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河南省淅川县金华山水泥灰岩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时间:2024-07-28

武守荣 常晓磊 毕 翀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秦岭复杂造山带东段南支,扬子地块北缘,荆紫关—师岗复式向斜内。区内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发育,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层属秦岭地层区南秦岭地层分区淅川小区。矿区地层以区域性淅川断裂带为界,以北为元古界结晶基底,以南为沉积盖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及新生界。

2 矿床地质

2.1 矿区地质

矿区地层走向总体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下集组、梁沟组、三官垭组、缸窑组、周营组和新生界第四系。

石炭系(C):该套地层沿荆紫关~师岗复向斜核部分布,在区内分布最广,水泥灰岩即赋存于石炭系地层中。

1、下集组(C1x):分布于矿区南部和北部,主要岩性为细晶白云岩、灰色薄板状灰岩、角砾状砾石层等,

2、梁沟组(C1l):出露于普查区中部,岩性组合为灰(黑)色厚层细晶灰岩、灰黑色厚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灰(白)色薄板状生物碎屑灰岩,向上薄板状灰岩发育。梁沟组分布稳定,顶底界线清楚,底界以灰色厚层灰岩作划分标志与下集组白云岩整合接触;顶界以富含生物化石条带的灰岩或泥岩作划分标志,为本区主要含矿层位。

3、缸窑组(C2g):岩性以深灰色~灰(黑)色厚层含燧石条带含生物碎屑灰岩及薄层泥岩为主。

4、三官垭组(C2s):岩性以灰色中薄层含泥屑、砂屑生物碎屑颗粒灰岩、灰(白)色薄板状含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夹薄层土黄色、灰白色或紫红色薄层泥岩,顺灰岩层面多发育紫红色泥膜。为主要含矿层位。

5、周营组(C2z):稳定分布于复向斜的核部,岩性主要以杂色、紫红色、土黄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薄层泥灰岩等。

矿区内荆紫关~师岗复式向斜为其主控构造格架,褶皱总体走向北西西,南翼为单斜北倾,北翼地层经过多次褶皱,总体北倾,接近直立,局部倒转。石炭系地层在复向斜南北两翼对称分布。复向斜核部相对较为开阔,总体为一向西低角度翘起的开阔复式向斜构造。

2.2 矿体特征

矿区内圈出两个矿体,K1-1、K2-1矿体。

K1-1矿体赋存于“荆~师复式向斜”的南翼,出露位置及形态严格受荆紫关师岗~复式向斜控制,赋矿层位为石炭系梁沟组、缸窑组和三官垭组。矿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体呈层状产出,厚度368.59m~556.93m,平均459.65m,厚度变化系数17%;K1-1矿体矿石中CaO含量最高55.84%,最低45.29%,平均52.03%,品位变化系数 2.0%。沿走向及倾向品位均较稳定。总体而言,K1-1矿体中 CaO与MgO含量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即,矿石中MgO含量越高,CaO含量则越低,反之越高;fSiO2含量单样最高3.18%,最低0.21%,矿体平均2.47%,品位变化系数23%。

K1-2矿体赋存于荆紫关~师岗复式向斜北翼,出露位置及形态严格受荆紫关~师岗复式向斜控制,赋矿层位为石炭系梁沟组、缸窑组和三官垭组。矿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矿体呈层状产出,厚度524.02m~847.09m,平均701.65m,厚度变化系数18%;K1-2矿体矿石中CaO含量最高58.58%,最低41.98%,平均51.92%,品位变化系数 2.0%,沿走向及倾向品位均较稳定;fSiO2含量单样最高12.10%,最低0.26%,矿体平均2.49%,品位变化系数25%。

2.3 矿石特征

矿石中矿物成分:矿石由灰岩构成,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含量 95%左右,呈它形、半自形粒状,粒径一般 0.1~0.5mm,紧密镶嵌分布。次为白云石和少量硅质。

矿石化学成分平均含量为 CaO平均含量 52.03%~55.92%;MgO平均含量0.56%~0.67%, SiO23.63%、Al2O30.74%、Fe2O30.30%、K2O+Na2O 0.19%、SO30.04%、P2O50.01%、Cl-0.01%、烧失量57.10%。

矿石结构以细晶~粉晶结构、砂屑、碎屑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有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

2.4 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为中厚层状细晶~粉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团块、条带)灰岩、含泥屑、砂屑、生物碎屑颗粒灰岩4类。

矿石工业类型属高钙、低镁、低钾钠的水泥原料灰岩。

2.5 矿体围岩及夹石

矿体直接顶、底板围岩分别为粉砂质泥岩和白云质灰岩,二者与矿体呈整合接触关系,界线清楚,易于识别。

3 矿床成因

矿区位于秦岭复杂造山带东段南支,扬子地块北缘,荆紫关~师岗复式向斜内。前寒武纪时期,该区为一沉降带,海水从东南方向侵入,形成一个近东西向的局限海盆,盆地中先是沉积滨岸海滩相的近陆碎屑沉积,随着海水的不断侵入,转为潮下沉积环境,主要为碳酸盐建造。随着地史的变迁,海进海退,沉降逐渐隆起,后经区域构造作用形成沉积矿床。该矿床为稳定边缘台地~斜坡沉积碳酸盐岩,后经区域构造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

4 找矿标志

矿区内水泥灰岩矿主要赋存于石炭系下集组、梁沟组、缸窑组和三观垭组地层中,岩性主要为细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含燧石结核(条带、团块)及含砂屑、泥屑灰岩。矿层层位稳定,大都裸露地表,风化面多为灰色~浅灰色,且岩石表面光滑,遇酸起泡,肉眼极易辨认。上述特征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5 结论

l、地层控矿:矿层赋存于石炭系梁沟组、缸窑组、三官垭组地层中,严格受石炭系地层控制,矿层连续、稳定,夹层较少,地表基本无覆盖层,矿体大都裸漏地表。

2、岩性控矿:岩性为高钙、低镁,低有害组份的灰岩。矿石质量优良且稳定,主要有益、有害组份变化不大,是难得的高品质水泥原料矿石。

3、构造控矿:区内水泥灰岩严格受控于区域性构造“荆~师”复式向斜”,矿体赋存于该复式向斜的两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