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黄 凯 李光倜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81)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类型的水体,以各种形式结合在城区内,特别是江南水乡,更是水体分布密集。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每个地方区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既要引水,又要防洪排涝,同时还要增添城市发展需要的景观、居民休闲以及人文故事等重要功能,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居住人口越来越密集,现代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忽视了河道的重要性,河道水体成了建设用地侵占的目标,也成了一个巨大的纳污容器,造成河道水体周边环境越来越差,水体散发臭味,呈现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人居环境。要想改善城市环境,让居民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加大黑臭水体治理、修复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在城市现状河道的运行管理中,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是河道管理、生态系统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河道治理工作,需要明确各项治理工作内容,明确工程实施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河道管理责任单位需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这些都是河道治理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资金的投入,我国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由于我国黑臭水体总体存量较大,目前还未完全解决黑臭水体问题。根据相关信息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7年6月,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黑臭水体个数共计约2100个,其中完成黑臭治理工作的927个、开工建设的843个、开展前期工作的252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黑臭水体个数共计约681个,其中完成黑臭治理工作的有348个、开工建设的有330个、开展前期工作的有3个。目前,全国已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城市仅有四个(杭州、成都、昆明、西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完工率低于40.0%的城市达10个,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应控制在10%以内,2030年应总体得到消除。
从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城市黑臭水体工作仍面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局面,在今后地段时间内,应加快治理进程。
城镇黑臭河道水体污染通常是因为工程建设占用河道,造成水系不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随意排放,造成河道生态破坏后形成的黑臭水体。按照行业内熟话讲,黑臭水体污染在河道内,但污染源来自岸上,河道自身并不会产生污染源。只有生态功能遭到破坏后的河道,才会造成水体发臭。造成河道水体黑臭的岸上污染源,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公共基础设施不能及时跟上,以及企业发展不按规范要求实施,导致污水、废水随意排放进入河道。
(2)集镇经济发展,各类经营商店产生的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河道。
(3)沿河居民密集,临河居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导致河道水体严重缺氧,形成黑臭水体。
(4)沿河居民生活垃圾和企业偷倒垃圾倒入河道岸坡滑入河道水体。临河居民及企业填河修建建筑物,造成河道水体面积减少或破坏水系流通等行为。
没有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区域,城镇发展造成各种水、土、气污染物较多,污染物被雨水冲刷最终进入河道,各种污染物侵入河道水体后,造成水溶解氧较低,破坏水生物、植物的生存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同时,由于河道被侵占,导致河水滞流或断流,大量超标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在河床淤泥内沉积,并且逐渐富集,导致河道水体底泥内富含氮、磷等元素,形成营养物质负能量。随着水体恶化,当污染物淤积堆满河道、水体失去流动能力,随着温度升高,淤泥中的有机物迅速分解出氮、磷等物质,发酵释放出恶臭气味或者排出病原菌,严重影响水体周围环境。
因此,岸上外部污染物是导致河道水体恶化的根本原因,另外,大部分地区缺乏初期雨水截流系统,大部分非点源污染直接进入水体,造成水质污染;大量的垃圾直接堆积在水体的堤岸上,也会加剧水质的恶化。
造成水体黑臭的原因有很多,在确定外部污染源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积极作用。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技术中,控源截污是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也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在河道两岸敷设污水截流管道,将截流的污水统一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减少排河污染物。同时,还应完善和维护好城市污水管网,加强海绵城市建设,采取入渗、滞留、封存、净化等措施,减少排入河道的污染物,减少地面径流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另外,城市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水体污染,相关部门要充分重视,严格监督城市垃圾的堆积和治理,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工作,落实好垃圾无害化处理。
做好外部污染源控制后,水中的污染物也要及时去除,主要是因为这些污染物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沉积在水底,对水体水质影响较大,破坏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水体持续黑臭,通常做法是对河道淤泥进行疏浚,重建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水环境功能,改善水质。在城市黑臭水治理中,水质净化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等手段,改善水环境质量。其中,物理净化法更适合于流动性较差的水体处理;化学净化方法主要是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引发污染物的反应,达到水净化的目的;生物净化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功能性水生植物等实现污染物拦截和吸收。
通过生态修复方法治理黑臭水体,不仅可以提升城市景观,还能提高水体净化能力,保障水质,特别是水生植物的应用,不仅可以突出景观功能,还可以吸收水中的污染物。例如,在一些城市公园里种植了大量的沉水植物,如荷花、水葫芦等,不仅可以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还可以吸收和降解河底的有毒物质,逐步控制水体污染。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水生植物存在差异,在具体项目中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应用人工湿地、生态护岸、生物浮床、水生植物池等工艺。
生物修复技术比上述几种方法都更有效,通过对河水的综合生物处理,可以恢复受损的水生态环境,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物修复过程包括植物纯化、生物膜和微生物强化,处理成本低,但处理时间长,效果稳定,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改善黑臭水体效果明显。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包含生态、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热点趋势,未来黑臭水体治理技术,需具备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经济合理的要求,涉及到的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与监管新技术应以高效脱氮、脱碳、除磷及资源、能源化先导技术为主。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各行业共同努力配合,需要法制部门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法律文件,全面统筹规划。需要职能部门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落实河长跟踪机制、河道长效管护机制,才能使黑臭水体逐步消除,达到人、水和谐的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