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后非遗时代西南地区传统土陶的发展与困境——以重庆市石鸡坨土陶存在的问题举隅

时间:2024-07-28

黄 玺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0)

1 后非遗时代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状态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昆曲”入选。2004年,我国成为第六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在短短数年时间里,从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何物,到设立国家级、省级、市级保护项目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极度缺乏,到“非遗”进校园、进高校甚至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研究方向的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为我国目前最热门的词汇之一。除了广大民众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非遗是一项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大意义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离不开近些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工扎实落地、深入人心。这是时代的馈赠,也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幸运。但是,在绝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相应的“保护”与“传承”之后,民间传统手工艺如何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很多专家、学者、手工业者当下应当思考的问题,也是这个“后非遗时代”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目前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以“保护”与“传承”为主的基础上,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旧还是对“创新”与“发展”避而不谈。很多人传统手工艺人害怕创新,不敢前行,生怕跨前一步,自己就与非遗无缘了。其实文化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变化不失其基质本真性,就是可以当做正常来看待的。我们的民间手工艺也是顺应时代的现实要求,经过一路的创造和再创造,不断淘洗、琢磨、演进、发展而走到今天的。如果传承仅仅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永远不越雷池一步,不回应现实生活的需求,不顺应今天的现实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变成真正的“活化石”,走进博物馆,就真的只能是以展演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与生活了。

2 西南地区传统土陶的发展与困境

以西南地区传统土陶为例:早期濒临倒闭、停止生产的手工行业及艺人内心是无望的,大部分人纷纷转行,少部分人持续坚守;渐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回头关注这些行业与技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积极的申报与推动,“非遗”以快速度,刷屏一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甚至无论是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只要打上“非遗”二字就能得到重视。对“非遗”的各类意见与指导,纷纷出现在大众面前。大部分非遗传承人其实的很迷茫的,是观望的。小部分,地方“非遗”开始以自己认同的观念,开始试路。传统土陶在这一时段里,徘徊于极高艺术品与低端日常生活用品的经济矛盾中,不知何去何从。

我个人的理解,非遗保护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保持非遗的基质本真性的问题。非遗传承是广泛的,但不能仅仅依托于宏观政策的要求与人们一时的喜欢。非遗的发展的必须的,但不能脱离其本质一味追求经济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就一定是运动和变化的,“非遗”应在传承中变异,不断融入当代社会,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才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的具体表征,这也是某些特定的非物质文化能够绵延、流传、发展至今,乃至于进一步走向未来的根本动力之所在[1]。

3 以重庆市石鸡坨土陶存在的问题举隅

重庆市黔江区石鸡坨纯手工土陶制作技艺源于宋代,现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祖辈沿用至今的重庆当地岩土为原料,用脚蹬轮盘、龙窑柴烧的古法制作陶艺品,施以传统的印花工艺和古朴的手工旋纹,刘氏土陶工艺保持了古朴原始的手工工艺。石鸡坨原是阿蓬江的—个码头,距下游的濯水古镇只有两公里。刘氏族人于宋代开始便在此制陶,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停靠石鸡坨,客商就会上岸购买土陶。在土陶业最兴旺之时,石鸡坨的制陶作坊多达几十家。至今在石鸡坨只有两家制陶作坊仍在进行土陶的烧制。

3.1 申遗之前的石鸡坨土陶

改革开放后,外地的陶瓷产品涌进黔江市场,让当地土陶失去了竞争力,外地客商也不再来石鸡坨购销土陶产品了。二十几年来,石鸡坨的土陶作坊相继倒闭,到2013年在黔江区只剩刘沛良和他三弟刘丁未的作坊了。同属武陵山脉与巫山交汇之地的鄂西南土瓷窑,就在市场的冲击下就逐步衰落,传承中断。

造成传统土陶业衰落和凋零的有很多的原因:①陶瓷行业开始兴起大规模机器生产,手工艺生产与机器化生产开始互相制约发展(近代以来,机器工业的出现强调了大规模批量复制所获得的廉价陶瓷产品,使其对当时的传统土窑陶瓷造成了压倒性的绝对竞争优势,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②新型材料对土陶的冲击(现当代,陶瓷器具在材料属性方面易碎的特点遭遇搪瓷,后来的塑料在渝东南地区市面上开始出现塑料制品,塑料碗、杯生活日用品大面积的出现和耐高温玻璃容器艺术品的推广,让土陶制品在地方手工市场的销售量逐步缩减);③传统烧造业的传承形态:①传统的烧造行业传承通常是正式的传承,要么是师传,要么是家传(多为单一性别传承,无名分的讨学或者其他形式的非正式传承途径都无法存在);②在传统土陶生产过程中,大多一个工坊要完成一件陶器制品,得走完所有制陶工序,工序繁复,对传承人技艺要求相对较高,符合要求的人才又不愿从事这种廉价回报的手工业;③大多的土陶制造业都地处山地环境,部分邻河;陶瓷工人们没有明确的职业分工,大多数人都选择亦农亦陶,销路大多依靠山区市场;④当时的地方政府,还未对文化资源领域进行重视与扶持。

