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海登
(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 110004)
情感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雕塑艺术有了情感的注入,才会显现出强大生命力,雕塑作品才会真情流露感动观者。艺术创作虽然是源于生活,但是并不是对生活的照搬,艺术情感的表达不是直白枯燥的叙述描写,而是有意味艺术处理。苏珊朗格认为: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艺术内核是情感。
中国文化艺术历史源远流长,经过千年岁月积淀形成自己特有的审美倾向,它集中表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文化和书法艺术领域。以物象的原形为基础,创作者的主观意念为导向的艺术创作即是意象表达,所以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善于观察,掌握基本规律,感受自然,通过客观物象来“托物言志”形成自己作品的审美意趣。意象雕塑从意象出发,区别于具象雕塑和抽象雕塑,它既不拘泥于物象本身空泛而直白,也不会陷入深邃晦涩的洞穴。艺术的创作本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即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需要充满理想感性的宣泄。意象雕塑这种表达形式更加的适合我,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是理想的表达[1]。
意象雕塑在于表现真实与抽象之间感性的艺术意味,而这种艺术意味的根基在于人类特有的情感之中,苏珊朗格艺术本质论认为:艺术即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直觉形式)。情感是艺术表达的核心,材料的选择,手法语言,色彩的运用这些都要最终服务于情感传达。“意象”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核心思想,往往利用意象来传达自己思想情情感,以便达到具有深刻内涵艺术意味。意象雕塑根植于传统文化审美意识之中,进行当代性创作,这就意味着创作者要投入自身的真情感受,理解创作对象本质,进行意象表达,这样才能感动观者,引起共鸣。罗丹这样说过:艺术之源在与内在的你,你的形,你的色,都要传达情感。创作的一切要素都围绕着情感表达,意象的运用,材料的选择,色彩布置都直接影响着创作的核心。
情感传达是艺术家创作的核心灵魂,它是不区分当代与传统,不区分国家种族,不区分时代先后,由内而外的传达人类最本质的情感,始终会让人感同身受,被这种作品深深吸引。
雕塑艺术经过形体语言处理传达创作者自身的情感感受。从古至今,国内外在雕塑艺术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不朽的杰作,从这些雕塑艺术中我们能看到是雕塑所处年代的时代精神。
中国与西方因为文化发展的脉络有很大区别,在雕塑艺术上呈现的面貌也是有很大区别,但是“情感表达”是艺术创作中最本质,最核心的目的,所以虽然每个地区艺术面貌虽然不同但是都能触动人类内心情感共鸣。
表达人类情感从最开始就是创作艺术的目的。西方美术发展史中,雕塑作为重要的艺术门类,很好的体现了情感在雕塑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希腊时期的雕塑艺术一直保持着永恒的艺术精神之美,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卓越的雕塑家,他们创作了不朽的人体雕塑艺术,像米隆雕塑作品中《掷铁饼者》,雕塑人物形体饱满,线条优美,描写运动员在一瞬间的动作体现出的美感。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逐渐突破宗教对人性束缚的枷锁,开始回归人类本身,赞扬人自身的美。这个时期最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深受文艺复兴浪潮的影响,创作了大量在写实基础上进行理想加工的雕塑艺术,以浪漫主义的思想充分体现人性之美,其中他最著名的雕塑作品《大卫》,就展现了一个体格健壮,意志坚定和情绪高昂充满力量的青年形象,这件作品完全是象征意义的。在近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雕塑艺术发展绕不开罗丹,他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雕塑艺术发展进程。罗丹在一些作品中并不单纯的追求感官的享受,认为残缺也是一种美,任何欺骗的艺术才是丑的,《塌鼻子的男人》、《老娼妓》等,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本身的残和缺褶,面部表情却是坚毅的。
