长布莱罗·马吉、阿根廷农业产业部部长艾特切维埃莱,商讨的话题均是在大豆、肉食进口等方面继续扩大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问题。
如果按2018年度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增加至40%计算,那么其总值可能达到350亿美元。图/视觉中国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美国农业牌一打出,立刻搅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
“这是我们的机会,”俄中地区发展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鲁斯塔姆·捷米尔加利耶夫在莫斯科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宣布对美国进口食品采取加征关税措施,这将有助于推动俄罗斯成为中国粮食市场的主要供应国。据俄新社报道,这家主要投资农工和农业领域的基金公司,不久前曾与前往莫斯科访问的中粮国际总裁会谈,商议农业投资和贸易事宜。
多位专家分析,如果中国下一步对美国农产品加大采购,巴西、阿根廷对华农产品出口可能会首当其冲出现下滑,此次巴西、阿根廷农业官员与中粮集团商讨加大大豆、肉食等进口合作,很明显,是在与美国方而竞争中国市场。
过去两个月,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变脸,巴西、阿根廷等大豆市场不断反转,当中国宣布对美国产品征收高关税时,巴西大豆价格攀升;当宣布中国可能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时,中国买家重返美国市场,巴西大豆基差报价开始走低。当5月29日美国又突然宣布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之时,巴西大豆升水报价飙升。中美貿易谈判一波三折,全球主要大豆市场一波三折。“现在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黑龙汀绥远一位做农产品贸易的人士表不。
据了解,自2012年起,中国大豆的市场需求激增,不仅巴西、美国是进口大豆主要来源国,中国还从俄罗斯、阿根廷、乌拉圭、加拿大、乌克兰等国家进口大豆。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前三大的大豆进口国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量分别为5093万吨、3285万吨、658万吨。这意味着,美国的大豆,对中国而言并非不可替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同祥认为,如果2018年中国从美进口大豆增大,相应地将削减从其他国家的进门量。
不仅是大豆,国际玉米、高粱等价格近来也是震荡不断。比如高粱,2018年2月4日,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受到“双反”政策影响,4月开始,中国进口商采购美国高粱的进口量寥寥无几,而美国高粱进口受阻带动澳大利亚高粱需求增加,使得澳大利亚产高粱进口成本趋于高位。但5月18日商务部终止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高粱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后期美国高粱的进口将逐步恢复。恢复高粱进口,未来会否对国内玉米价格形成利空压力?
与大宗商品相连的饲料和畜牧业市场也是风云变幻。据了解,美国寄望中国扩大牛肉、猪肉的进口。2003年底.美国牛肉和牛肉产品被检测出“疯牛病”,中国颁布了对美国牛肉的进口禁令。2017年6月中国正式向部分符合条件的美国牛肉开放市场。
欧盟也在积极推动牛肉出口中国。目前爱尔兰和法国将拿到中国的“许可证”,比利时、德国等国家的申请正在受理中。为避免“疯牛病”疫情蔓延,中国自2001年也禁止进口欧盟国家的牛肉。由于中国的肉类消费总量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欧盟也希望从中国市场中分一杯羹。
俄罗斯《观点报》报道称,俄罗斯中小企业社会组织“俄罗斯支柱”主席加里宁曾表示,未来几年,俄罗斯准备每年向国外出口30万吨猪肉和约50万吨的家禽。
看来,中国14亿人口成为许多国家农业出口的潜力市场,而扩大进口,对消费不断升级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也有利于消费品质的提升。
为预防加征关税,导致国内肉类价格上涨,豆制品消费增加,4月27日中国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在吉林、黑龙江等多个省市,政府部门纷纷下发紧急文件,要求农户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由于收购价上涨,加上国家加大补贴力度,我们这里不少合作社将玉米改种大豆。”一位黑龙江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据了解,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已连续三年增加,预计今年大豆产量将达到1580万吨,为2006年以来的新高。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是中国大型食用油企业,大豆压榨产能全国排名第三,该集团运营副总监任波告诉《财经》记者,与对主粮进口实行配额限制不同,大豆属于没有配额限制的农产品,中国民营、私营食用油企业选择进口大豆的渠道较多,其外,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在逐步提高,2018年受大豆补贴政策激励,在2017年1.17亿亩的基础上,仅东北地区就扩种大豆1000多万亩。
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后,出现罕见的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的“三高”症。扩大进口会带来什么变化?农业筹码对国内农业产业链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目前各路评估并不充足。“一个环节出了好效果,其他环节未必都好。农业贸易的变化带来的代价是被转移出去了。”一些农业领域的专家担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常清告诉《财经》记者,中国大豆、棉花、高粱等农产品每年需求量不断攀升,进口增加对国内产业链影响不大,黑龙江、吉林等地即便是扩种大豆,暂时也影响不大。
