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纪念性公园的更新设计——以厦门市中山公园为例

时间:2024-07-28

尹国斌

(厦门宏旭达园林环境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201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更新”,并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文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施城市更新对于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公共绿地的景观更新,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呵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1]。纪念性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具有缅怀与传承之意,如何根据公园的历史发展、文化更迭、景观现状等因素,对公园进行更新设计,营造公园纪念氛围,改善公园景观环境,成为景观更新中迫切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厦门市中山公园为例,探讨城市更新视角下,公园的更新设计策略,以期为纪念性公园的更新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 纪念性公园的含义

纪念是人们对过去重要的人或事的怀念与传承,是一种情感缅怀方式,其本质是为了纪念过去,展现历史,提醒我们不要遗忘[2]。纪念性公园是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专类公园,有着精神和景观“双重”属性,其一需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求,其二还承载着传递国家或地区历史语义、唤醒人们记忆、传承区域文化等纪念功能属性,为人们提供追忆的场地,是精神传承的媒介[3-4]。因此,纪念性公园的规划设计,需通过科学规划场地,纪念主题与形象表达,景观与情感对话,为人们解读所需纪念的人或事,蕴藏深厚的文化价值。

2 更新设计背景

中山公园是厦门市的第一座公园,有“华南第一园”之称,于2008年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公园。公园位于厦门市思明区核心位置,面积约10.6 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2.48公顷。

厦门市中山公园始建于1927~1931年,由华侨集资,为缅怀和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由当时堤工处顾问周醒南主持规划,以中西合璧的形式为主[5],建设总面积16公顷。

公园建成之后,饱经风雨,日军侵占厦门期间,公园遭到肆意破坏,亭台楼阁坍塌尤甚,大部分建筑物被毁。20世纪80年代前后厦门市政府陆续修复公园,重建南大门、北大门和醒狮地球仪,西大门改为牌坊式门楼;在南门纪念碑旧址加建山水池、儿童戏水雕塑,南草坪兴建竹亭,魁星山建“逸趣园”,新建晓春桥,同时扩建盐草河,增加绿化,并于1985年屹立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6]。

厦门中山公园历经沧桑,问题逐渐积累。如纪念设施老旧破损、园内黑臭水体、林下黄土裸露、配套设施不全等。

1997~2021年,公园主要以维护为主,偶尔进行修复改造,发挥公园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其中2000年,因市府大道公园东路段工程改造,整条道路向西拓宽,东门牌楼被迫拆除。2016年,公园进行局部改造提升,重建魁星亭,梳理西半园道路,增设座椅、垃圾桶、标识牌等设施。

2021年初,为解决公园现存问题,契合厦门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建设目标,提高公园文化影响力,为市民游客创造更美的生活环境,在2016年局部改造的基础上,对中山公园进行全面景观更新设计,并于2021年底更新工程完工。

3 更新设计方案

3.1 前期调研

为更好地达到目标,在更新设计前,选取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各一天,针对公园存在的问题、使用需求、提升意见三个方面,前往公园进行问卷调研,调查公园不同区域的使用者,涉及不同年龄段、不同游园频率、不同熟悉度,基本可覆盖公园主要使用人群。通过问卷结果分析,基本与笔者前期专业研究的结论一致。在全园进行更新建设时,没有封园,全程均有市民进园游憩并始终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3.2 设计理念

更新设计时秉承“尊重历史、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理念上遵循场地精神,让市民游客与景观对话,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2.1 场地精神

历史的地点或人物,是人们认识历史事件的重要内容。设计时,通过全面了解场地环境特点,尊重场地精神,对场地规划“保护”和“利用”相结合。保护场地内历史文化遗物,不破坏和修改遗物的完整性,使游览者直接感受所需纪念的人物精神和历史变迁。并充分利用场地精神,通过文化传承、设施小品、植被造景等,强化场地特色,营造公园的纪念性氛围。

3.2.2 景观对话

纪念性公园的设计与常规的公园设计有所区别,需注重与游人进行空间、时空和景观对话,以平等、可感知、可互动的形式,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在游憩过程中感悟,不断加深升华纪念的意义。

3.2.3 情感体验

纪念性公园的设计需满足“精神”与“景观”的双重情感需求,在游憩过程中,通过纪念性景观、建筑、设施等载体,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名人的缅怀。并结合公园日常活动需求,满足公园游憩属性,体现实用性。

