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冠疫情下减税降费政策对财政经济运行的影响——以黑龙江省为例

时间:2024-04-24

赵孟鑫,李维娜

(黑龙江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哈尔滨 150001)

新冠疫情对我国财政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产生了深刻影响。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不同阶段受疫情影响的程度、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政策的诉求都存在差异。减税降费、扩大内需是企业最迫切的政策诉求,数字化转型、保产业链、降成本成为疫情危机下稳定企业的关键措施。

一、减税降费政策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分析

据税务部门预计,2019 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将造成全省地方级财政收入减收120.6 亿元。其中,省级38.5 亿元,市县级82.1 亿元。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应对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压力。5 月份,省级财政统筹财力性资金58.7 亿元,根据省税务部门测算数据,对哈尔滨市、大庆市本级按测算减收额50%进行补助,对困难市县减收实行全额补助。各地普遍刀刃向内深入挖潜,采取加大清缴欠税回收力度、大幅度压缩一般性支出、清理盘活预算资金存量,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清理处置固定资产等手段开源节流,以政府“过紧日子”来保证企业过上“松日子”、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2020 年,黑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表现为首次疫情重,二次疫情发生早,且本土传播与境外输入相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省经济在第一季度出现断崖式下降,截至9 月底,各项指标出现了分化: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逐渐向好但依然为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出口金额累计同比转正。月度CPI 在1 月份上涨,之后呈下降趋势,但截至9 月份累计同比依然高于2013 年3 月以来水平。

表1 黑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增速)统计表 单位:%

减税降费在新冠疫情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生存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也面临生存困难的窘境,在减税降费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矛盾产生。

二、减税降费政策下的财政收支矛盾

截至2020 年底,黑龙江省财政收入与支出明显增长,金融存贷款余额稳定回升。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 152.5 亿元,比上年下降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 449.4 亿元,增长8.7%,为年内最高增幅。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压力下,民生方面投入力度反增。全省民生支出4742.7 亿元,增长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虽然整体成绩不错,但问题和矛盾依然突出。

(一)显性的矛盾

对于这次的减税降费,在政策性减税和经济性减税的双重压力下,财政收入有很大的影响,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从宏观上看,减税降费的政策能否让企业得到真正的实惠,其关键问题在于因减税降费的资金缺口如何得到保证,也就是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性。

从微观上看,省一级政府收不抵支的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减税降费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压力较大是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下滑的关键因素。

(二)隐性的矛盾

减税降费规模会越来越大,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也会越来越广,从短时间来看,地方财政收支压力会大幅度提升,大多数地市县收入增长速度将会放缓,但通过国家及省级的转移支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不会从根本上清除,合理的财力保障对地方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由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需要,地方财政部门更加捉襟见肘,如此带来的隐性风险更加显现“三保”支出得不到保障,财政支付较为困难,潜在的风险还会继续暴发,这些风险因素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三、减税降费政策下的税收矛盾

2020 年,黑龙江省税收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服务中持续改善。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精简涉税事项506 项、涉税资料2 689 项、涉税表单338 张。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95.7%的涉税事项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办”或如影随形“掌上办”。大幅压缩办税时限,申请事项办理时限压缩30%,退税业务办理时限压缩30%,税务注销即办比例达97.2%。大力推行7×24 小时自助办税、“一门”办税、“一窗”受理、部门联办等便利举措,让纳税人办税缴费更顺心、更舒心、更暖心、更放心。

(一)征管层面需要细化

企业进厅申报时容易造成小微企业普惠性优惠政策应享未享或错误享受问题。

个人所得税六项附加扣除信息有待核实。享受六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即自然人,通过个人所得税APP 自行填报大量扣除信息,提交后即可享受附加费扣除。部分信息存在不真实、不准确问题。当前,税务总局尚未部署针对虚假信息的核实、查处、应对工作,造成提供虚假扣除信息现象呈蔓延趋势。

