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黄德兴
(南平市建阳区浩然正器陶瓷馆 福建 南平 354200)
随着我国相关考古工作不断开展,逐渐发现了许多古代时的窑口,在这些窑口遗址中,所发现的建盏器型主要包括了四种,分为撇口、敛口、束口、敞口,在建盏众多产品中,都具有较小的器型,很少会出现大型的器具,并且通常会采用浅圈足的设计,具有大致相同的造型设计,对于建盏整体器型体态变化而言,会直接由建盏口部器型的走向而决定。
在建盏众多产品中,主要分为了两种用途,一种用于日常使用,强调实用性,而另一种则用于装饰和陈设,强调观赏性,其中最为多见的就是日用建盏,并且主要采用的器型就是碗盏,同时也包括一些钵、茶饼盒、花插、灯盏、小碟等器型,这些就较为少见了。在建盏的成型方法方面,主要采用拉坯成型的方式,借助拉坯机的快速旋转,建盏艺人双手握泥, 采用由下自上进行旋制的方式,最终将建盏坯体拉出理想的造型。在实际烧制建盏过程中,需要放入到匣钵中,在建盏底部和匣钵之间,需要放上一个垫圈,这种烧制方法也被称为正烧法,所使用的窑口通常都是坡道式龙窑,烧制温度在1 330 ℃~1 350 ℃之间,并且都是一次性完成烧制。在建盏烧成时,窑内的温度通常已经超过了1 300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陶瓷制品的变形率,每一次烧制工作最终所获得的成品仅仅占了很少的比例。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在薄壁正圆的口沿制品中,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现象,原本正圆的口沿会变成椭圆或者其他形状,从而导致难以保证较高的成品率,烧制成本也会有所提升。在烧制圆口器皿过程中,所存在的变形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提出:“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坳口,不复周正”。针对这种建盏烧制过程中存在的工艺缺陷,匠人们为了予以解决,并对建盏的烧制成品率予以提升,在对一些较大型的建盏进行烧制过程中,会实现在建盏坯体的口沿位置添加一圈箍线,从而起到对造型的稳固作用,避免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产生变形[1]。我国曾出土了一些唐代陶瓷器皿,这种器皿采用了唇口壁底的造型设计,可以发现,这种利用箍线进行加固的工艺,在唐代时就曾出现过,在宋代时期仍然被沿用。在对这种器型进行制作过程中,在完成拉坯工序以后,还需要开展修坯工作,而在建盏制作过程中,针对“束口线”口沿部分,在拉坯过程中仅仅依靠手指进行捏掐就可以完成一次性成型,在后续工作中也不需要进行修坯,产品的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束口型建盏中,口部位置采用了外凹内凸这种独特的曲面结构,在近口沿位置,坯体结构的承重力可以得到一定提升,在实际进行高温烧制期间,变形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建盏烧制成品率也更高。
在束口型建盏的造型设计中,口部与整体高度控制在了2∶1的比例,这是建盏匠人进行精心设计的,与斗茶品茗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2]在“大观茶论”一书中提到:“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也就是说,在品茗斗茶活动中,所使用的建盏需要具备足够的空间,在建盏底部,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宽度,通过这种设计,可以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茶筅旋转击打茶汤,这种建盏器型所具有的使用功能非常实用,可以为点茶者击拂技艺的发挥提供充分的空间。在束口型建盏中,最为常见的浅圈小足,建盏腹部较大、圈足较小,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对点茶活动的使用需求予以满足。在“大观茶论”一书中提到:“七步点茶法,前五汤要手筅俱重,立文泛泛,指腕旋绕,击拂有力,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也就是说在第五汤之后,第六汤需要逐步收敛并逐渐趋向缓和,到了第七汤以后,就需要暂停击拂。在建盏底部,略微变宽并且呈现陡深的特点,在点茶击拂过程中,着力点主要就是建盏的底部,对茶汤进行旋转击打,针对茶汤的颜色变化、运转力度等等,都需要借助点茶者进行控制,从而最理想的效果予以达成,也就是书中所讲的“茶宜立而易取于乳”。[3]
在我国宋代时期,当时的茶品最为常见的就是茶团和茶饼,需要首先碾碎茶品,之后进行煮沸,这种饮茶方式是基于唐代时期的煎茶方法逐步发展过来的,宋代时期的人们称这种饮茶方式叫作“点茶”,在“陶说”一书中提到:“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讲的就是茶汤的颜色是白色,而建盏的颜色是黑色,两者之间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所有建盏茶器中,最为常用的就是兔毫建盏。在宋代斗茶活动中,衡量赢家的主要依据就是看茶汤颜色是否雪白,以及乳花是否持久,而借助黑色的建盏,则可以便于人们对茶汤的颜色进行辨别。[4]宋代时期饮茶文化十分盛行,在对茶质优劣、调茶技艺进行评比过程中,主要借助的就是斗茶活动,这一活动起源于唐代建州的茶农在制作出新茶以后所开展的以此评比新茶品质的比赛,到了宋代时期,又增加了评比点汤、击拂技艺等比拼内容。而借助束口型建盏的器型设计,足小、腹大、口部微收,充分符合了人们手掌的弯曲弧度,在斗茶、品茗过程中,人们可以双手环形刚好稳稳的握住建盏的外壁,这种方式是非常舒适的,并且避免了茶盏握不稳而掉落的情况。[5]在人们对茶香进行品鉴时,也不需要倾斜茶盏,对品茗者在低头嗅香过程中盏口和唇部之间的接触情况予以了避免,从而让品茗者可以从最为理想的角度对茶香进行嗅闻。在品茗过程中,人们在将茶汤饮入口中时,如果使用撇口型的建盏,因为口部具有较大的外扩角度,茶汤会以倾斜的角度送入到品茗者口中,这种方式水流较急,并且液面也较大,如果过度倾斜,就会导致茶汤流出较多,一些茶汤会从品茗者的唇部两侧溢出,难以进行控制。[6]而在采用束口型的建盏造型设计以后,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一情况,束口不仅可以控制品茗时茶汤入口的速度, 凹陷的“ 束口” 线正好贴合唇部咬盏的弧度, 这一器型设计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茶汤入口滴水不漏,这种口部设计细节的人性化设计赋予了品茗时所需的最大的舒适性与功能性。
在当前阶段我国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重视对各种历史文化瑰宝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建盏就是其中一种,建盏文化的发展在宋代时期最为鼎盛,在建盏造型、功能设计方面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充分满足了当时人们的饮茶使用需求,束口型建盏的器型设计就是最为显著的体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