3.3 设计策略

公园景观更新设计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结合市民游客的切身需要,通过“破坏重建、破损修复、恢复保留”的设计手法,形成公园“一环、一带、四区、多节点”的空间功能结构,其中一环为休闲游憩环,是一条串联全园节点的游线;一带为生态水系带,是园区水体的主要循环途径;四区为萌宠园区、运动活动区、文化休憩区、休闲活动区;多节点是在保留公园历史景物的同时新增活动节点,让公园焕发新生。更新设计具体从文化传承、水体提升、设施营建、植物造景四个方面进行,将中山公园更新设计为一个文化深厚、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纪念性公园。

3.3.1 文化传承

目前公园以服务周边居民休闲游憩为主,“中山”特色不鲜明,历史文化底蕴保留不充分。文化更新设计通过进一步挖掘文化底蕴,传承文化内涵,延续公园记忆,讲好“华南第一园”的故事,彰显“中山”纪念主题特色,通过清理、重建、保护、科普等设计手法,传承展示中山公园厚重的历史文化。

(1)清理设计。

公园现存历史文化景点中,南大门和北大门虽整体结构良好,但表面存在污渍、破损、脱漆等问题;竹亭整体结构稳固,但部分区域混凝土剥落,内部钢结构生锈;醒狮地球仪现状良好,但表面有些许污垢,水池喷水设施并未运行。通过“修旧如旧”设计手法,对南大门、北大门进行清洗,重新上漆;对竹亭生锈钢结构进行更换,补齐脱落的混凝土,见图1所示;对醒狮地球仪球体进行清洁,管网进行更换,开启相应喷水设施,喷泉涌出层层涟漪,更显雄狮威风凛凛,见图2所示。

图1 更新后的竹亭

图2 更新后的醒狮地球仪

(2)重建设计。

公园建园至今,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但因历史的动荡变革,部分景点被摧毁。其中,音乐亭位于公园竹林处,目前仅剩亭子基座,本次更新设计对音乐亭进行复原重建,重现音乐亭风貌(图3所示),唤醒历史记忆。

为尽可能还原音乐亭历史全貌,设计建设时充分借鉴老照片和查阅历史资料。音乐亭的三层屋檐铺设了琉璃瓦,严丝合缝,由人工一一拼接完成;戗脊颇有特色,与音符略有相似。重建后的音乐亭与记忆中的音乐亭十分相似,造型精巧,别具一格。

(3)保护设计。

公园内现有晓春桥、荷庵桥和星河桥等11座桥;魁星亭、鼎足亭、六角亭、思源亭等7座亭子;晓春楼、花展馆、根艺馆等建筑;摩崖石刻、孙中山纪念碑(见图4所示)、西门等保存良好,具有深厚的纪念价值和文化底蕴,更新设计仅对建筑和雕塑等进行表面清洁和保护,避免破坏。对公园南入口处题字进行修复,见图5所示。

图4 孙中山纪念碑

图5 公园南入口处题字修复

(4)加强文化传承。

公园已有近百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大部分市民游客并不了解公园的历史文化。园内晓春楼现为史记馆,详细展出了公园的近百年变迁及重大历史事件,但仅有文字图画科普,未配备人文科普宣讲员、语音导览等智能设备,文化科普传承不足。

针对公园文化传承不足的问题,更新设计时规划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游览路线,其中室内游览路线以晓春楼内部展览了解公园历史文化;室外游线以主园路串联全园历史节点,展示牌介绍相关历史,引入智能化知识导览系统,扫描二维码可语音讲解公园各个建筑、雕塑和小品的前世今生。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开展相关文旅活动,唤醒“老厦门”记忆,恢复中山公园历史韵味。如在公园固定区域,设置花灯展,每天晚上定时开放,增加公园夜晚景观。同时结合节日,举办各类活动,如举行春节闹春游园、中秋赏月、花展等文化旅游活动。激活公园文脉,传承公园文化。

3.3.2 水体提升

(1)水质改善设计。

本次更新设计前,公园曾开展过水环境治理工作,但成效并不理想。为保障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达到透明度高、水质良好的水体环境,以控制影响水体稳定的因素(污染物、悬浮物、食草性鱼类)为主要措施。设计时通过设置FBR生物床,自然复氧、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基质供氧,微生物净化消减污染物,填料吸附、植物吸收、动物吞食转化等消减N、P物质,控制各类游离藻的增长,促使水质转好。

(2)驳岸改造设计。

公园现状驳岸以条石垂植驳岸为主,高度在2~4m之间,生态效果不好,景观性差,没有亲水性。设计时将水面宽、水深较浅的晓春楼旁的驳岸,改造成自然式的亲水生态岸线(图6)。

