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参数反演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时间:2024-07-28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贵阳 550081)

0 引言

工程活动进行的同时,原始边坡受到扰动,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滑坡越来越多[1]。滑坡本身是一项大型的剪切运动,室内试验无法对其进行准确分析,难以得到准确的滑带岩土体参数[2]。反算C、φ值,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滑坡特征进行分析,进而采用反演分析得到滑带岩土的 C、φ值,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评估滑坡的安全状况。

1 工程概况

该滑坡呈圈椅状,后缘界限为地面拉张裂缝,前缘界限为开挖的坡脚内侧,两侧界限为坡体出现剪切裂缝部位以及一条冲沟。滑坡纵坡呈陡缓转折,后缘山脊地势相对平坦。滑体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滑床主要由泥岩构成。地下水的环境类型为Ⅱ类[3]。

2 滑坡破坏模式分析

滑坡区原始地貌为单一斜坡,在拟建建筑施工过程中开挖坡脚,导致坡体上出现临空面,坡体受力重新调整,地下水渗流情况相应的发生变化, 开挖坡脚后正值雨季,在降雨和坡脚开挖的综合作用下坡体前部土体即发生小规模滑动[4,5]。

3 滑带土参数反演与取值

3.1 参数反演分析

滑坡左侧变形最大,且在下暴雨时,滑坡出现过较明显的位移,具有较完整的滑动面,满足反演的条件。Ks取0.99,采用(1)、(2)式进行反算[2,6,7],分析成果见表1。

C(kPa)φ(°) 8 10 12 14 16 18 20 22 6 0.674 0.754 0.833 0.913 0.993 1.073 1.152 1.232 7 0.734 0.814 0.894 0.973 1.053 1.133 1.213 1.292 8 0.795 0.875 0.954 1.034 1.114 1.194 1.274 1.353 9 0.856 0.936 1.015 1.095 1.175 1.255 1.335 1.415 10 0.917 0.997 1.077 1.157 1.237 1.317 1.396 1.476 11 0.979 1.059 1.139 1.219 1.299 1.379 1.459 1.539 12 1.082 1.122 1.202 1.282 1.362 1.442 1.521 1.601 13 1.105 1.185 1.265 1.345 1.425 1.505 1.585 1.665 14 1.169 1.249 1.329 1.409 1.489 1.569 1.649 1.729

由表1得到反演C、φ值(暴雨工况)的取值范围:C:8~16kPa,φ:6~12°。

3.2 C、φ值取值

滑面滑带计算参数如下:

取值方法 天然工况 暴雨工况室内试验 19.8 9.8 16.8 9.0参数反演-- 8~16 6~12经验参数 10~28 8~20--建议值 14 8.5 13 8.0

4 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4.1 计算方法

采用传递系数法[8,9],如图1所示,公式如下:

4.2 计算结果及评价

根据5.1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天然、暴雨及地震工况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07、0.99、0.99。由此可知,目前,滑坡区整体多处于欠稳定状态,这与现阶段该区地表裂缝、前缘滑塌、水泥小路剪断等滑坡发育特征基本吻合。本滑坡急需治理,建议采用抗滑桩、抗滑挡墙等进行处理,并做好截排水措施。

5 结语

(1)人工切割坡脚以及大气降水是滑坡产生的主要诱因。

(2)采用参数反演得到的结果进行滑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现场实际相符,表明通过参数反演得到的滑带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的合理性。

[1]陈永桂. 滑坡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城市防灾减灾的意义[J]. 科技创新导报,2014, 11(21):103-103.

[2]余清仔. 德兴铜矿露天采场滑坡调查及 C、φ值反算[C]// 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 199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S]. 中华计划出版社, 2009.

[4]倪振强, 孔纪名, 阿发友,等. 类土质公路边坡开挖扰动破坏过程的研究[J].公路, 2011(12):28-33.

[5]李兆平. 非饱和土体在开挖和降雨入渗影响下的稳定性理论与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20(5):725-193.

[6]王学良, 张路青, 胡维东. 锦绣黄岩蟠龙洞大型古地下工程洞室群 21号洞东侧边坡岩块滑动面抗剪强度 c、φ值的反演[C]// 全国岩土工程反分析学术研讨会暨黄岩石窟. 2006.

[7]佴磊,徐燕,代树林等. 边坡工程[M]. 科学出版社, 2010.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DZ/T 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9]Liu C H, Jaksa M B, Meyers A G. A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for rock slope toppling[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09, volume 46(46):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