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管窥金融科技三层面

时间:2024-04-24

Terry+Tse

金融科技的革新之处,只要分别从用户体验、另类融资、金融基建三个层面分析,则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其实绝不含糊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简称Fintech,是近年来金融及创投圈的新宠儿。根据KPMG的统计,此领域在2016年的总投资额接近250亿美元。但有趣的是,从几年前的互联网金融到现在的Fintech,一直难以说清其本质。P2P、大数据、智能投顾、区块链……一个又一个新奇的名词,似乎很难让人摸透。

但金融最终为金融,科技最终为科技,两者关系密切,也许日益密切。然而由于本质上的差异,不可说是融为一体。金融科技行业给人忽而为金融、忽而为科技的印象,更多是人为的,或故意的。金融科技的本质可以从三个层面看:1) 用户体验; 2) 另类融资; 3) 金融基建。三者各有深浅,且不相互排斥。每一家号称从事金融科技的企业或金融机构,至少涉及其中一个层面。金融科技的革新之处,只要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分析,则金融归金融,科技归科技,其实绝不含糊。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又称UX,是金融科技最显然易见的部分,基本上是通过移动端APP提供金融服务。移动装置,一般是智能手机,是主要载体,以用户为中心,为在社交媒体与游戏成长的一代重新打造金融服务。

UX很容易被忽略的创新在于设计观念的突破,尤其是交互及服务设计。这些原本属于设计领域的观念,后来因为苹果、Ideo设计事务所以及游戏开发公司的开拓,逐渐渗入工程及科技领域。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指人机界面的互动,最常见的例子是移动APP的页面流转。智能手机的触屏性能彻底地改变了设计思路。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则更为广泛,它包括线上、线下整个服务流程的设计,也可以理解为设计全方位的用户体验。在中国,这类牢牢掌握用户体验的设计思维,很多时候又被称为互联网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出彩的UX并非金融科技企业的特权,也并非金融科技企业独有。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比较忽视零售以及中小企业的用户体验,容易给人官僚、冰冷的感觉,与以用户为中心的UX设计产生强烈的对比。因此,过去几年,拥有出彩UX的金融科技企业,如各类理财APP、炒股APP更容易获得年轻用户以及风投资本的青睐,并被冠上“创新”的美誉。

实质上,很多号称金融科技的公司其实是在华丽UX包装下提供传统金融服务。在中国,2012年至2015年此现象十分普遍。但经过几年的冲击,金融机构已经慢慢掌握UX优势。现在某些大银行的移动端APP并不亚于初创企业的产品。UX说到底不是金融创新,而只是金融创新的台阶。它的重点在于获取及留住客户,但金融业务最终不能以此度日。事实也证明,过分依赖所谓“互联网思维”、靠UX包装的金融科技企业最终陷入经营困境。

另类融资

另类融资是很多金融科技企业的实质业务。它之所以“另类”,是因为硬件、数据科学、云计算、机器学习等各方面的进步,让非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而很多国家的监管机构为免于被扣上“妨碍创新”的帽子,纷纷推出所谓的“沙盒” (也就是试验场),允许未经过正常牌照审批的企业尝试在特定条件下提供金融业务,例如:P2P网贷、智能投顾、众筹、电子钱包等等。

从事另类融资的金融科技企业特别乐于模糊金融与科技的界限,很多打着“科技改变金融”的旗号,甚至宣称银行的末日已经来临。硅谷风的办公室、创业者的激情、T恤牛仔裤的着装、轮轮融资的高涨……大有硅谷干掉华尔街的气焰。

但融资盛宴过后,本质依然。科技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过企业提供的还是金融服务,最终就不能脱离金融本质,即风险的定价与买卖。

金融的基本原则就是金钱有时间价值,有时间则有未来,有未来则有未知,有未知则有风险;承担风险,则必须有回报。这份回报最终(也许经过很多中介)由出让风险的一方付出,撮成买卖。这桩买卖的定价,就是风险定价,只是“货物”不是实物。而任何善于经商的人都会指出,买卖的定价不完全由理性的估值主导,其中涉及很多情绪、市场状况、谈判状态、资金流动性等非理性因素。此是人性使然,并不是西装革履换成T恤牛仔裤就能改变。

就拿近几年最炙手可热的P2P网贷与智能投顾为例,前者最终是借贷业务,后者最终是资产管理业务。借贷赚的是利差,杠杆越高,利差放得越大,但风险也会越高。资产管理赚的是管理费,规模基数越大,管理费越高。如果客户同意,资产管理也可以赚资产收益。这都是金融行业最基础的道理,只是在“科技改变金融”的口号下一时被掩盖了。

至于谁可以在那些条件下赚利差或收益,是由牌照决定的。换言之,金融业务的收入模式基本上取决于牌照。所以,从事另类融资的金融科技企业,最终依归仍是通过牌照转型为金融机构。只是这意味着放弃科技企业的光环与高估值,很多人依依不舍而已。在美國,众多金融科技企业最终选择被“颠覆对象”的金融机构并购,是最好的例证。

