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紫砂壶的创作随想*

时间:2024-07-28

浅谈紫砂壶的创作随想*

紫砂壶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创作者如何继承传统,自由地挖掘创新的潜能?制作者可以通过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对会想象的翅膀和一颗会欣赏的童心等来繁荣陶瓷艺术,创新多元化时代。

紫砂壶 创作 感想 观察 想象 欣赏

紫砂壶制作原料为宜兴产的紫砂泥。它形制优美、颜色古朴,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欣赏价值。如何在突出紫砂壶体造型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体现制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寄托呢?笔者的创作感想如下。

1 观察

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综观宜兴紫砂的发展史,自宋代初创,明代成熟发展,已历经千余年,经久不衰。宜兴紫砂造型古朴典雅、千姿万态,凝聚着历代艺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陶瓷艺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每一把历史名壶都有其丰富的可感知的形象语言,它无不融入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创作目的,优秀的作品是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之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才能触动情感,才能激发创作的欲望。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物体,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忆在脑中。通过观察邵大亨的“鱼化龙”,顾景舟大师的“洋桶”、“石瓢”;高海庚、周桂珍夫妇合作的“环龙三足壶”、“双龙提壁壶”等名作,向名人及其名作学习,从中汲取营养,为临摹所用渐渐悟出其真谛,感受到名作中的构造美,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观点。在不断临摹实践中,笔者精心创作出“畅想风韵壶”。壶身的端边、壶盖钮两边和壶嘴根部用传统的回纹装饰,庄重典雅,融汇了现代审美理念,气度不凡,古朴端庄,浑圆大度,深受壶友的好评。传统是创新之源,紫砂壶的创新只有根植于传统,只有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创新才能有无限的生命力。

2 想象

拥有一对会想象的翅膀。从学习紫砂技艺入手,传承、钻研、领悟、掌握紫砂艺术的真谛,在紫砂壶艺的创作上力求承载文脉元素,营造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用紫砂语言与观赏者对话。拥有丰富的想象力,突破已有的设计思路,寻找新的视角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纵观中国传统的陶瓷造型,从原始社会的陶器造型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早期模仿自然形态开始(彩陶文化半坡时期的船形彩陶壶),发展到清代末年的瓷器(如其中的宋瓷孩儿枕),直至今天,许多的陶瓷造型都是采用拟物象形的方法来制作的。如著名的阿尔茨堡瓷器公司生产的品名为“美丽的少女”咖啡具,造型秀丽,模拟的自然形态如同待放的花蕾,孕含着一种怡情的自然美。

在紫砂壶设计中,用想象来设计往往能设计出令人惊叹、意想不到的作品来。如在设计茶具时,我们可以打破习惯的壶嘴、壶体、壶把的平衡关系。茶具中壶把主要起手握作用,而如果抛开这种实用功能,将壶把作夸张处理,增加它的空间尺寸,强调壶把与壶身的空间对比,使壶把从造型的一个局部转变成造型的主要部分,从而带给人崭新的对比变化的情趣。

3 欣赏

拥有一颗会欣赏的童心。欣赏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是一种情感活动的历程。因此,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与同行交流、互动评价,提高创作动力,对提高自己的兴趣和创作能力有很大帮助。如名师创作的“海之恋”壶,采用汹涌波涛的海浪和漫无边际的沙滩作成扁圆形壶体,用气势如虹的跨海大桥做壶的把手,以抒发对大海无限眷恋和博大情怀。该壶构思巧妙,给壶友以无限美好的遐想。又如,“美国活力”日用陶瓷设计中题为“火鸡”的陶器,由奶缸、壶体、蛋杯几杯盖组成,以蛋卵的有机形作它的基本形态,饱满而又可爱,细部处理又紧紧围绕“火鸡”这一命题,壶盖设计成“火鸡”的头盖状,壶嘴、壶把乃至壶底,都将“火鸡”的形与神高度概括,表现得惟妙惟肖。奶缸更是别出心裁的将圆形口部加以变形处理,犹如一稚拙可爱的小鸡,三个微微小尖状突出在圆盘上,与壶嘴、壶盖等呼应,使这一系列成为互为密切联系的有机体。

总之,情感是创作的灵魂,观察是创作的先导,想象是创作的核心,创作精神和创作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以兴趣为基础,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创作能力。笔者相信,随着陶瓷艺术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加强,其创新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多元化时代。

1 张尧健.浅谈紫砂壶造型.江苏陶瓷,2008(2):38~39

2 咸平.中国陶瓷与中国文化.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TQ174.75

B

1002-2872(2012)08-0042-01

吴暗华(1965-),大专,助理工艺师;主要从事陶瓷工艺美术陶瓷的制作研究。

(吴暗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