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海蛟,马玉录,韩晶杰,谢林生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37)
离子液体(IL)作为一种新型溶剂受到了广泛的关注。IL具有无蒸汽压、离子电导率高、热稳定高、和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IL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应用[1],催化剂[2]和 复 合 材 料 合 成[3]等 领 域。纳 米 级 碳材料作为一种高效的填充物,能够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然而碳材料之间存在强大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力[4],使碳纳米材料在复合材料基体中无法均匀分散,这一缺陷影响了复合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2003年,Fukushima等首先采用室温研磨离子液体和碳纳米管的方法,制备出凝胶状态材料,被称为“巴基凝胶”[5]。随后,IL与碳材料的结合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人们发现IL 可以作为一种分散剂很好地提高碳纳米管[6]和还原型氧化石墨[7]等碳材料在有机溶剂和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IL 减弱了碳材料之间的团聚作用。例如,Bellayer等以IL 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填料,制备出优越性能的聚苯乙烯复合材料[8],由于IL 的存在,MWCNTs能够较均匀地分散在聚苯乙烯基体中,减少团聚现象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尽管研究广泛,但目前很少有SR/Milled IL-EG 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报道。
本文采用IL对EG 进行改性,同时采用机械球磨方式处理IL与EG 的混合物,探讨IL对EG 结构变化的影响。然后将改性的EG 作为填料,以SR 作为聚合物基体,制备SR/Milled IL-EG 复合材料,深入探讨填料对复合材料电学和热学等性能的影响。
高纯度石墨鳞片,3322462,石墨鳞片粒径大于0.15mm,Sigma-Aldrich公司;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纯度≥97%,Sig-Aldrich公司;
SR,Sylagard 184,道康宁公司;
盐酸、双氧水、高锰酸钾(KMnO4)、正己烷,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有限公司;
浓硫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X 射线衍射分析 仪 (XRD),德国Bruker AXS GmbH 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SM-6360LV,日本JEOL公司;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JEM-1400,日本JEOL公司。
数字型电阻计,P68,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GO),将10g石墨鳞片缓慢加入到230mL 浓硫酸溶液中,再将30g KMnO4缓慢加入,充分氧化反应后,将所得黏稠状溶液转移到去离子水中,将稀释溶液在升温搅拌后加入H2O2;将溶液过滤洗至中性,80 ℃烘干得到GO;将适量GO 在600℃高温下加热30s,得到膨胀石墨EG;
将所得EG 与IL按1∶1质量比加入乙醇溶剂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球磨罐中,机械球磨0.5h后,将产物烘干至恒重,得到Milled IL-EG;同时为了对比参考,按上述实验过程,制备未加入离子液体的膨胀石墨球磨微片(Milled EG);
将0.1g自制的Milled IL-EG 分散在100mL正己烷溶液中,同时将10g SR 生胶加入到100mL正己烷溶液中,超声分散后,将2 种溶液混合,继续超声分散0.5h;再将混合溶液在80 ℃下水浴搅拌去除溶剂,待黏稠液恒重后,按生胶和固化剂10:1的比例加入1g固化剂,室温下搅拌10min,然后将聚合物溶液倒入模具中,最后在150 ℃真空条件下固化得到厚度约为1.5mm的SR/Milled IL-EG 复合材料,以相同方法制备填料含量分别为0、0.5%、1%、2%、3%、4%(质量分数,下同)的复合材料,以制备的未改性SR/Milled EG 复合材料作为参比物质。
XRD 分析:采用铜钯Cu Ka,操作条件为2θ=5°~90°,观察材料的形态;
SEM 分析:复合材料样品在液氮中脆断,断面喷金处理后观察;
TEM 分析:样品分散在丙酮溶液中超声分散,将悬浮液滴在铜微栅表面来观测样品微观结构;
体积电阻率测试:将样品制备成厚度1.5 mm,直径为90mm 的圆形试样,然后进行测试。
通常石墨鳞片的典型衍射峰在2θ=26.64(°)。图1中曲线1为石墨鳞片经过氧化插层后的GO 衍射峰曲线,GO 在2θ=11.45°存在明显的衍射峰,相比石墨鳞片GO 的层间距增大,层间距(d)=0.772nm,这是由于在强氧化的作用下,石墨层间产生大量的含氧基团。曲线2为EG 的衍射曲线,EG 没有存在明显的衍射峰,说明在高温热冲击的作用下,GO 完全膨胀成为EG。
图1 样品的XRD 曲线Fig.1 XRD of the samples
曲线4 显示IL-EG 在机械球磨后,产物在2θ=26.17°呈现出石墨微片衍射峰,层间距d=0.34nm。结果证明IL-EG 在机械球磨的作用下,层与层之间发生剥离形成石墨微片。曲线3的衍射峰较曲线4的衍射峰更宽,更低,说明产物的结晶性更低。说明在IL的改性下EG 的结构更容易被破坏,剥离程度更加明显。
图2 样品的SEM 照片Fig.2 SEM the samples
如图2所示,GO 在高温热冲击后形成的EG 呈典型的“蠕虫状”结构[9],层间距比GO 的层间距明显增大,这是由于GO 层间的大量基团在高温下瞬间分解,使GO 层间距瞬间增大。从图2(c)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IL-EG 在机械球磨的剪切作用力下,充分剥离成单层和多层的石墨微片。相反在图2(d)中,未改性EG在机械球磨后,仍能够观察到未剥离的EG 存在。图2(c)和(d)中也显示Milled IL-EG 的片层厚度明显要比Milled EG 的厚度薄。从图3(a)中可以发现,Milled EG 呈多层结构,剥离效果不充分。图3(b)显示Milled IL-EG 是单层结构,呈褶皱状态,即为单层石墨微片结构。从上面的实验结果显示在IL 的帮助下,EG 在机械剪切作用力下被成功剥离成石墨微片。
图3 样品的TEM 照片Fig.3 TEM of the samples
将少量Milled IL-EG 与Milled EG 加入丙酮溶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后静置2h得到的混合溶液。图4分别是Milled IL-EG 与Milled EG 在 溶 液 中 的 分散 状态。图4(b)显示在没有IL 的改性下,Milled EG 易在溶液中团聚并形成沉淀,而图4(a)显示Milled IL-EG能够在溶液中形成均匀分散的黑色悬浮液,这种现象是由于Milled IL-EG 表面IL 使Milled IL-EG 表面带有电荷,Milled IL-EG 之间由于存在静电排斥作用力而使其相互排斥,所以Milled IL-EG 在溶液中能够均匀分散。Milled IL-EG 静置48h后仍能保持均匀分散状态而未出现明显团聚现象,证明IL 改性的长期稳定性。
图4 Milled IL-EG 和Milled EG 在丙酮溶液中的分散效果Fig.4 Dispersion of Milled IL-EG suspension,and Milled EG suspension
