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复合材料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及方法*

时间:2024-07-28

王 琦,张以河,安 琪,佟望舒,吴小文,郝向阳

(非金属矿物与固废资源材料化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如何实 现全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是高校所面对的新课题[1-2]。本论文探索《复合材料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材料科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如果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材料类相关专业课程,才能真正在“教书”的同时彰显“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探究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法和目标,并对其提出相关宝贵建议,让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复合材料学》是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该课程通常在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完成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后而设立。课程概述了复合材料的发展简史、研究应用现状、定义、分类、组成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复合材料的基体、增强体、界面三要素以及设计、成型加工工艺等专业知识,分别介绍了无机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矿物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方法、结构、性能特点表征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组成、特点、复合原理及设计、主要成型工艺,了解复合材料增强体和基体的类型、基本性质及制备方法,掌握各类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质、特点及其应用。使学生在理解复合材料的性质、组成、工艺、性能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复合材料在微观结构及宏观结构上都具有广泛的可设计性。学习了解制备各类复合材料新技术以及制备新方法的发展趋势,掌握复合原理与各类复合材料的改性方法、性能及应用,为今后从事复合材料科研、教学、设计、生产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复合材料学》思政课堂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绿色发展理念、爱国情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很有必要从多角度分析凝练该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望有效避免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学等情绪,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新世纪复合型优秀人才。同时对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具有主要的指导作用,也会对教师师德、能力、作风的全方位高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复合材料学》课程思政构建目标

基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科特色,在开设的复合材料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中,强调复合材料在国防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强化对地质资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保的认知和意识。从资源、能源、社会责任多角度强调复合材料学的学习。同时对《复合材料学》每个章节的思政要点和内涵综合分析,从而探索构建《复合材料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一步升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培养专业素质、思想素养和综合能力均过硬的人才,满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对人才的新要求。

课程思政构建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价值塑造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明晰材料科学在国民经济、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学科发展历史,将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与材料学有机结合,认识地质资源、自然资源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3-4]。了解材料领域前辈在复合材料学科发展历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间接培育和弘扬“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5-6],掌握如何采用复合材料学思路提升产品质量、塑造中国品牌,展示大国工业和制造业新形象。

(2)知识传授

授课老师依托教材、课件、视频资料、讲授科学家故事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述,并在关键学科知识点加入思政元素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以课题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领悟新一轮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和国家战略针对复合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动向,同时与世界发达国家材料科技和产业态势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并为祖国做贡献。教会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处理质与量、虚与实、新与旧、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等逻辑关系,采用复合材料学的思路处理日常工作生活问题。

(3)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安排小组任务,指定特定材料专题,让学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和收集、关键科技问题提炼、形成总结报告等,同时在课程当中培养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形成一整套解决相关问题的方式方略,培养综合能力优良学子。

2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办学定位是为社会输送研究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实干型人才。在《复合材料学》课堂教学过程,明晰材料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展示材料科学前沿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融合学校的地球科学、地质资源、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学科特色;将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和材料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的实干精神交织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知识讲授、专题讨论、随堂文献查阅整理、相关材料制备、科学问题梳理、分组专题展示、结课论文等多种教学形式。把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不同的章节对应教学目标和可能思政要点如表1所示。

表1 《复合材料学》课程章节教学目标和思政要点

续表1

3 《复合材料学》课程特色和创新

复合材料几乎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课程的特色及创新有:

(1)课程选择在国防科技中具有突出贡献的纳米复合新材料,把专业知识与国防安全联系起来,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自豪感,以及作为专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2)将材料制备设计理念与资源环境问题紧密联系。结合矿产资源、尾矿材料的概况讲解材料设计运用,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例如讲解氧化硅、氧化铝制备絮凝剂、硅橡胶复合白炭黑等材料时,将材料的原料设定为污染环境的铁尾矿和赤泥等,给学生灌输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环保意识。

(3)课程将材料知识与科技前沿紧密联系起来。在讲述新型纳米复合材料时,从最新发表高水平文献中选择思考题,让学生能够将基础专业知识运用延伸到新材料的制备改性当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意义。

(4)利用课程结课论文的任务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培养凝练总结能力。能够将较复杂的文献信息整理任务分解为信息搜集、分类整理、凝练观点、组织全文等几个步骤。在课程过程中不同的时间节点逐项检查。通过展示讨论、评语等检验反馈环节提高学生表达科学观点、呈现科学信息的专业能力。

4 《复合材料学》课程思政建设与规划建议

课程思政引入高等教育课堂是未来教育发展要求和趋势,针对《复合材料学》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进一步充实思政内容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围绕国家主权、国家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科学思维方法等多方面多主题,进行思政教育。对后期思政课堂的建议有:

丰富思政教育的案例库。引入真实人物故事和事件等进入课堂,让学生能够有所借鉴启发,达到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时,还需加强建立思政教育的科学方法,做好全课程思政教育的统筹规划。对思政主题的覆盖面、每个主题的课时占比进行全面掌握,精选思政教育的案例,丰富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表现形式。对讲故事、做项目、查信息等类型的思政教育案例进行规范化管理。

扩大课程思政的影响力。通过网络教学、线上线下结合、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计划的多点联动,让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并将此门课程的思政理念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借鉴,共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推广思政教育优秀方法。将依托本课程摸索出的思政教育的优良方法通过教师交流等方式推广辐射到其他课程。将学生评价和教学成效反馈到课堂教学中,不断修正改进,将思政课堂教学推向更高水平。

5 结 语

《复合材料学》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引入构建,明确了课堂教学的价值导向。课程特色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凝练,有助于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并付诸于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彰显了材料专业课的育人功效;有助于提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新世纪复合型优秀人才成效。课程思政作为一项重大教育工程,课堂内外均需采取更多有效举措,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