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超大面积底板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时间:2024-07-28

周成军

(广东西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0 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公用设施和高层建筑的兴起,混凝土基础工程也方兴未艾,目前数千立方米甚至数万立方米的大型基础已屡见不鲜,在该类基础中超大面积混凝土底板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其施工中由于施工用材、水泥水化热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导致裂缝经常出现,裂缝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甚至使用寿命,因而对底板裂缝的成因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对发挥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深远意义。

1 混凝土材料控制措施

水泥。因浇筑后混凝土温升热源主要是水泥水化热,因此应选用低热、低收缩品种水泥以从根本上控制水化热。资料显示单方混凝土内每降低10kg水泥用量,因水泥水化热导致混凝土温升将降低1℃,因而在满足底板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可通过降低水泥用量降低底板混凝土内部温升,从而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骨料。粗细骨料占据拌合料大部分体积,虽其自身不收缩但能抑制水泥石收缩,并可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因而在进行粗骨料选择时应尽量选用大粒径骨料以保证混凝土耐久性,但应结合施工现场具体实际保证其可泵性等性质;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并应控制其细度模数满足要求,级配连续并合格;对粗细骨料均应控制其含泥量,避免含泥量过高加大混凝土收缩变形并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控制粗骨料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细骨料含泥量控制在12%以内[1]。

外掺剂。当前混凝土行业在拌合时均采用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的“双掺”技术,其中掺加粉煤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并可利用粉煤灰的活性效应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而提高其抗渗性能,同时掺加粉煤灰可增加混凝土内浆量可减少后期拌合物的离析和沁水现象,即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均质性,在粉煤灰选择时应控制其级别和细度;掺加高效减水剂可相应减少水泥和用水量,可降低水泥水化热,并可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以降低施工过程中施工缝出现几率;当前在“双掺”的基础上又发展为掺加膨胀剂和抗裂剂的“四掺”技术,通过该类矿粉来代替部分水泥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水泥水化热并控制混凝土收缩,并可通过膨胀剂的掺加实现混凝土体积微膨胀并在其内部建立预压应力,后期通过其补偿收缩性能来抵抗混凝土干缩以抵制裂缝的产生,并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性能。但任何外掺剂的用量均应通过实验室适配决定以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水灰比。在计算水灰比时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低水灰比以控制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并可实现在满足混凝土指标的前提下可提高骨料用量和其他掺和量,同时降低水泥用量即可减少水化热热量。

2 混凝土施工控制措施

2.1 龄期选择

在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应在坚持克服混凝土自身水化热的产生,减少混凝土温差以及分区施工情况的前提下河里选择混凝土龄期。

2.2 控制入模温度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也是降低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温升、降低结构内外温差的重要措施,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后的最高温度由浇筑温度和水化热引起的温升组成,因而降低混凝土拌合料的浇筑温度非常重要,而对混凝土浇筑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粗骨料和拌合水,因而在拌合时尤其是高温施工时应在其堆放场地设置遮挡装置以防止太阳辐射等措施来降低骨料温度,并可采用地下水来降低拌合水的温度[2]。

2.3 混凝土浇筑

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个斜面、一次到顶”的推移浇筑原则,首先应结合混凝土的运输及泵送能力合理划分浇筑区域,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设计标高并使混凝土以扇形向前流动,之后可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分层浇筑利于对混凝土的振捣,同时由于浇筑后的混凝土暴露面少因而利于降低底板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分层浇筑可通过其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以更好的适应泵送工艺,减少混凝土的沁水现象,并可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下层混凝土浇筑不超过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能超过6h,可通过将每车混凝土均浇筑爱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以保证每层混凝土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并可解决频繁移动甭管问题并利于对其进行覆盖保温,浇筑过程中若遇到特殊情况导致间歇时间超过允许时间则可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插短钢筋的方法加强和后期浇筑混凝土间的粘接。

2.4 二次振捣

大量实验表明大面积底板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振捣可排除内部因沁水导致在粗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以提高混凝土的握裹力,避免因后期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并可减少混凝土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抗压强度,继而可提高其抗裂性能,但采用泵送混凝土在浇筑后其表面可形成较厚的水泥浆,不仅会导致表面收缩开裂并影响其表面强度,因而施工中可采取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但应结合水泥品种、水灰比、坍落度以及振捣条件等合理控制两次振捣的间隔时间,一般二次振捣控制在一次振捣完成2h后进行,并可在混凝土初凝前先初步按照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将表面刮平,后用木抹子抹压,并在初凝后终凝前再用木抹子抹压一遍以闭合收水裂缝,降低混凝土收缩裂缝生成的几率[3]。

2.5 养护

大面积底板混凝土养护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养护是为了保持混凝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控制其内外温差,并可促使混凝土强度正常发展、防止裂缝生成;大面积混凝土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可先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后在薄膜上铺设一层麻袋,之后进行蓄水养护,蓄水前应在后浇带和集水井等部位砌筑高在200mm左右的翻口,蓄水应在浇筑后12h内完成,必要时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彩条布或一层土工布后浇水,并应预先在底板均匀布置多个测温点,通过检测数据来控制内表温差,并绘制测温数据和温度变化曲线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3 施工缝控制措施

对施工缝部位加强带施工应保证间歇式超长加强带的排渣、清淤通道的最高点低于地梁梁底标高50mm,并应保持3%的排水坡度,坡向排水端头的集水坑,并保证排渣、清淤通道有一定的深度以保证清理过程中内部泥水可顺利排出,对不易清理的混凝土块则就地存储于通道内;并应爱施工缝间歇式加强带的护水保护层上增设卷材防水作为隔离层,方便后期将其凿除;加强带预留完成则应在加强带两侧设置挡水坎,并及时加盖封闭以免污水、垃圾等落水,并应尽早浇筑间歇式加强带内混凝土以达到其加强带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