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能过剩 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地方政府

时间:2024-07-28

文 | 无 锋

炎热的6月,中国水泥行业却再次开始过冬。就在本月,全国多个地区水泥价格跌近冰点,重庆P.O42.5散水出厂价降至210元/吨,河南新乡P.C32.5水泥也是跌至200元/吨,甚至有个别小企业190元/吨也在开卖。虽然说近期煤价大跌使得吨水泥成本降低了10元左右,但如此低价在我国水泥发展史上却并不多见。

市场无序竞争,价格跌入低谷,这一切的根源都被认为是产能过剩所导致的。从全局上来讲,今天中国水泥行业确实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过剩现象,而造成过剩的原因,则是无序投资。

其实早在05年的时候,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就已经在部分地方开始显现,但备受诟病的却不是水泥行业本身,而是地方政府。因为在众多行业人士以及媒体人士看来,是由于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心理,一手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大幅投资,是造成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推手。

然而,8年时间过去了,水泥行业产能、产量都在不断快速增长着,产能过剩也愈发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是一直在背负着骂名。那么,地方政府真的是造成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推手吗?产能过剩之痛,是否真的罪在地方政府?对此,笔者有不同观点。

早在06年的时候,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就曾猛烈抨击过地方政府:“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不到位,这是在政绩、地方利益等因素的诱导下,盲目投资造成的。地方政府催生了国内一次次盲目投资盛宴,也一次次让很多行业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潭。这也是国内很多宏观调控政策难以达到其目的的根本原因。”

韩小平具体分析原因有四:一、中央与地方争利太重。地方因财力不足就会想办法通过扩大投资、上项目来发展本地经济,从而造成了各地竞相投资的疯狂比赛,间接造成了产能过剩;二、诸侯经济各自为政,直接的后果是各地不能从国家产业布局方面考虑,你没有的我要有,你有我更要有。三、政绩与利益的作祟。我国许多产业过剩项目很多都是政绩工程,也有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官员官商勾结的结果;四、金融系统的“不负责任”。地方金融系统常常对各地产业投资缺乏科学系统论证,只是以政府担保或资产抵押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无疑助长了投资过快过热的势头。

事实上,除了韩小平之外,还有数十位各行业的专家、经济学家说过类似的话,都是将造成产能过剩的罪责推给了地方政府。

笔者在此处引用这段话语,并非是说韩小平等人说的不对,相反,笔者认为他们说的都比较在理。对水泥行业来讲,确实很多项目都是地方政府负责牵头引进的,最终导致了今天行业产能过剩的这种局面。然而,在此笔者也要为地方政府喊冤,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有很多地方是迫不得已的,甚至最根源的问题,并不在地方政府。

首先,中国经济本就是投资拉动型的经济模式,要想在短期内实现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一直以来都是以GDP增速作为重要指标,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的GDP崇拜,要想在短期内彻底更改,难度相当大。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想要工作出彩,加大投资成了其最大、最便捷的发展方向,而在地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就成了另一条康庄大道,这也是导致多个行业产能过剩的主因。从这点来讲,是经济体制驱使了地方政府的行为,至少,它对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向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其次,作为水泥企业来讲,应该对市场有一个预判,也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发展规划,而不应该是一切听从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招商引资,但作为企业来讲,更应该对当地市场进行深入研究。然而,现实情况是政府在做了招商引资工作之后,企业便一窝蜂的往这些地方赶,争相投资上马建设新线,最终导致今天产能过剩的局面。在整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虽然有一定的责任,但真正最大的责任,还是在于企业这一方,如果不是企业自身进行盲目投资,不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事实上,我们也可以从另一面来理解,那就是企业其实早就经过深思熟虑,对今天的局面早有预见,那么,既然他们还敢进行投资,足以表明他们完全能接受当前的这种形势。或者说,虽然我们都觉得产能过剩已经比较严重,而在他们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正常状态。既然如此,我们还用的着讨论产能过剩究竟是谁之过吗?

再次,金融机构之过。正如韩小平所说,银行的目的是赚钱,只要项目有政府担保,或者有资产做抵押,地方金融机构就会放贷。对企业一方来讲,抵押的资产通常都是以贷款购置或建设起来的,这样一来,企业并不需要太担心之后的市场会走势不好,一旦市场出现风险,最多拍拍屁股走人,而留下的烂摊子还得地方政府以及当地的金融机构来收拾。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银行对市场稍微进行一下尽职调查,就不会出现这种局面,可以说,给这些企业发放贷款的银行,也是行业产能过剩的推手之一。

从上述几个观点来看,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逐步加剧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确实有着一定的责任。而事实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除了地方政府之外,还有中国的经济体制,以及各地的金融机构。在笔者看来,真正责任最大的,还是水泥企业自身。或者说,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是水泥企业对自身不负责任而产生的一个结局,而并非地方政府之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