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严靖壹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省都江堰市 611830)
基于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
严靖壹
(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省都江堰市 611830)
本文主要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采用集对分析的不确定分析方法,并且根据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所建立基础设施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的P P P模式项目的评价模型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表现以及项目的投资效益。
可持续发展、集对分析方法、公私营合作模式(PPP)
现代社会资源在不断的被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各个国家也在争先恐后的想解决办法,当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一被提出,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在向可持续发展靠拢,争取能够实现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求达到人鱼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评价是指根据某地区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发展现状,采用一系列与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指标,建立适当的模型对其可持续性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1]。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公私营合作模式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 )能够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呗政府和企业引起重视;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又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表现的平衡与统一[2]。
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它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其中评价方法主要有生态足迹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3]。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复合系统等全方位地趋向于结构合理、组织优化、高效运行的均衡、协调的演化过程。
集对分析方法是我国学者赵克勤提出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指将具有一定联系的两个集合组成一个子对,通常表示为日(A,B)[4]。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一定的问题背景下,对所论及的两个集合所具有的特性从同、异、反3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用联系度描述两个集合的关系:μA-B =S/N+(F/N)i+(P/N)j
公私营合作模式(PPP)是一种由公营部门和私营机构共同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计划项 目的安排,而PPP融资模式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融资模式,是基于参与各方均能获利的一种融资模式,并且其具体的应用模式与操作模式在各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尽相同,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结构形式[5]。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缺失的原因是经济发展过于粗放;生态基础总体薄弱;过分依赖土地经营;产业共生关联较弱;生态创新难以实现;传统工业园区发展引发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城市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工业园区的过度扩张会导致“三农”问题更加严峻。我们可以把集对分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与模糊分析法和灰色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集对评价法的评价等级分辨度更高、评价结果更可靠,且在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生态工业园区与传统工业园区的区别是生态工业园区把一些有关联的产业全部都聚集在一起,以求实现共同发展,并且其要求企业以进行副产品交换等共生式合作来构建生态产业链模式,从而实现物质的封闭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开发利用,目的在于寻求社会、经济、生态多方效益和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指导作用;立足于传统工业园区的改造、强化激励生态创新的支撑、创新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方式,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信息系统[6]。
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要获取经济效益,而是通过获取环境、社会资源,从而增进社会福利和效益。通过对PPP模式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能够确定项目的投资模式,而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可以通过对该项目效益的评价来反映:
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的特殊单元,是可持续发展政策实施的有效起点和中心环节,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然后通过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可达到区域内各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源的输入与输出优化,从而实现物质与能源的高效利用、废物产生量最小化,使得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不断深入,它将成为全面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模式[8]。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采用根据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所建立的基础设施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针对ppp模式项目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投资目标和投资比例的不同,从而导致项目的可持续性表现的不同,由此可以建立了ppp模式项目的评价模型。该模型的建立能有助于实现评价ppp模式项目的可持续性表现以及项目的投资效益,并且可以通过对项目效益的计算可以确定满足项目效益最大化时公私部门各自的投资比例。
[1]李柞泳 ,汪嘉杨 ,熊建秋 ,等.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应用[M ].北京:科 学出版社 ,2007
[2]甘琳 、申立银 、傅鸿源 ,基 于可持续 发展 的基础 设施项 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J ] ,土木工程学报 ,2009 (11 ):133 —138 .
[3]李柞泳 ,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分指数及综合指数公式[J].城 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 ,15 (2):34 —36.
[4]李志刚,刘传玉,唐相龙.天水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J].规划师 ,2005 ,21(11):94 —97
[5]汪军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上海为例[J].规划师,2006 ,22 (8):84 —87.
[6]黄友均,许建 ,黎泽伦 .主成分分析在 城市可持续 发展评价 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5 (24 ):7597 —7598.
[7]丁颖.基于投影寻踪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8]甘琳;傅鸿源;刘贵文;申立银; -基于项目可持续性表现评价模型的公私合作制模式,《城市发展研究》- 2010-02-26
TU714
B
1007-6344(2016)02-0039-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