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凉山纳西族民居典型建筑空间的形成与演变探析——以木里俄亚大村为例

时间:2024-07-28

刘 琪 高维嘉 付 瑜 沙小龙 文晓斐

(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 成都 610225)

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绝大多数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的盐源、延边、木里等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纳西族在俄亚纳西族乡定居已有400多年之久。在崇山峻岭之间的俄亚大村,至今仍然保留着纳西古风神韵。

有关纳西族建筑空间的研究总体较丰富,可归纳为建筑文化空间、建筑聚落、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四个主要方向。俄亚大村,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蜂窝型构造在相关研究中被多次提及,然而对于大村民居建筑发展演变的具体研究和深入研究相对缺乏。俄亚大村作为丽江纳西族演变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典型纳西族代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独特的蜂窝式建筑群组还被誉为“活化石”。因此,对俄亚大村的民居建筑进行典型调查研究,探析其特色形成与演变的内在机制,从民族文化传承和建筑遗产保护角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木里县俄亚大村的纳西族民居建筑为调研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对比研究,分析其建筑空间的特征及其成因,归纳出俄亚大村纳西族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建筑功能空间分离、交通空间演变、新功能产生等演变规律。

1 俄亚大村概况

俄亚大村处于川滇两省交界处,四周被重重的高山和金沙江、无量河、龙达河环绕,可称得上鸡鸣两省五县。这里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但也使俄亚大村的纳西族文化得以保留。

这里的村民纯朴善良,世代延续其祖先的生活方式。用麻绳手工编织衣物,以骡马为交通工具驼运货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神秘的东巴文化是村民统一的信仰,他们崇拜自然,崇拜祖先,每年都会举行仪式祭祖,祭自然神。随着时代的改变,大村与外部交往愈来密切。

2 俄亚大村居住建筑空间特征

2.1 民居建筑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特征

村落依山而建,早期迁徙而来的人建立部落时,为防止敌人入侵,将建筑设在山腰上以作瞭望之用。顺山势向上而建,易守难攻。村子的标志性特点应属蜂窝建筑群(见图1)。整个村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房屋间留有可供人畜通行的通道,楼顶的平台也可相互通往,远看形似蜂巢。

图1 俄亚大村蜂窝状房屋

2.2 民居建筑群的外部空间特征

居住建筑之间连接方式特征明显,一是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街巷紧密串联,二是村落民居建筑之间户户相连。

街巷是俄亚大村中用于沟通村民居住建筑的交通空间即“街巷空间”,在时代的变迁中产生了独特的“组团式”格局。(见图2)大村的街巷交错贯通,路网汇集在进村必经的大桥处,街巷的道路是使大村产生独特建筑布局的重要因素。从“利用”的角度来讲,街巷空间主要作为村民生活交往的活动空间。大村的街巷空间与大村建筑“组团”的形成、地形的多变、初始的防御要求密不可分。

图2 俄亚大村民居建筑“组团式”形态演变示意图

村落中的建筑在平面上排列紧密,多个建筑共用同一墙面,屋顶高低错落,无固定高度,街巷较狭窄,尺度较小,隐秘性较强,街巷的高宽比很大,街巷道路坡度较大,通过很多台阶连接,不熟悉地形的人穿行其中十分不便。建筑紧密相连,前一户建筑的屋顶与后一户的屋顶错落相连,前一家的屋顶作为后一家的院落,每家每户之间交往密切,部分街巷两边有“小天桥”相连,整个村落通过这样的连接形成了浑然一体的蜂巢式格局。

2.3 民居建筑材料与结构的地域特色

俄亚大村民居建筑就地取材,材料与结构具有地域特征。房子多用木头、石头和泥巴建造,近几年在墙里使用钢筋承重,有些使用水泥。传统俄亚建筑修建中夯的土,不会由于雨水原因轻易塌陷,泥土的粘合力较强。

图3 建筑细部组

图4 俄亚大村泥石墙、台阶

建筑不用铆钉搭接,采用互嵌搭接的方式。房屋多为三层结构,一层关牲畜,兼作茅房,上面两层为生活起居之用。部分村民门前都有一根由圆木凿成的独木梯子,供人上下;屋顶看似平整,其实设计时候充分考虑到雨水流向,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用软管将雨季的雨水直接排至地面。下一户的房顶就是上一户的院坝。大村叠罗汉式古建筑群,充分考虑到防水和低层房屋的承重力。墙体保留窗口,进入房顶处都设置有门。

