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程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4-07-28

杨 春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状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是超星集团整合课程资源、软件研发和数字图书馆等方面的优势研发出的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能实现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SPOC)平台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智能化的学习行为管理及准确的大数据分析。从已有的多个案例的分析可知[1-4],SPOC较好地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生个性化教学、实践教学、合作学习等模式的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因此,基于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政策背景,教学团队进行了基于信息化环境的课程改革与实践[5-6],旨在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1 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职药学类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具有知识点多、重难点多的特点,比如:多种提取技术、多种分离技术、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性质、各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等,都是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很强,重要而有难度的知识。鉴于多年的教学总结与学情,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将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提取与分离的实训操作中。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集中演示一遍或是讲一遍,学生再进行练习。虽然讲得清楚,学生被动接受,但并不代表学生就明白掌握了,他们欠缺主动思考,在实训过程中按照步骤机械操作,遇到问题无法有效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

2 混合式翻转课堂

基于SPOC课程平台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下发学案布置的知识点、操作技能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在任务驱动下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初步达成知识的内化;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答疑解惑等活动,深化重点知识,破解难点知识;最后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反馈。确实将线上学习和实体课堂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 探索混合式翻转课堂在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选取教学内容,搭建SPOC课程平台

3.1.1 分析教学特色,选取适宜内容

随着色谱的高速发展,色谱法在化工、石油、生物化学、医药卫生、环境保护、食品检验、法医检验、农业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在各种色谱法中,以吸附色谱技术应用最广,在色谱分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般只要吸附剂和流动相选择得当,几乎可以用来分离所有类型的化合物。而且吸附色谱的操作条件要求不太苛刻,目前吸附色谱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学生对吸附色谱技术单元的学习也存在类似问题,对原理一知半解,缺乏通过色谱行为分析物质的性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此我们选择“吸附色谱技术”作为微课程的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7-9]。

3.1.2 细化项目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课题组将微课程以实训项目“苏丹Ⅲ和对氨基偶氮苯的吸附色谱分离技术”为项目任务,将教学内容细化,转换成课程平台资源,设计课程结构,以任务为导向,项目内容细化成7个单元任务,每个小任务再分解成不同的知识点(表1),将各知识点通过7个简短微课讲解,控制时长,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状态下讲授教学重难点,并由浅逐渐过渡到深,留给学生充足的适应时间。希望通过碎片化、片段化的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表1 吸附色谱技术学习任务分解表

3.1.3 依据单元特点,进行微课制作

“吸附色谱技术”的知识抽象枯燥,通过对知识的分解,笔者对各单元结合知识点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微课设计,力求将枯燥难懂的抽象文字动画化、可视化、趣味化,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动画,进行设问、引思、导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深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清晰美观的画面、直观形象的动画、条例清晰的讲解,深深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微课的实用性。

以本期微课程的重点及难点——吸附色谱的原理为例,在微课中将吸附色谱的原理这一知识点进行分解,使学生在理解“相似相溶”的原理和吸附色谱行为的三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而掌握吸附色谱的基本原理。片头以生活总常见的活性炭洁面问题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动画直观生动演示“相似相溶”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吸附力的大小和移动相的选择依据作好铺垫;再通过教室里打扫卫生的例子,将决定吸附色谱行为的三要素直观化,演示了吸附色谱的基本原理。

3.1.4 配套相关资源,搭建SPOC平台

课程的学习资源库除了微课程的资源外,还需要配套的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录像、教学课件、电子学案、作业、在线检测、知识点分类、参考资料目录等,以本课程建成的SPOC课程平台为依托,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此可调动学生发挥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培养专业素质,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希望通过碎片化、片段化的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3.2 基于“吸附色谱技术”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

本次以我校16高职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项目“苏丹Ⅲ和对氨基偶氮苯的吸附色谱分离技术”为例,构建了天然药物化学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能够与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的实践性操作要求相结合,主要有理论学习、实例分析和实训操作三个部分组成,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评价反思三个环节(图1)。

图1 天然药物化学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3.2.1 课前自主学习

提前两周,通过学习通课程平台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并发放电子学案。鉴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欠缺,我们以小组方式学习,由组长监督,负责小组的知识点学习与讨论。各小组成员登录SPOC课程平台观看学习微课视频,完成吸附色谱技术基本知识的预习学习,以小组为团队进行对吸附色谱的原理、三要素、操作技术等微课中预留问题的讨论,完成学案布置的习题。教师通过课程平台的后台数据,可以看到学生有没有完成视频观看,是否完成预留问题的回答以及正确率。而组长负责将本组讨论过程中所遇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到小组的学案的任务卡中,并将讨论过程留下照片作为佐证粘贴在任务卡里,便于监督。

另外为了进一步考察学生预习的效果,通过课程平台的在线检测项下给学生发布了10个题目,包括基础知识类6个:吸附色谱的原理、吸附剂、洗脱剂、被分离组分、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操作要点;应用类2个:色谱行为与物质极性的关系、展开剂的选择;拓展类1个:吸附色谱技术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中应用研究进展、自拟题目。要求每组选择一个题目,完成10分钟左右的PPT,派一名小组成员代表本组在课堂进行汇报。为了监督学生能够全员参与,要求将PPT的准备及制作过程的分工记录到任务卡中。

在选择题目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先选为准”的方式,在课程平台上发布题目后,采用抢答的形式,先抢先选,其他小组只能从剩余题目中选择。通过这种方式,既有趣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8个小组在十分钟内完成的题目的选择。在选题时发现,学生抢先选择的多为基础知识类题目,以吸附剂、洗脱剂、被分离组分、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操作要点最先被选择,可以发现吸附色谱的原理是学生认为的难点之一,而应用类和拓展类也是学生,最终各小组学习的薄弱点,说明学生在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上的欠缺,在拓展提升方面应该加强文献查阅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3.2.2 课堂知识内化

(1)小组汇报展示,解析单元知识

由各组代表对某一个单元任务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汇报,并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再将七个单元以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针对共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个性问题特别指导。在微课的趣味化、直观化引导学习中,学生逐步掌握吸附色谱抽象的原理,理清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践问题。小组汇报展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2)各组评价检测,重点难点总结

教师结合线上和课堂情况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侧重解析吸附色谱技术的重难点,将“相似相溶”和“流同固异”的原则传递给学生,从本质上掌握本次课的重难点。同时进行随堂在线检测,反馈学习效果。通过检测结果能够掌握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发现学生对吸附色谱行为的结果分析方面正确率在80%,说明学生对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稍差,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这也能作为今后教学的借鉴。

(3)完成实训操作,深化知识应用

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完成实训任务,要求各组将实训过程拍成照片,完成电子版实训日志,上传至学习通。教师在实操过程中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有针对的进行指导。学生因为带着课前发放给他们学习任务,在实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原理的探索,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3.2.3 课后评价反思

对各组PPT汇报评价方面,进行了教师评价、组内自评、组件互评的三方评价反馈,及时对学生的课前及课堂表现打分,再加上对理论和实训操作的考核对学生进行了过程和结果评价。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可作为今后学生学习进步过程的综合素质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改进意见,有利于教师对本次课进行反思总结,对课程平台的资源库不断更新丰富,提高改进自身的教学水平。

4 结 语

微课程的资源运用于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为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吸附色谱技术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不断互动、相互促进,对于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授课形式和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校本化”改造,能够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契合学生学习心理、顺应教学改革和课堂创新需要,具有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