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吴 勇
(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 江苏 宜兴 214221)
古老的传说承载了中华文明中美好而令人憧憬的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这些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了紫砂艺术的内涵。作品“鱼跃龙门”壶(见图1)的创作便是依旧经典的传说故事“鲤鱼跳龙门”衍生出来的,在历史上这一题材的紫砂壶作品被不断的演绎,几乎是伴随着社会的审美,艺术家的美术认识而不断进步。当代美术对于紫砂壶艺术的影响是巨大,当整个世界都向你敞开,每一个投身其中的人都会发现,原本的自己是多么的狭隘和封闭,而当新的美术创作理念注入到原本的世界,必然就会掀起无限的波澜。
图1 “鱼跃龙门”
现代美学思想所服务的是现代社会的审美,时尚、多元甚至前卫,在世界舞台上,思想不断碰撞激起漫天火花,其中一些经受住大众的考验,便会保留下来,成为一种普世公认的“美”,当代紫砂壶造型创作必将也必然遵循着这一方向,用一种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将经典重新塑造。
大众的审美往往会被一种群体意识所主导,就比如我们一想到“鲤鱼跳龙门”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注入传统的壁画、年画、地方雕塑等的古老印象,这些印象有些可能是儿时记忆,有些可能是某一个时间眼睛的一闪而过,亦或者完全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想象。当人不主动的碰触这部分意识时,“鲤鱼跳龙门”的形象就会被动的固化下来,所以传统的紫砂壶在演绎这一主题时,其造型往往也是相似的。而眼前的这件作品“鱼跃龙门”的形体创意就来自于主动跳出这种被动的形象固化,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制作一个“龙吐水”的壶流,水波带飞的壶把,一枚鲤鱼状竖向的壶钮。这把壶的形体创作以另外一种符合逻辑的方式,重新设置了画面结构,将壶钮的鲤鱼作为整体塑造的中心点,以一种动态的造型设计,重新塑造鲤鱼越过龙门时的状态,同时将“龙吐水”这一经典的紫砂壶样式后移,将水与鲤鱼的动态结合起来,让整个紫砂茶壶转化为流畅的水流,以自成背景的巧妙设计凸显创作主题,从而摆脱了传统题材的审美疲劳,获得崭新的外形感受。
作品“鱼跃龙门”的造型相对于过去同类主题的作品,其变化呈现一个“后移”的倾向,在这把壶上,壶流是单纯的一弯造型,流根采用暗接法,将近一半流身掩藏在于壶体衔接的部分,流口向前倾斜,整个壶流呈现出一股柔和的气息。单纯的壶流具有这样的气息并不明显,当壶流与整个茶壶后半部分结合起来看时,这种感觉顿时就强烈了起来,茶壶的壶身是圆壶身,采用经典的围身法来进行制作,泥片在围拢成壶体以后用明针等工具处理好内外的镶接痕迹,随后用竹拍子一点一点的将壶面拍打弯曲,最终拍出一个漂亮的球面,再将制作好的圆形泥片封口,这基本就是经典的紫砂圆形器的做法。待制作好的壶坯在缸内静置一段时间后,之前拍打泥片中的空气缓慢的发散,坯体内部由于气体的压力会自然的形成平衡,此时开口将会一口气将内部的压力向外宣泄,所以开口时要掌握好技巧,要让壶底的一面收缩,壶口的一面膨胀,这样制作出来的壶体就会显得饱满圆润,整个造型也就更加富有张力,虽然只是微小的变化,但潜移默化的视觉反馈会影响作品整体的观感,一件优秀的紫砂壶作品就是这样积少成多之后诞生的。作品“鱼跃龙门”有一个圆润的壶身,且壶流设置的较高,因此壶盖被设计成圆形的截盖,整体嵌入壶体,将壶身圆润的线条延续到茶壶顶部,在这里制作一枚鲤鱼形态的壶钮。这枚壶钮采用整体镂空的设计,整体构成一个鲤鱼摆尾的造型,鲤鱼的嘴巴张开,内里联通着壶盖上的气孔,鲤鱼的表面用刀削出鱼鳞纹线,并用鳑鲏刀挖出鱼嘴,削去鱼身多余的部分,挖空鱼腹,使之开孔,完成这些以后,再在壶钮底部涂抹脂泥,镶接到壶盖顶端与壶盖上的气孔相通。这样的造型在最终烧制完成以后,茶壶内的水蒸气将会通过气孔从鲤鱼嘴中喷出,显得极有趣味性,同时还跟主题相关的水产生了联系。