正如上文提到的,碳材料通常在溶液或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易团聚。从图5(b)中可以发现,2%Milled EG 在基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有大块的团聚体存在,团聚体内填料紧密接触。同时断面上还存在着一些未完全剥离的多层EG。相比而言,图5(a)显示,2%Milled IL-EG 填料均匀的分布在复合材料基体中,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团聚现象,同时填料呈较小粒径和单层或多层石墨微片结构。其原因是IL 通过正电子-π、π-π和范德华相互作用力[10]吸附在石墨烯表面,IL 削弱石墨微片材料之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力,使其能够在基体中分散均匀。
图5 样品的SEM 照片Fig.5 SEM of the samples
图6中显示填料含量小于2%时,2种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未发生明显下降,变化趋于平缓,SR/2% Milled IL-EG 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为2.65×1013Ω·cm,当含量达到3%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出现明显下降。当填料含量继续增加至4 % 时,SR/Milled IL-EG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降低为2.5×109Ω·cm,电阻率变化又趋于平缓,复合材料从绝缘态开始向非绝缘态转变,体积电阻率降低几个数量级后又变化缓慢,证明填料在复合材料中形成了导电网络并达到渗滤阈值。在整个填料含量范围内可以发现,SR/Milled IL-EG 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明显低于Milled EG 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原因是在IL 的改性下,石墨微片在硅橡胶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石墨微片粒径更小,片与片之间间距较小。正如上述SEM 结果所示,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Milled IL-EG 更易在复合材料中形成相互联接的导电网络。相反,Milled EG粒径较大,易团聚不易形成导电网络,所以SR/Milled EG 导电性不如SR/Milled IL-EG 复合材料。
图6 SR 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Fig.6 Volume resistivity of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e
(1)在IL的改性下,通过机械球磨方式将EG 成功剥离成石墨微片结构;Milled IL-EG 不仅在丙酮溶液中可以形成均匀分散的黑色悬浮液,还可以在SR 复合材料中形成均匀分散的网络结构;IL 与石墨微片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使IL 吸附在石墨微片表面,降低了石墨微片碳材料之间强大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力;
(2)IL的存在很好地改善了SR 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当Milled IL-EG 填料含量达到4%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下降到2.5×109Ω·cm。
[1] Chen Y,Zhang X,Zhang D,et al.High 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Reduced Graphene Oxide in Aqueous and Ionic Liquid Electrolytes[J].Carbon,2011,49(2):573-580.
[2] Xiao W,Sun Z,Chen S,et al.Ionic Liquid-stabilized Graphene and Its Use in Immobilizing a Metal Nanocatalyst[J].RSC Advances,2012,2(21):8189-8193.
[3] Zhou X,Wu T,Hu B,et al.Synthesis of Graphene/Polyaniline Composite Nanosheets Mediated by Polymerized Ionic Liquid[J].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0,46(21):3663-3665.
[4] Liu Y,Yu L,Zhang S,et al.Dispersion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Ionic Liquid-type Gemini Imidazolium Surfactants in Aqueous Solution[J].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2010,359(1/3):66-70.
[5] Fukushima T,Kosaka A,Ishimura Y,et al.Molecular Ordering of Organic Molten Salts Triggered by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J].Science,2003,300(5628):2072-2074.
[6] Dong B,Su Y,Liu Y,et al.Dispersion of Carbon Nanotubes by Carbazole-tailed Amphiphilic 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in Aqueous Solutions[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11,356(1):190-195.
[7] Zhang B Q,Ning W,Zhang J M,et al.Stable Dispersions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 in Ionic Liquids[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0, 20 (26):5401-5403.
[8] Bellayer S,Gilman J W,Eidelman N,et al.Preparation of Homogeneously Dispers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Polystyrene Nanocomposites via Melt Extrusion Using Trialkyl Imidazolium Compatibilizer[J].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05,15(6):910-916.
[9] Chuan X,Chen D,Zhou X.Intercalation of CuCl2into Expanded Graphite[J].Carbon,1997,35:311-313.
[10] Zhou X,Wu T,Ding K,et al.Dispersion of Graphene Sheets in Ionic Liquid[Bmim][PF6]Stabilized by an I-onic Liquid Polymer[J].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0,46(3):386-38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