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黎 莹,傅 涛,钟晓红,赵喜亮,黄小木
(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084;2.中国水网,北京 100195)
随着环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的确立,环境产业的发展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以来,国内各省、直辖市纷纷出台环境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其中,“着力培育产业基地”、“建设环境产业重点园区”、“抓好环境产业园建设”等均作为地方环境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十二五”期间,“推进生态园区建设”、“制定环保与生态园区规划”仍然是许多地方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对环境产业聚集发展的需求正变得愈加强烈。然而,由于环境企业的聚集缺乏完整系统的政策引导、聚集区的服务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大多数地区环境产业的聚集发展仍然停留在中低层次聚集阶段,尚未完全步入集群阶段。因此提升环境聚集区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聚集的升级,推进环境产业集群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产业集群[1]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设备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与初级的产业聚集不同,产业集群是产业聚集发展的高端形态,它不仅仅是多个企业在某个地区的简单聚集,也是强调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互补和互竞企业以及政府、中介组织等外围机构共同形成的网络结构。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并构成某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有利于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形成“区位品牌”,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不仅是考察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成为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升级的重要形式。
我国环境产业聚集地主要以园区的形式存在,目前环境产业园区数量众多,由环保部批准的国家级环境产业园区共有11个;由各省批准建设的省级以下环保园区28家,发展情况参差不齐。目前国内的环境产业园区可按照经营模式划分为4类,即制造业聚集模式、商业服务模式、城市建设模式、循环经济模式。这4类模式不仅发展形式各具特点,存在的问题也各有不同。
制造业聚集模式环境产业园区的环境企业多以环保装备制造为主业,处于产业链的最下游,其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缘于当地的环境产业特色。比如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等均属于此类模式。由于环保设备制造多处于产业链末端,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环境产业由基础建设阶段向现代服务业阶段过渡,设备制造市场随之出现的萎缩可能对此类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相比于制造业聚集模式,商业服务模式更加符合环境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此模式的园区致力于成为环境产品的交易平台,或是以提供商业服务作为主要亮点,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入驻。比较典型的商业服务模式环境产业园区是上海花园坊节能环境产业园和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前者引入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后者定位为环保设备的交易展示基地。商业服务模式是现阶段最接近环境综合服务业发展大趋势的一类园区,其内的环境商品交易平台、与之相关的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展示服务等都是环境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借鉴。不过,相对于真正意义的环境产业集群及其立体化网络所提供的现代环境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商业服务园区的服务范围仍显单薄,其所能够吸引的企业类型将可能受限于交易平台的商品门类,进而令园区整体的发展方向局限于某类细分市场内。
在几类环境产业园区中,制造业聚集模式和商业服务模式都是以环境产业本身作为园区营运的主线,而以中新天津生态城 (以下简称“生态城”)为代表的城市建设型园区,则是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宜居城市作为基本定位。换言之,城市建设模式下的环境产业园区首先意味着具有节能环保特色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其次才是环境类企业的集聚和发展。生态城把发展重心定位在建设具有生态环保概念的“小型卫星城”,其内的产业用地仅占总面积的1/10。来自于新加坡的先进环境管理经验、良好的生态示范作用是其积极的一面。然而,滨海新区以非环保类制造业为主的产业背景以及生态城内产业基础的欠缺,使其在产业导入、产业发展和产业拉动城市就业方面受到限制。
循环经济本身是指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不过在现阶段,我国环境产业园区中以循环经济为主要运营模式的园区,基本是以废弃物拆解加工为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该园区为政府主导,成员单位涵盖天津市发改委、商务委、财政局、土地局、环保局、规划局等各个有关部门。在土地规划、资金扶持、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农民安置等各个方面,政府都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其相比于市场主导型园区的一个突出优势。但另一方面,此园区也存在政策依赖性强、原料来源限制、市场竞争激烈、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随着环境产业需求的市场化释放,循环经济型园区普遍存在的环境产业链延伸问题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环境产业的产业化程度逐渐成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仅凭在产业链某个环节的优势,已经难以成为行业主导。各产业环节的协同成为趋势,整体成效成为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环境产业的范围不断扩展,由最初简单的末端治理,向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修复等更加系统而复杂的方向发展[3]。在这一特定时期,环境服务需求日益综合和深化,对环境产出的要求也更加明确。环境产业的增长已经不能再单纯地依赖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势在必行。
环境综合服务业凭借其专业化的运营能力,既可以在深度上使环境产业链得到延伸,也可以在广度上不断探索新的环境服务领域,发掘更多的环境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所提供的服务产品涵盖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从评估设计、投资建设到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是以达到所要求的环境效果为目标,经过全局设计和考量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环境服务业已经成为中国环境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领域,是产业发展获得突破的关键。环境产业化的走向成熟,为环境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奠定了基础,也使环境综合服务业成为环境产业的主流业态成为趋势。
由于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服务业本身就具有集聚经济的特性,其发展与集聚密切相关。对于由“制造型”向“服务型”转型升级的环境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因而显得尤为重要。除去规模经济、品牌效应等产业集群对制造业同样适用的优势外,产业集群对环境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共享在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中能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在产业集群内,环境服务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相互协作,集群内企业间的信息交互要比集群外的企业更加便利、透明。环境服务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于传统的制造业,信息交互共享的便利性对前者能够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环境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协作、信息和资源共享,互相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关系,而是由协作博弈产生更加细化和合理的分工,进而共同发展,减少市场中的不确定性,降低创新的风险性和交易费用。协作下的竞争不再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是多边共赢。