既然科技改变不了金融本质,那金融科技到底改变了什么?简单说,金融科技彻底改变了,甚至可以说是颠覆了,运营金融业务的成本结构,而其影响极为深远。

以借贷业务为例,尽管剔除坏账可能引起的亏损,其运营成本,包括风险管理、资金协调、合规、IT系统、文档储存等等,一般极为高昂。如果把坏账估算进去,借贷业务(在没有利率管制的前提下)的利润实在微薄得可怜。也正是出于此考虑,美国的商业银行家才在上世纪90年代游说国会推翻Glass-Steagall法案,让商业银行能够从事利润更丰厚的投资银行以及资本市场业务。

但引进前沿的数据科学(即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技术)后,借贷业务的运营成本大幅降低。风控人手的削减以及流程上的精简,大大提升运营效率。再配合出色的移动端UX,获客成本也能大幅度降低。然而,数据科学与移动端UX的火花并不止于此。移动装置可以即时获取社交、GPS等数据,出色的UX更能让用户反映各类偏好。

这些新的数据充实了客户画像,让原来没法有效控制风险的客群变得风险可控,加上移动端自身打破物理距离的优势,原来没法覆盖的客户群也能享受信贷。保险等其他金融业务亦然。这就是金融科技常常与金融普惠(financial inclusion)挂钩的原因。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意义尤为重大。无论是大漠冰川的丝路还是千岛环立的东南亚,运营成本一直妨碍物理分支机构提供金融业务。金融科技颠覆了运营金融业务的成本结构,让原来无法覆盖的人口纷纷变成移动金融用户。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金融业务(借贷、保险等等)在正常牌照下运行。合规合法地在被许可的收入模式下赚钱,才是可持续的业务。任何大型机构,都有官僚主义的倾向,并不利于创新。这是永久的管理课题。持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战略投资、并购注入创新的活水,如贝莱克收购智能投顾Future Advisors;金融科技企业也可以通过牌照转型为金融机构,如在去年底正式获批准运营的新网银行。

牌照不是创新的障碍。两者并不冲突。即便是P2P网贷,在不同国家也慢慢进入牌照管理,过渡成为金融机构。真正的冲突在于把金融服务当作科技产品管理并发售。只是在中国,也许是因为金融利差太吸引人,纯粹出售工具的金融科技企业不如美国普遍。

走笔至此,读者也许困惑为何并未提及金融科技的“标志性业务”——移动支付。严格来说,支付业务(若排除对沉淀资金提供理财或利息)并不是金融服务,而是为金融提供的服务。它不涉及风险定价,故无风险敞口,不赚取与风险定价相关的利差及资本收益,而只赚取服务费;但同时,因为它涉及资金的往来,是高度受监管的业务。支付本质上属于金融基础建设范畴。这是金融科技最不被理解的部分,但也许是最关键的,因为它涉及金融体系的核心设施。

金融基建

金融基础建设可以简单理解为金融服务的服务,主要可分类为广义的清结算以及基础数据。清结算的类型很多,最基础的是银行支付系统,跨境清算、证券与各类金融资产交易的清结算等等。基础数据则包括征信、税务等服务。基建的特点在于近似公共服务,如水电供应,需要一定程度的特许垄断才有效。基建类的设施,一日不出问题,很少人会关注。西方人更戏称为“the plumbing of the financial system”——金融系统的水渠,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所以不容易理解其技术与战略含义。

支付系统是金融基建最基础及最关键的部分。如同其他基建,一般越发达的国家,系统越容易老化。例如,美国的支付公司,尽管有前卫的近距离无线通讯硬件技术以及优秀的UX设计,转账仍然未必实时完成,原因是底层系统既老化又碎片化。美国的支付系统仍依赖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技术,分散在数个网络,没有像英国在2008年筹建的银行间统一快捷支付系统(Faster Payments),更没有像中国的银联。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系统老化的历史包袱,反而有后发优势。中国发达的第三方支付是最鲜明的例证。

金融基建自身不是金融业务,它的核心确实是科技,但由于稳健性要求极高,除了技术创新,更需要的是高效运营以及技术治理,包括设定规则、标准、流程等等。设想电力供应没有政府的标准,必然天下大乱。因此,凡涉及金融基建的技术,必须先梳理治理体系方能实施。区块链、加密货币等前沿技术在金融一直并未受到广泛应用,就是因为治理体系不容易建立。

在国际间,区块链联盟由于企业之间的利益盘算亦不容易达成共识。其中涉及的法规、政策以至国际协作问题,绝非一家初创公司或几个喊着颠覆的黑客可以驾驭。若发展中国家希望在这方面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政府参与则至为关键。金融基建与国家的数据建设息息相关,有力的政府领导能左右大局。

从用户体验、另类融资以及金融基建三个层面来看,金融科技中的金融与科技虽密切但可分,并非含混不清。金融科技企业虽然引领着创新浪潮,但要真正改变金融体系的格局,则需要金融机构、监管机关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革命”与“颠覆”仿佛成为常态,但历史却告诉我们,什么都喊着颠覆到底的革命,最终也会革了自己的命。

(作者為连连集团首席金融专家,编辑:王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