3.2 2016年,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年,一直薪火守望的土陶老师傅刘沛良,被定为市级“名誉工艺大师”,市级非遗传承人。2018年,8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驻重庆黔江传统工艺工作站”、“重庆市非遗扶贫工坊”、“黔江陶瓷柴烧基地”三块崭新的牌匾授予给濯水镇和石鸡坨土陶传承人,希望石鸡坨土陶能够在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努力把柴烧基地、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打造成服务地方经济、促进非遗保护事业发展的亮点工程和品牌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火遍全国,“石鸡坨土陶”不仅进入了中小学课堂,还进入了高等院校,位于黔江区的重庆旅游职业学院2019年开设民族传统技艺专业,依托丰富的地域文化遗产,面向社会招生[2]。

3.3 新时期下石鸡坨土陶面临的新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消费是最终需求,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人们的消费开始出现: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

被定为市级非遗的“石鸡坨土陶”,开始试路,徘徊于极高艺术品与低端日常生活用品的经济矛盾中。在2020年的8月,在“晒旅游精品、晒文创产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动,“石鸡坨土陶”炒出一把“也就几十万”的柴烧南瓜壶。然而土陶在市场得到回报更多的还是,日常工艺品消费,在高端艺术品的市场中,几乎销量无几[3]。

3.4 “非遗”土陶的创新之路

起初,石鸡坨土陶,只是在装饰纹样与造型上做出简单的调整。非遗传承人,也在相应的手工艺院校对审美与造型设计进行了相应的学习。得到改良后的土陶,在市场上受欢迎的程度逐步得以提升。目前地方文化委希望改变土陶的材料的特性来提升其经济价值,来创造更高水平的工艺。非遗传承人也希望让泥料纯净点改变其胎质有很多黑点的状态,让粗颗粒变成细腻质感的材料。让土陶的颜色让土陶变白点,透光性更好点。

个人认为十分欠妥,非遗在传承和创新上如果改变了原有的特色,这不是一种创新式的传承,而是一种毁灭式的传承。“材料特性”不应被随意“改良”,而是应当更好的发挥材料特性:例如土陶耐酸耐碱,透气性好,颜色质朴、素雅等材料的良性特征。在保留自己的材料特色的同时;在技术、工艺上作出相应的创新;在造型作出相应的创新;在装饰纹样上作出创新;在功能作出相应的创新,这才是土陶的创新之路。

4 “非遗”土陶在发展中的良性举措

4.1 良性化的创新

(1)保留土陶产品颜色质朴、素雅;高温成形、耐酸耐碱、透气性好的材料特。

(2)在技术、工艺上作出相应的创新。

(3)在造型上作出相应的创新案例:①通过进行局部设计进行造型;②拟物手法式造型;③通过强化或消减局部来进行造型设计;④在装饰纹样作出相应的创新,贴花、印花、刻花、画花、甚至是花釉或者颜色釉都可以部分使用在土陶装饰;⑤在现代的主要用途上的附着;⑥满足现代人在独特性和个性上的追求,引发当代人们的共鸣,追求土陶的质朴感又独具趣味性;⑥系列化设计,整体配套化设计。让土陶在造型有创新性,又不失土陶古朴雅致的气质,给人一种视觉的新鲜感,功能的多样性,和造型的趣味感,给人提供了很多样的使用功能感。明显的手工制作痕迹,让人体会到了艺术的独特感。

4.2 良性化的结合与发展

在造物、推广、文旅、数字化应用方面均进行了深度结合,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非遗、喜欢非遗、消费非遗。非遗之美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呈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当代意识,拉近年轻群体与传统手艺的距离,提升影响力。保护非遗事象的基质本真性是非遗生命延续的真髓和灵魂。中国非遗保护传承的当代实践在现实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出宝贵和有效的经验,使传统文化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人们个性化的需求会不断的提高独特手工制品的销量。

非遗在取得扶贫的效果之外,越来越积极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掘自身潜力,发挥应有作用,在保护自然环境、推进乡村建设、繁荣市场经济、构建社会安定和谐、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升生活幸福感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非遗自身的角度来说,保护和传承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地,非遗的社会评价得以提升,传承人队伍得以扩大,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得以普遍加强,非遗在广大民众的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非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因为它在当代社会的活力旺盛而得到了延续和强化。作为历史文化积淀的非遗正活跃在我们今天现实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我们珍视这份遗产,尊重和保护这份宝贵的遗产,感恩它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的丰厚滋养,也正在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是长久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