3 俄亚大村民居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400年前,丽江纳西族一些人迁至此地建寨,随着村落人口的增加,俄亚大村的居住建筑逐渐向山上部分扩张,部分村民分散分布于周边。再到解放后,由于科学知识的普及,人的许多思想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在大村的居住建筑上体现尤为明显。大村建筑发展至今按照其发展演变的结果,可以分为形成期、拓展期和演变期三个阶段。

3.1 形成期

大村建立伊始,防御的功能尤为重要,因此建筑建于高地,便于瞭望等功能。建筑分三层,主要由上层与中层的居住空间及下层饲养牲畜空间构成,部分村民入户需要经过饲养牲畜空间。由于大村具有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使用的建筑材料为天然材料木头、泥巴、石板等,例如大村楼梯一般采用石板或木头制成,但大村的楼梯具有狭窄、陡峭的特点。除此之外,大村的建筑高度也相对较低。在信仰文化方面,“火塘”是大村信仰空间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一般火塘空间也作为会客空间。

3.2 演变期

在建筑结构上,三层构造的联系上发生了改变。建筑初始建立时,居住空间及下层饲养牲畜空间直接联系,部分村民入户需经过饲养牲畜空间,随着村民卫生意识增强,“舒适性”的观念使这种传统的入户及空间联系的方式逐渐消失,如今看到的建筑一般为居住与饲养空间分开设置,入户则直接进入居住空间。大村传统的居住建筑尺度一般偏小,建筑的层高一般在2米多,人身在其间会感觉压抑;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建的建筑在尺度上有了转变,建筑的层高基本与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层高相似,门窗等尺寸与现代建筑尺度类似,楼梯的步道、进深也符合现代大多数人的使用观念。

部分大村居住建筑内部的功能上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于村民生活习惯的改变,建筑中的功能变得丰富,除了传统的“卧室”与“客厅”空间外,一些人的家中设置了卫生间洗漱间等功能用房。

4 俄亚大村民居建筑的演变机制及影响因素

大村坐落在龙达河北岸的河谷缓坡上,背靠高山悬崖。大村村落呈蜂窝状,为叠罗汉式古建筑群,下一户的房顶就是上一户的院坝,形成这种格局的成因主要有历史影响及地形地貌等因素。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新功能需求的产生,居住空间都应当做出相应的改变来加以适应,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因此,大村民居在空间结构上产生了新的变化与发展[1]。

4.1 村落选址与防御需求

俄亚纳西族乡大村源于丽江纳西族,据记载明代丽江木氏土司在此驻军促进村落发展。后村落遭遇土匪盗贼,为起到防御作用,村民将民居修在一起,并留有多条细长街巷,以满族防御要求,最终形成蜂窝状格局。随着村落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俄亚大村的居住建筑逐渐向山上部分扩张,并且部分村民分散分布于周边[2]。

4.2 聚居形态与地形地貌

俄亚大村村内水文条件较好,有3条河流,分别为龙达河、东义河、无量河,龙达河把俄亚大村分成居住区与耕种区。四周被重山与河流环绕,道路崎岖交通闭塞,距县城约298公里。龙达河也是大村曾经用水的主要来源,大村的建筑分布于山地山腰之上,地形落差大,因此建筑高低错落,具有向上的协调感。

4.3 建筑结构与功能适应

建筑结构的演变主要有构造演变与尺度演变两部分。大村原始的三层结构为一层牲畜饲养空间,二三层为居住空间,入户方式大多采用由牲畜饲养空间进入居住空间的方式,发展演变后,将牲畜饲养空间与居住空间分离开来,并且建筑尺度、建筑材料上也有所改善。研究发现,大村建筑由于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传统的组成上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原始的建筑特色文化仍保留得较完好,大村的建筑演变规律的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和竖向空间的“舒适性”追求上,演变后的建筑更符合当代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但是,这并未影响大村的文化基础,传统的建筑布局、结构与材料均得到了保留,这些为大村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借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