水是作品整个故事的背景,鲤鱼越过龙门幻化成龙其整个过程都来不开水,无论是鲤鱼还是龙,都与水密切相关。“龙吐水”是传统紫砂壶中经典的造型设计,在眼前这把壶中,这一造型被挪到了茶壶后半部分,与壶把融合在一起。过去也不是没有“龙吐水”与壶把融合的例子,只是这些作品大多是将其塑造的如同前方的壶流一样,是向外“吐水”,而眼前这件作品“鱼跃龙门”却反向的向内吐水,龙首从壶把底部向内延伸,突出的水柱由细变粗转化为与壶身镶接的壶把,在这部分特意采用了明接法来进行处理,壶体与龙把在这部分产生了明显的分界但这种分界又控制的极为有限,仿佛水流下落以后很快便与地面融为了一体。这样的形体逻辑结合茶壶整个的造型来看是相当合理的,因为在壶身下方,壶把以暗接法由粗变细转化为壶把龙身,壶把与壶身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圈,整个茶壶的重心也因此后移,结合壶钮鲤鱼的塑造,壶身前半部分的线条走势,其流畅性一直延续到壶把的尽头,也就是“龙吐水”的部分,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整个造型顺畅且符合形体的逻辑变化,也让鱼跃龙门的创作主题得到了凸显。
最后是作品“鱼跃龙门”的装饰,在重点刻画了鲤鱼壶钮和“龙吐水”的壶把以后,鱼跃龙门的故事核心已经具备,而茶壶作为故事的背景转化成为不需要具体描绘的水流,此时鱼与龙之间就需要贴近两者故事氛围的过渡,在传统美术作品中,这种过渡通常是流光溢彩的祥云如意,伴随着闪耀的金色光芒,而在这件作品中,由于壶身整体的基调是一种简洁流畅的风格,所以传统美术作品中那些华丽的装饰就不大适合拿来作为鱼龙之间的联系和过渡,所以就需要对这些附加的装饰加以简化。在不破坏壶身整体流畅的情况下,选择了贴塑作为唯一的装饰手段,装饰的内容则是与水有关的如意氤氲,经典的“中国云”的形态是水墨创作的常客,而以泥片贴塑的形式来呈现就需要用到堆贴以及紫砂雕塑中的技巧,卷曲的氤氲以一种不规则的状态隐约构成如意的样式,从茶壶的底部向上逐渐延伸,这一充满神话色彩的装饰塑造了天地的基础,让作品的整体主题表达显得更加完整。
现代社会对于美的理解相较过去显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一些传统的经典的美术作品在当下只会是显得不合时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说中国的传统美术一无是处,其中的很多设计理念,形象表达方法,乃至是分解以后的美术元素,都是值得当代创作者学习、研究和借鉴的,当在创作的过程中把这一切都融会贯通以后,便会发现,原来经典始终是经典,优秀的文化传承只要合理的运用就永远不会被埋没,作品“鱼跃龙门”的创作便说明了这一点,古老的创作主题依旧可以在当下这个追逐时尚的社会呈现出美的一面,文化对于审美的解读正在于不断的通过智慧重组,最终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综上所述,浅显的内容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诞生出精彩的“文章”,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探索始终是紫砂艺术创作最主要的创作源泉。历史的厚重夹杂着无限的人文情怀,当代紫砂壶艺只需要讲好其中的“中国故事”,让经典的紫砂技艺与古老的文化传承交相呼应,便可以塑造出精彩且无比吸引人的紫砂新世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