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何冬冬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
基于罗西类型学视角下的历史建筑街区更新
何冬冬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
罗西认为历史是形成城市的“骨架”,是存在于城市的外在表象之内的本质,其本身承受着传统与未来的历史在其上的烙印。他用建筑的形式设计来传承历史,用类似性城市来表现城市意象。整个表现出来的设计形式就是历史的逻辑,整体回归历史。
类型学;历史建筑;街区更新
1.罗西的城市类型学分类观点与类似性城市理论
建筑作为一种逻辑性很强的人类社会活动,在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中体现了他对城市、建筑、空间的独特理解。在类型学中他主要谈到了以下几点:
1.1 城市——建筑观点
罗西类型学中的观点是建筑是一个缩小的城市,城市是一个放大的建筑[1]。这个观点主要建立在城市与建筑的功能分区上来理解,更多的是从人的活动区域来体现这点的。建筑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应该是建立于传统的历史文化空间与城市文脉。建筑类型应该是从城市的原著区域中提炼出来,并反映到现有的设计之中。
1.2 类型永恒的观点
罗西认为内在的文化是存在于建筑类型中的译码,从中可以读懂城市的本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内在的文化是建筑设计中的内容,而通过类型做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种类型就植根于文化之中,建筑类型学的原理永恒。
1.3 类型即外在形式的观点
罗西在类型学中更倾向于把现代主义中的“形式追随功能”中的形式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城市是由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人类的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来表达出来的。形式上的整体性,在整个城市的活动中,重于功能。
1.4 中立的类型学
罗西认为类型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中立的过程性活动,他设定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而能够冷静的观察这样一个过程性的历史过渡。这样才能够更客观的评介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
2.类似性城市理论
建立于类型学基础之上的类似性城市理论,是罗西对城市理念的一个大胆假设。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所有的文明“片断”组合起来,结合现有的博物馆展品,用设计师的智慧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设计师心中的理想城市。这就是类似性城市的理论基石。
2.1 城市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罗西指出城市不仅仅是人造作品,更为重要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里“城市—建筑”理论得到更好的诠释,他更多的是强调公众在城市设计中的参与。人造作品是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二者之和,在城市中不仅仅有建筑这样的实体物质,更多的应该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历史的传承。城市应该是物质与精神二者融合的人工艺术品。
2.2 “集体记忆”
“集体记忆”并不是指的是一个时期的人类的集体记忆的产物,而是对整个人类历史文化的重新定义。城市的每个历史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各个阶段的片段组织起来,就是关于集体记忆内容的认识。集体记忆应该是存在于每个人心目之中的,并以文化基因的方式传递下去。
2.3 城市的记忆与历史延续
罗西认为历史是形成城市的“骨架”,是存在于城市的外在表象之内的本质,其本身承受着传统与未来的历史在其上的烙印。他用建筑的形式设计来传承历史,用类似性城市来表现城市意象。整个表现出来的设计形式就是历史的逻辑,整体回归历史。
类型学不仅仅在建筑与城市理论研究中地位崇高,同时做为对传统文化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城市整体规划与设计中的句法运用,并提取出类型原型。在城市肌理的更新中,类型学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传统建筑形式与固有的生活习俗的尊重,成为过去与现在相适应的较好途径。
3.类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类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第一步是通过分类来确定类型的层次,主要分为三类情况一是就如同构成信息系统的程序是分等级的,每一个类型都可以持续的被分类下去。二是分类的方法与标准是由分类者本身来进行确定的,在建筑类型学的分类中,多样性广泛存在。三是作为认知方法的分类,不能与原型在形态上形成绝对的割裂。而真正进入类型学设计的,主要是通过对原型的选择和对已知原型的转换来完成的[2]。