中国美术史发展进程中,雕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雕塑大致体现在陵墓,石窟和建筑艺术等中。中国雕塑发展很大一部分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等影响,比如秦汉时期出现的大型陵墓群,秦始皇陵兵马俑和霍去病墓有很强的政治因素影响,但是就雕塑本身来说,它们还是代表了时代的特征,兵马俑强大的群雕场面,气势高昂,反映出了秦人“横扫六合”的自信和开拓精神。单体人物形神生动,具有写实精神,千人千面“致广大与尽精微”结合并重,既突出整体造型,又不失细节刻画。霍去病墓的建造主要是纪念霍去病多次击败匈奴为平定北方边塞立下赫赫战功,霍去病墓最最具代表性雕塑的是大型石刻,强调造型整体感,以形写意突出神韵,代表作有《马踏匈奴》、《卧马》、《伏虎》等。
黄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耕作之下承载了厚重的乡土之情,这种情感是几代人与土地在相互依存关系中产生的特殊情感,土地与农民之间形成绑定关系,农民扎根在土地里维持生存,土地也依赖着农民扎根也就意味着经脉相连,一旦产生剥离,根茎在新的环境中很难再有依存感进入无根的状态,这也就是远在他乡的游离之人,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下,这种与故土的割离感是普遍存在的。回到自身,这种隔离感在我有记忆之初到至今几乎一直存在,儿时作为留守儿童渴望得到完整的父母之爱,渴望能展翅飞出黄土,待到自己飞出黄土,与故土割裂的感受就越发的沉重。这是笔者在作品《厚土本生》(见图1)创作过程一直想表达的情感。在造型艺术形体语言方面,形式与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形式语言与情感结合充分展现造型艺术的独特魅力。作品整体采用抽象构成的语言呈现厚重的情感,老人依偎在一起在门旁等待游子归家是笔者记忆犹新的场面,他们就像一座远山那样厚重,承载着远游儿女的思念之情。孩童就如将要展翅高飞的雏鸟期盼远方。
图1 厚土本生
这种主观的自我的情感感受应该对于自我表达才是最有价值的,对艺术创作才是有价值,创作者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刻画出了感动之所在,所以传达厚土之情成为我创作的主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中,为了表达自身情感往往是寄托于物象,客观物象往往承载创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不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绘画,都往往利用物象承载抽象的情感,就如袁行霈先生所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感”。意象性的表达方式充满诗意,能使观者产生情感带入,意象性的雕塑更加适合我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
木材是笔者一直情有独钟的材料,它给笔者的感受总是蕴含强烈的生命力,不论是残损腐朽的老木料还是充满韧性的新木。主体部分选用新的香樟木材,新木材质地均匀容易雕刻表现细节,然后选用拆迁留下的废旧房梁木材进行拼接,新木与旧木的结合就像生命的传递,陈旧的生命为新生奠定基础并成为养料,新旧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作品《厚土本生》中对于手的的处理凸显这一点,用新木料刻画手的结构,尽力做到张弛有度的节奏,柱体采用榫卯结构连接上下,一方面加强了形体空间的节奏感,另一方面通过榫卯连接中国文化中特有的连接方式更见凸显本土质朴的故土情感。
情感贯穿不同时代地域文明发展的始终,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围绕着这个核心。而情感的表达又是一种间接的化作承载情感特征的符号去表达,中国意象表达就是情感表现本质符号化特征的体现。在创作《厚土本生》实践过程中,紧紧围绕土地与人之间的纽带关系进行意象性的情感表达,情感表达与意象符号之间互相牵连。创作实践中合适的材料选择能最大化的呈现作品质感,提升作品与观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所以合适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通过对国内外经典雕塑的研究和分析,使笔者看到了情感在雕塑创作中演变过程及重要意义。在创作实践过程中紧紧围绕情感表达的核心,通过借用中国传统意象符号的表达方式传达厚土之情,首先选择木质材料为主,然后以榫卯结构为连接方式,通过新木与旧房木在质感上的对比突出怀旧质感。通过这次创作,对自我艺术发展道路进行总结,通过不断地创作尝试,寻找自我表达的核心,并且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当然作品最后呈现的面貌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的摸索学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