(二)减收数据测算口径不一致

财政测算口径为2019 年新实施的减税政策和翘尾政策,而税务部门实际统计口径还包含到期延续政策,而这部分历史延续性减税政策,对当期财力变化没有影响。同时,财政部门在计算减收数据时,为截至本月末数据,而税务部门基于征期原因,统计数据为截至上月末数据。受限于减税降费数据需经国家税务总局审核认定,税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减税降费具体结构,导致各地财政部门不能准确掌握因减税降费造成的税收减收。

四、减税降费政策下企业发展的矛盾

黑龙江省企业不断壮大,主要先行指标趋势向好。随着各项纾困惠企政策的落地见效,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积蓄了基本力量。2020 年1-5 月,全省117 万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114.5 万户享受减免税政策,占比97.8%。全省有3.1 万户小型微利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比增长10.4%。实行税前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和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后,全省共有170 余万人次受益,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新增减税32.7 亿元,相当于国家给企业发了大“红包”。全省5-6 月减轻社保费负担6.9 亿元。企业发展与减税降费息息相关,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部分小微企业获得感不强

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个别企业负责人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不积极参与,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自己企业的经营中,对相关政策也不愿意了解,即使税务部门对其进行培训,其参与的热情也不高,甚至还认为是扰民的事情。在财务管理中,考虑经营成本的原因,只简单地外聘报税财务,造成财务与企业法人代表在税收上交流不畅,财务只是简单完成法定代表人交给的申报、领购发票等工作任务,因此,即使企业在税务机关辅导中及时了解了优惠政策,但改革获得感也并不强烈。

(二)政策落实存在堵点

一是政策出台相对滞后。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出台时间为1 月17 日,执行有效期为1月1 日起,税务部门需将1 月1 日起多征税款退还。退税工作涉及面广,税务部门普遍反映执行难度大:一方面,部分纳税人已经离开缴税地,联系不上;另一方面,有纳税人反映退税手续繁杂,退税数额较少的纳税人为避免麻烦拒绝接受退税。二是垄断性行业或企业蚕食政策红利。三是会计核算规范程度制约政策红利感受度。小微企业多为私营企业,会计账目不健全,核算规范化程度也不同,减税降费效果也有所不同。核算规范、纳税遵从度高的企业获得感较强,反之则感受不明显。

五、减税降费政策下政策制定的矛盾

黑龙江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获得感全面提高。强化政治责任,以实打实、硬碰硬措施推进减税降费落地见效。采取“大水漫灌”和“小水滴灌”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宣传辅导,依托“网格化”精准服务,打造减免税“申报即享受”的便捷流程,确保政策最快速度、最大限度惠及纳税人缴费人。仅2020 年前11 个月,全省新增减税降费就达302.85 亿元。

预算平衡压力大,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增大。一是受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市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收支难以平衡特征进一步凸显。例如,齐齐哈尔市年初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2.2%,受减税降费影响,全年减收6.8 亿元,将同比下降12.8%。牡丹江市和鸡西市年初预算缺口分别为12.7 亿元和9.8 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以及执行中新增加的政策性支出因素,财力缺口进一步加大,全年分别高达15.4 亿元和14.6 亿元。二是加大了养老金缺口,增加了财政补缺口压力。社保降费后,保费收入减少,多数市县反映将扩大养老金缺口,例如,鸡西市由于降低基本养老保险费率,新增缺口0.3 亿元。另外,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与防控政府债务风险相叠加的情况下,部分财政风险进一步加大。一方面,部分市县由于未将应分担的养老金缺口资金和偿债资金纳入年初预算安排,按时发放企业养老金和偿还到期政府债务,主要靠调度国库资金解决,风险向国库资金转移。另一方面,政府性债务结构性风险突出。部分市县反映偿债压力较大,例如,牡丹江市2019 年市本级政府性债务到期本息57 亿元,截至5 月末,偿还15.8 亿元,还剩余41.2 亿元;鸡西市2019 年债务到期本息26.12亿元,有来源的预算安排为7.62 亿元,缺口18.5 亿元无资金来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