类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分为两步:
(1)通过对历史文化与城市的形态进行归纳整理,抽象出“原型”,这就完成了对建筑类型的筛选。中国传统民居中存在广泛的原型形式,窑洞的地坑窑、锢窑、靠崖窑的形式就是原有窑洞形式的演化。克里尔从建筑原型中提炼出最原始的几何形态——方形、三角形、圆形,并通过这些形体进行变化,得到建筑的体块关系。
(2)将原型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样式还原,即对原型进行转换再生成。由“原型—类型—新的形式(美)”是类型学的常态设计过程。例如,从窑洞的洞的概念中提取出原型,地坑窑、锢窑、靠崖窑都是以这种形式在进行变化,同时产生出不同的建筑的形式,这就是居住文化中存在的历史文化底蕴。
3.1 类型的原型选择
①类型的原型选择,实质上是体现整个城市形态的完整与连续,城市建筑综合体的组成关系是由类型的选择来完成的。从城市形态的关系来看,原型的选择是使城市形态得以延续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应对由原型转化为的类型具有深刻的不同认识。
②对类型的筛选是对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不同角度的认知
作为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的现代城市,不仅仅是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一个物质载体。类型学的设计是要表现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必须要把公众的集体无意思的记忆放在设计中的重要位置。
③类型是对原型的集中筛选的过程
类型学中的原型是用来区分对象与对象设计,在整个设计中,运用原型对建筑的空间设计起到引导作用。建筑师应该做到的是把原型设计运用到对象设计中,并在其的引导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建筑,但源自相同或者不同的原型。
3.2 类型的转化
类型作为形成空间的骨架,对对象的设计,就是赋予其以不同形态的“血”和“肉”。基于历史文化与情感上的建筑类型可以转化为深层的结构形式,即集体无意识记忆。类型的转化是类型在特定场合中变异的形象设计。“集体记忆”是群体关于城市文化、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是类型在人们心中的沉淀。作为城市标记的类型,应该是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并伴随着城市的产生、发展、消亡的整个过程[3]。城市的集体记忆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留下相似的空间,与城市实体形成对城市的独特认识。“集体记忆”与实体建筑所保存的原型是城市设计的原型中最重要的来源,通过类型的转换,形成新旧不同的建筑的类型形式。
类型的转换是由对原对象的提炼后,对设计对象的再生成的过程,形成构造的设计语言,这是类型选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源自城市历史与人们生活文化的积淀,类型提炼出其深层次 的结构类型,并转化为设计的要素,深挖建筑内部的原型,是类型转化在具体场地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类型的转化最重要的是重生成建筑形态。设计师个人的创造性在这里能够得到有效的施展,它仅仅作为一个设计的原型,在这里,按照设计师本人的理念进行演绎与变幻,并创造出具有集体记忆的空间。原型转化的过程,更多的是由具体的设计要求与设计师的意念来完成的,同一个原型,可能转换成多种不同的类型。
1.古城保护的现状分析
作为形成苏州古城的“骨骼”的内部水道、传统街道系统、传统园林空间,是形成古城的内在原型[4]。形成城市网格的,主要是方格网的水陆交通系统,水路与陆路基本平行并置,形成独特的居住空间的结构形式,这就是古城原型中的“骨骼”。为保护旧城,政府另辟新城,并采取措施,对古城保护区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对象。对固有的传统的“水陆双棋盘格局”进行保护,与近千年前的《平江图》基本保持一致。
(1)平江图水陆双棋盘格局
(2)居住街道与水陆道路“骨骼”关系
2.传统街道空间类型
被称为水上威尼斯的苏州古城,独具特色的水陆双街巷,是古城特有的空间构成形式。街巷与水巷形成特有的空间界面的限定模式,形成“陆上街道—民宅—水巷”、水巷—陆上街道—民宅”、“民宅—水巷—民宅”和“民宅—陆上街道—民宅”的特色模式。陆上街道与水巷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平面布局也由此发生了变化,空间的收放上更加的自由,并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3.传统空间序列组织类型
古城的空间序列组织更的是沿续着纵横的棋盘式的格局,街巷名称沿用着“直街-横巷-竖弄”的模式,来形成城市的空间道路网格。街、巷、弄根据交通需求,形成不同的等级,宽窄不一,也形成了丰富的空间的形式。街道宽在10米左右,巷宽多为 6-7 米,弄宽窄不一,一般小于 6米。这样就形成了传统空间的道路肌理骨架。
4.街道空间尺度
“陆上街道—民宅—水巷”、水巷—陆上街道—民宅”、“民宅—水巷—民宅”和“民宅—陆上街道—民宅”是古城长期演变的结果形式。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到,建筑物与街道的高宽比 H/D=1.5-2是比较合适的尺度,这时空间的尺度对人来说很适宜,能够形成很好的步行空间系统。空间的比例尺度给人的感觉比较舒适,并能够比较亲近的进行交流。