图6 驳岸更新设计前后对比

3.3.3 设施完善设计

(1)统一园路。

公园主路网东西园区差异明显,西园区经2016年改造后,园路拓宽至5.5m,采用透水混凝土。东侧主园路宽窄不一,最宽处约4m,最窄处仅1.5m,且铺装形式过多,以花岗岩、卵石为主,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通过在狭窄处适当拓宽园路,园路宽度尽量控制为4m,铺设透水混凝土,形成环形园路,统一风格(见图7所示)。

图7 园路更新前后对比

(2)改善附属设施。

公园内坐凳、桌椅多以石材为主,老旧残缺,在冬天触感冰凉,不宜设置在老年人及儿童活动的区域。为改善坐凳、桌椅的舒适性,同时保持公园历史风貌,设计时通过在座凳上增加木板垫层(见图8所示),增加设施的人性化、舒适性和美观性。

图8 更新后的坐凳

针对公园内围墙、栏杆、盲道、铺装等破损或缺失的情况,以补齐或延续公园原有形式设计手法,完善或恢复公园设施和风貌(见图9所示)。如现有标识系统不连续,许多区域未设置且数量少,通过补足现状缺少的标识牌,完善导览系统。并增设文化景墙,增加公园文化气息。

图9 围墙完善

(3)新增休闲场地。

在公园前期问卷调研时,70%左右的被访者认为现有活动场地不足,缺少休闲场地。更新设计时,将原有林下黄土裸露处,铺设透水石板,其中部分石板来源于园路更新时拆卸下来的旧石板,旧物利用,节约资金的同时,延续场地精神属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见图10所示)。

图10 林下新的活动空间

(4)夜景设计。

公园内西区部分地段的夜景尚能满足基础照明,其他片区的基础照明昏暗,灯具数量不足,种类、样式单一,特别在休闲活动区缺少照明。针对公园夜景较弱的问题,根据市民和游客夜间分布和需求,增加路灯数量,并在晓春楼、音乐亭等重要建筑外立面,增加建筑夜景,夜晚晓春楼的灯光古朴典雅,与身后的石桥交相辉映(见图11所示)。

图11 晓春楼夜景

3.3.4 植物优化设计

(1)基本手法。

现有乔木长势佳、绿量足,但部分林下空间沉闷逼仄;同时缺少开花小乔木,群落中层变化不足。植物造景时,针对绿化存在的问题,通过“留、理、营、彩、新”的更新设计策略,保留公园内长势良好的植物群落和乡土优势树种,如黄连木、杧果等,并围绕花展馆、根艺馆两个植物展览馆,加强公园的科普性。梳理场地内杂乱的植被、景观效果不佳的植株,为植物空间的营造奠定良好的基础,清理现状长势不佳的竹子,破除竹子周边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形成疏林草地的植物景观(见图12所示)。在重要节点位置,如入口、人流聚集的位置,营造精致大气、生态自然、富有特色的植物景观组团,烘托入口景观。选取能适应厦门气候、低管养的优良彩叶地被和盛花乔木,如梦幻朱蕉、紫花风铃木。适当增加新品种,强化区域的景观效果,营造层次丰富、四季常绿、月月有花的植物景观。

图12 疏林草地

(2)强化特色。

公园南部的棕榈科植物组团极具亚热带植物风情,但林下地被杂乱,本次更新设计通过清理林下杂乱地被,增加龟背竹、裂叶喜林芋、朱蕉、粉叶万年青、肾蕨等热带雨林植物,加强片区植物特色(见图13所示)。同时引入雾森系统和互动设施,雾森开启,林中暗藏“惊喜”,踩在互动踏板上,便能听见潺潺水声与鸟叫虫鸣,朦胧美感中,更有新奇的趣味,多感官的美好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图13 热带雨林植物景观

4 结束语

厦门市中山公园的更新设计积极响应国家城市更新的政策,设计时通过梳理公园的历史发展历程,升华内涵、尊重文脉、挖掘文化底蕴,唤醒和保留公园文化和市民对历史名园的记忆。完善与更新水体、设施、植被,突出纪念主题定位,优化功能分区,形成一个集游憩、文化、纪念伟人功能于一体的纪念性公园。更新后的公园吸引各地游客,人们在步道上健身,在湖岸石桌旁下棋谈天,在广场上翩翩起舞,感受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缅怀先驱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弘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呼唤两岸儿女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为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