但是一些豆农担忧,大豆等农产品扩大进口,农民收入如何实现持续增长?美国2017年向中国出口的大豆是3285.4万吨,美国政府对本国豆农的补贴比中国豆农补贴要高出许多。这样的补贴品种涌入势必会冲击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
《财经》记者了解到,现在中央财政每年对整个“三农”的支出在1.5万亿元左右,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大约是每亩90元,核算下来.现在中国政府对农民直接补贴只占农民收入的3Q左右,而欧美国家高达40%。马文峰担忧,如果继续大量进口国外农产品,将会对中国农民收入、尤其是农村贫困人群产生较大的冲击,或将导致严重的农产品滞销。
东方艾格分析师、中华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马文峰认为,下一步中国大幅度提高美国农产品进口,将对中国农民利益造成较多损害。
进口大豆主要用途为豆粕、豆油,而豆粕又是畜禽饲料、水产饲料的主要构成,如果增大美国大豆进口,是否会影响到中国畜禽、水产市场肉类价格,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认为,如果中国加征进口大豆关税,将会导致大豆价格上涨,进一步会传导至下游饲料产业、肉类产业,引发通货膨胀,反之,则一定程度有利于稳定中国市场饲料、肉类价格。
不过,冯永辉表示.如果放宽进口猪肉条件,降低猪肉进口关税,美国廉价的进口猪肉或将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猪肉价格形成打压,进而影响到中国生猪养殖户的收益。
马文峰告诉《财经》记者,短期内,如果中国大量进口农产品,将会导致中国农产品的滞销加剧,农村地区的经营性收入也会相应地大幅下滑,这样就会危及中国农村社会稳定。
马文峰表示,近年来,中国国内农产品生产供应充裕,但由于产销无法有效衔接,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导致各类农产品农户价格与终端消费价格的差距在5倍-10倍,有的甚至高达20倍。一方面农产品滞销烂在农田里,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却是城市农产品价格高得普通城市居民难以承受。“中国国内农产品跨地区的流通程度远远超过漂洋过海的成本,这是导致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远远低于国外进口农产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大豆产品加工能力情况怎样,增加进口对加工的价格和饲料的价格影响几何?会不会波及农民收入?对下游大豆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和畜牧业的市场产生什么冲击?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不同主体,由于无法知晓具体谈判的内容,不知道可能确定的进口数额,各方都在等待进一步谈判磋商的消息。
有专家建议,近年来大豆进口量不断攀新高,这次贸易谈判或许可以成为重振国产大豆行业的契机。“中国可以提升进口转基冈大豆的关税率,让外资控制的榨油企业无利可图,从而改变现在大豆结构性矛盾,强化中国大豆国际市场定价权。”
原来中国是大豆出口第一大国,但由于大豆的出油率低,这种非转基因的国产大豆逐渐被挤出市场,许多榨油厂更喜欢进口出油率高的转基因大豆。十几年下来,国产大豆种植不断缩减。国产大豆在国内市场的份额由2010年的22%下跌至2016年的13%,产量不及进口量的七分之一。
但是,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翁鸣并不同意这种思路,他认为,美国农业生产效率高,价格具有竞争力,加之中国耕地有限,靠自给自足并不能满足国内大豆需求,中国每年大豆进口量相当于节省了5亿亩耕地。
以食用豆油为例,在十几亿人食用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人均使用量年消费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这样大量增加的需求下,我国进口大豆是必须的、难免的。”翁鸣说。
对于加大农产品进口可能给中国农产品价格、农民收入带来的冲击,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等專家表示,积极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是一项长期战略布局,中国需要把握好农产品进口的规模和节奏,区分品种、建立贸易的弹性机制,同时加快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中国农业转型升级,以此来提高农业竞争力。
马文峰建议,有关部门应加速农村及中西部地区物流设施建设,大幅度降低运输燃油的价格和道路收费,同时加快大数据物联网在农产品交通运输管理中的应用,以此来切实有效降低中西部农产品及其他产品运抵沿海消费区及自有贸易区的运输成本,从而打通农业产业的物流梗阻。
在很多专家看来,中美贸易谈判打农业牌,或许是加快农业改革的机会窗。翁鸣告诉《财经》记者,中国的农业问题关键还不在进不进口,中国农业目前仍处于低水平阶段,距离现代农业差距颇大,无法与欧美竞争。中国目前还没有纵向的农业支撑体系,而美、欧、韩、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都建立了完备的支撑体系,农民种植面积、销售多少,各个层面的农协、农会都会统计核算,而我们的农业体系还停留在层层下达文件,最后传导到村里,这是行政管理体系而不是生产组织体系,因此改造不了小农,农业进步很慢。
同时,常清认为,扩大农产品进口规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国内农产品带来冲击,但同时也有助于倒逼国内农业结构调整。倒逼改革才是扩大进口带来的深意。通过扩大市场调节,扭转政策的偏差,理顺价格改革,收储制度改革。
2014年,国家取消大豆临时存储政策;2016年,取消玉米临时存储政策;2017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下调;201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较2017年小麦每百斤下调3元。从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看出,中国粮食价格的改革政策取向市场化。
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卢锋对《财经》记者表示,承诺采购农产品的做法可能带来一些麻烦,如何将对外贸易和国内农业政策链接非常重要。川普政策变来变去,国内的压力积累,应思考如何打好农业这张牌。“作为短期策略,农业作为一张牌可以,但是长期需要尽快推进农业改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