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分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行车视距属于道路设计的重要技术指标,不但关系着行车速度,还关系着车辆驾驶的安全性。若在道路设计中未详细分析行车视距因素,将会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一定要注重对行车视距的使用。
行车视距和道路的平面、纵/横断面还有景观设计息息相关,在进行道路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兼顾到这些关系,如此方可更好使用行车视距。
驾驶者在行车过程,要时刻留意前方路况,清楚在一定路段内所具有的障碍物,和前方来车的速度、车辆种类,结合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停车、避让、超车和会车等处理措施,由此确保本身驾驶的安全性。要想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在道路设计环节全面兼顾到行车视距,科学测算行车视距。
一般情况下,行车车距(S)包含停车视距(St)、会车视距(Sh)和超车视距(Sc),就St为例,其测算方式为:
式中,S1表示驾驶者的反应距离,米;S2是制动距离,米;S3是安全距离,通常取5-10米;V是行车车速,km/h;t是驾驶者的反应时间,通常为2.5秒;g是重力加速度;f是轮胎和地表的纵向摩擦参量。
会车视距不低于2倍的停车视距,即Sh≮2St,超车视距分成全超车视距与最短超车视距。
保障平面设计过程的行车视距,重点取决与平曲线半径的高低。当平曲线半径达到能够确保行车视距时,由行车线中心线至障碍物边沿的侧向距离来确保行车视距下的净空限界,这个平曲线半径叫做临界半径(R)。R和横净距h以及S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行车视距能根据驾驶者的反应时间用公式(1)求得。见图1,W是行车道宽度,L是路肩宽度,m是中间带宽度,ɑ是侧袋宽度,进而确保标准横断面范围中视线宽度是:
图1 标准横断面范围中视线宽度测算图
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因为受到地形、结构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要求使用很小的平曲线半径,但是,若平曲线半径低于临界平曲线半径,就必须检测曲线内侧的最高横净距是否符合行车视距的标准,若存在阻挡视觉的结构物,就需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设 h是最高横净距,h0是曲线内侧车辆运行的轨迹到障碍物的间距。当h0≥h时,视距能够得以保证;当h0<h时,就需要处理曲线内侧 h-h0宽度。针对曲线内侧横净距中的房屋和其它工程结构要进行拆迁;植被进行砍伐,但稀疏成行植被、单棵苗木和灌木,对视线影响不大或可以组成空间的能够留下。当障碍物是中间带的栅栏等基础设施时,要加宽中间带,且把加宽值均分在道路中心线两边,以确保安全的视距。
纵断面上视距是通过设计竖曲线来确定的,竖曲线的半径决定了该视距的大小。
该曲线半径除了符合驾驶的安全及舒适要求外,还要符合行车视距的标准。竖曲线半径R与行车视距之间的关系是:
当竖曲线长度大于行车视距时,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当竖曲线长度小于行车视距时,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其中,Rmin为最小竖曲线半径;Δi为纵剖面坡度值的系数和;S是行车视距。
该曲线半径除了要满足驾驶舒适、限制离心力不能偏大的要求外,还要确保夜晚驾驶车头灯照射间隔和通行在驶跨线桥下时S不会受到干扰。
如果车辆驾驶在凹形曲线上,夜晚驾驶车头灯照射间距一定要确保不短于停车视距。假设车头灯超出地表0.75米,车头灯光束分散角(δ)为1°,那么:
当S≤L时,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当S>L时,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车辆通行在凹形曲线上,一定要确保桥梁结构不干扰行车视距。假定桥下净空是4.5米,驾驶者视线高出1.2米,障碍物高度以最不利条件0.75米来计算,则:
当L≥S时,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当L<S时,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式(7)-(10)中的L、Rmin、S以及Δi与公式(5)-(6)相同。
汽车在通行环节,车速愈快,司机的视野便会愈狭小,而且路面在司机的视野里所占有的比例也将逐渐扩大,如此就会对司机的视觉带来影响,导致司机出现视距疲劳。由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还需要科学设计路面,例如,使道路具备很好的线形,同时,在一定的距离内展开视觉诱导,令司机的视觉可以维持连续性,不会犹豫单调而产生视觉疲惫。
在进行道路设计时,沿途景观也会影响到行车视距,所以,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设计。例如,在路面凸形竖曲线顶端栽种一些绿植,在高路堤段安装一些栅栏等基础设施,如此不仅可以提前提示司机前方路况,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司机的注意力,由此保证司机在驾驶环节不会产生走神的现象,确保驾驶的安全性。
行车视距属于道路设计过程关键的技术参量,对道路行车稳定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要全面兼顾到行车视距,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相关设计人员要充分学习国外科学的设计经验,并在对本身设计特点加以总结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实施优化,令道路设计可以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确保通车的安全性。
[1]龙家才. 道路设计中行车视距的应用[J]. 四川建材,2017,43(05):136-137.
[2]娄中波.浅析城市地下道路的行车视距验算方法[J]. 华东公路,2017,(05):103-1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