第二,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开放性有助于发挥更大的创新优势。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创新优势源于其开放性,对于环境产业集群更是如此。这种创新优势不仅依赖于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频繁有序的互动、生产要素的交流、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及柔性制度的渗透来达到内部的有机整合,而且要求集群网络的各个节点不断与区域外的网络节点发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结,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开辟新的市场,拓展区域创新空间,以获取远距离的知识和互补性资源,从而完成集群内外部的合理联合。换言之,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由于集群这种组织形式的介入,达到了“创新的要求—促进集群产生—激发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知识溢出与知识积累的相互促进。知识溢出是指知识的非自愿性扩散,是一种外部性的体现。在集群内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下,企业之间不仅可以加强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且由于知识的积累性,知识溢出的动态过程使集群的知识存量不断增加,从而产生更多的知识溢出,这种良性循环对于环境产业集群这类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将产生比制造业集群更显著的竞争力提升作用。
简单的企业集聚并不必然形成集群,集群的形成需要3个基本条件,一是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较长的产业链,三是完善的服务系统。当上述3个条件具备时,企业间通过相互博弈、协作和竞争,加之外部政策的有效引导,便有可能形成集群。我国环境产业发展至今,我们认为环境产业已经具备了形成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
产业集群是企业在某个特定区域内高密度的聚集,它所产生的供给必然远大于当地的需求,这自然要求其产品销往其他地区。水泥、制砖和啤酒的运输成本昂贵,使得这些行业的企业大多成为一个区域性企业,受制于特定区域内市场规模的限制,无法形成大量同类企业集聚的现象。实际上,集群的销售范围是非常广的,一个产业集群甚至可以在全球形成垄断。比如温州打火机企业集群生产的打火机约占世界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70%的份额,在国内市场更占到95%份额。因此,只有产业需求达到一定规模,市场环境稳定健康时,产业主体才有动力和空间以形成集群。而产业集群也只有在充足的市场需求下,才能够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实现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并对周边区域形成带动作用。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空气和水污染对于中国经济造成的健康和非健康损失的总和约相当于每年1000亿美元 (约占GDP的5%)。正如数字所示,环境的历史欠账正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制约发展的障碍。近年来,国家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显示出坚定的决心,环境产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产业化程度不断深化,产业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3.4万亿元。与此同时,环境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和转型,也将为环境市场提供强劲的增长动力。除去传统的环境需求,比如由末端治理带来的设备、工程等建设需求,随着环境产业由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和转型,更多潜在的环境需求将会被挖掘和释放出来,并最终发展成为环境领域的新市场。
集群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内部分工合作而形成的外在规模经济。当某类产品的生产流程比较简单时,整个产业链将无法容纳太多的参与者,企业的大量汇集带来的将不是分工合作,而是一场激烈的竞争。较长的产业链为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也为新企业的进入创造了空间。新企业的进入是一个集群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保持产业集群旺盛生命力的关键。
图1 水业产业链的构成Fig.1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ater industry chain
随着环境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环境产业链上越来越多的链环得以走入市场,并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市场化。处于产业链各个链环上的企业,不论是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还是其他环境服务,都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合作,从而为实现网络化的环境产业集群奠定基础。
以水行业为例,图1显示了水行业的产业链构成及其各个链环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十多年的产业化改革,产业链上下游已经基本理顺,投资、设计、工程建设、运营和设备制造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完整清晰的产业链结构能够为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产业集群的形成,除了产业本身需要具备足够的规模,相关的配套服务同样是集群形成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集群需要专业化的服务机构来实现制度规范,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支持。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体系能够使产业集群享受外部经济效益,并提高集群对外部企业的吸引力。具体到环境产业集群,其所需的配套服务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环境产业集群所需的服务支撑体系Fig.2 The required support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industrial clusters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服务业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很多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其金融、信息、人才、商务、咨询等环境产业集群所需的各类服务均已相对成熟,构建产业集群所需的服务支撑体系的条件已经具备。随着环境产业的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和集群形成的服务体系势必更加完善,也将成为环境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环境产业发展的宏观服务化趋势和微观内在基础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环境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认为,我国环境产业集群形成所需要的各项条件已经具备,产业的相对集中正在形成,无论是微观产业主体出于“经济人”逐利和商业博弈的动机,还是宏观上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需要,环境产业的集群发展都已成为大势所趋。
在环境产业集群发展基本条件形成的基础上,如果加以政策面的配合将会大幅提升环境集群发展的进程,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环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已有的产业集聚基础,并以市场需求作为依托,制订全国环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推动我国环境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
中央与地方应协同配合,在政策的制定上,针对环保产业的特点和需要,优先给予环境产业聚集区以专门的土地、税收、资金、科技、人才等优惠,并使环境产业聚集区在优惠政策方面与高新技术园区或其他园区有所区别。
将综合服务型聚集区作为规划布局中的重点,优先支持综合服务型环境产业聚集区项目,促进环境资源的整合,从而成为联通上下游的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中心,促进环境产业资源的整合。
在政府的支撑下,园区的开发建设应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鼓励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营。
应充分发挥环境产业园区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方面的示范作用。园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园区的规划和新型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相融合。
[1]郭庭政,段 宁,武春友.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集群辨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139-142.
[2]傅 涛.中国重新想象环境服务业[J].环境经济,2011,4(10):21-27.
[3]朱联锡,朱晓帆,金 燕.我国环境产业现状环境市场急需的重点产品[J].四川环境,2000,19(1):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