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读懂楼市,从群众感受开始

时间:2024-04-23

图/郑智维

未来几年的房价走势如何?是越来越贵,还是房价如葱?

对于注重家庭的国人而言,房子被视为安宁、幸福的避风港,拥有一套住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9年,围绕宏观政策调控、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供给等民众关心的住房话题,《民生周刊》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除了关切国计民生,本刊的报道里也有家长里短、市井百态及一个个温情的民生故事。

通过感受普通群众住房改善故事,梳理住房保障政策,体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不难梳理未来住房变迁趋势。

普通人的安居梦

64岁的王振秀,是我2019年10月的一位采访对象。

通过微信朋友圈不难发现,她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时不时上传一些自拍的图片,晒一晒美好心情。

在她家中,我和她面对面聊起了她住房改善的经历。虽然目前居住的公租房面积不大,但王振秀非常满足。

曾经,因为没有住房,王振秀婚后只能和婆婆一家人住在平房里。据她描述:“小小的两间平房,面积20多平方米,最多时挤进去3代8口人。洗菜、做饭只能在院里,上厕所要去大街上的公厕……”

从小到大,王振秀经历了从自建平房、福利房再到公租房的变迁。随着我国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像她家一样的家庭实现了安居梦。

从单位退休后,王振秀夫妇二人每月领取养老金共7000余元。一辈子省吃俭用惯了,家庭开销不算多,应付日常生活绰绰有余。兼顾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还做起了售卖葫芦文玩的小生意。

与记者交流,王振秀言语中透露着一种满足感,采访中多次提到,“赶上了好的时代!”

每逢年终岁尾,都会有各种盘点、总结、数据推出。

不过,和一组组数据相比,我觉得王振秀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具体实在。与国家和时代的宏大叙事相比,这样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更令人感动。

回归居住初心

关于住房,每代人都有特定的生活记忆。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平房、70年代的筒子楼,到80年代的单元房,再到90年代后正式进入商品房时代。如今,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花园洋房等屡见不鲜。

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场所,住房更是家的象征,维系一家人亲情的地方。

作为观察者、记录者、报道者,我还记得早在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已经提到,到2020年底所有试点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基本完成。

老旧小区,是指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且未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住宅小区。目前,全国需改造的老旧小区约17万个,建筑面积约40亿平方米,惠及居民上亿人。

不难发现,我国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从棚户区改造到危旧住房改造,从廉租房到公租房,从经济适用房到共有产权房,一项项举措体现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

最重要的是,让住房回归民生的初心—居住功能。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基本实现住有所居,将朝着“住有优居”的目标转变。除了居住物理空间之外,政府还致力于解决租房家庭孩子上学等一系列“软件”问题。

稳字当头

“2019年,中国楼市年度稳定有降,季度上下波动,空间再度分化,总体迈进调控预设的合理目标。”

12月10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总报告(2019—2020)》认为,在宏观经济复杂变化的形势下,我国楼市初步稳定下来。

了解我国住房改革历程的人都清楚,这份成绩来之不易。

1998年开启了以全面市场化和商品化为内容的房改。此后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得到飞速发展。开工量、销售量不断创出新高,当然,让人们记忆深刻的还有不断飙升的房价。

毫无疑问,制度和机制建设是调控楼市的长久之策。为遏制不断飙升的房价,从2016年开启的本輪调控,确立了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

本轮调控推出之初,不少刚需人群担心,炒房团又死灰复燃,成为“一阵风”。如今来看,力度逐渐加大,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已经确立。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表明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稳”字当头,因城施策,这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定下基调。有数据显示,2019年前11个月,房地产的累计调控次数超过550次。不难预料,这种精准而密集的调控趋势还将继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