(3)街道空间尺度图表
5.传统院落空间
5.1 平面布局形式
(4)院落平面图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在苏州古城的运用主要表现为合院式。通常为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围合成的天井院落。大部分的普通民居为三合院、四合院。少数的拥有私人园林,空间层次就更加丰富。
5.2 空间组合类型
(5)庭和厅空间组合形式
古城内最典型的就是住宅与院落空间结合,二者之间形成特殊的图底关系。类型形式如上图所示,主要包括厅、庭量上不同的对比。
6基于类型学的苏州“桐芳巷”的历史街区的更新
6.1 “桐芳巷”改造前状况
桐芳巷整体面积约3.6公顷,位于老城区。原建筑被破坏严重,给水量完全不足,排水系统老旧,渗漏较多,建筑违建严重,消防不达标,生活环境相对低下,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求。
(6)苏州桐芳巷平面图
(7)道路格局图
6.2 改造后传统街巷类型的延续
桐芳巷的更新设计采用土地全部出让,全部交给开发商的形式,仅保留有一栋,其余全部推倒重建。在对类型学设计的运用上强调地方文化的再生与传承,保留了原有的老城特色,并延续了原有“街、巷、弄”传统风貌,并借用了符号学的观点,对新建筑进行符号上与旧有建筑的呼应。
传统的水陆双棋盘格局,在道路网的设计中得到了保留,整个旧区的道路网骨架明晰,等级分明,能够满足居民的有效出行,同时运用现有的小区设计理念,主、次、宅间道路三个层次的宽度分别为8米、5米、2.5米。主次路间空间的退让形成了公众交流的积极空间,能够更好的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交流场所。街头绿地的布置,由外墙界面围合成大小不一的空间,形成宁静的小空间环境,增强了空间的趣味性。
6.3 原型转化后的类型再现
(8)桐芳巷传统建筑空问
桐芳巷重建建筑以独栋或是联排小住宅的样子再现了原有建筑的空间体量与风格形式,并传承了本身的我黑白灰的色彩基调。但因价格原因,导致回迁民过少,原著民的大幅减少,对传统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继承就减少了很多,这是一个较大的缺点,原有的社会关系得不以有效保留。从“桐芳巷”的开发模式来看,通过类型学的设计手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街区原有的内部的生活空间原貌,并能有效延续原有的历史风貌。符号学设计手法的运用,让整个街区能够做到“形似”,这实际上是出自普罗大众的心态,传统形式的保留能够保存原有的生活气息[5]。传统的“街一巷一弄”的城市格局在这时能够得到与现代设计手法的结合,能够表现出生活的方式,并能够形成新生命力,主要的原因是:
(1)对历史街区空间结构的把握。对城市肌理的延续主要是通过对街区空间的把握,把原型中的传统的“街一巷一弄”理念结合当代小区道路的尺寸设计来处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保留了传统。独立住宅、联排住宅的组合主要用院落空间进行组织,并通过园林式的墙墙体来进行分隔,这样不仅能丰富空间层次,更能够避免常见小区的行列式样式。内部道路在形式上也有了更多的变化,丰富了传统街区的空间形式。
(2)建筑的具体尺度对空间营造的把握。传统街区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尺度与街区宽度二者形成的比例关系来把握的,桐芳巷更新改造后建筑物高度与街区尺度都是按照旧有尺度来完成,属于传统的生活空间尺度,更多的是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建筑的问题,增强了街巷的亲切感。
(3)建筑造型中原型的转换设计的把握。桐芳巷原有建筑物为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建筑样式。在原型的提取中,首先是注重原有建筑样式的重建,再次是对原有天际轮廓线的尽量保留。
(4)建筑色彩的运用。在改造更新中,更多的是直接对原有色彩的再使用,原有建筑物中传统色彩,粉墙黛瓦,在更新建造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桐芳巷模式为后来古城其他区域的改造更新起到了示范作用,后期再建筑如佳安别苑等,基本是对模式的模仿。此后的更新更多的融入了当代小区设计的理念,更多的考虑到了商业的运行模式,模式的推广也使古城整体建筑风格得到延续。
[1]Aldo Rossi 著.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城市建筑学[M].黄士钧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汪丽君著.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沈克宁著.建筑类型学与城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饶晖.基于类型学和符号学的苏州古城新建筑建筑空间和形态设计研究.2010年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5]刘捷.类型:行为、意象与文化内涵[J].华中建筑.2007.1(25)
G322
B
1007-6344(2017)02-0338-03
何冬冬(1986-),男,汉,硕士研究生在读,助教,建筑设计及理论,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