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疫情下的5G作用及对广东发展5G的建议

时间:2024-07-28

文/陈敏翼

5G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1.在医疗领域,5G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紧张的态势

一是利用“5G传输设备+5G远程问诊设备(大屏+医疗传感器等)”实现远程问诊、远程检测等。2020年2月4日,火神山医院首个远程会诊平台正式投入使用。通过这一平台,全国各地的优秀医疗专家以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与火神山医院的一线医务人员一同,对病患进行远程会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武汉一线医护人员调配紧张、超负荷工作的情况。2月中旬,广东移动推出5G远程医疗协作系统(如图1),并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疫情最前线投入使用,在5G网络的支撑下,系统可以跨越空间限制,让医院大后方为援鄂医护人员提供有力的支撑。2月24日,四川南充市首个“5G+远程医疗”系统正式启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护专家可以根据美姑县人民医院超声结果进行远程视音频沟通及超声诊断指导,等同于将三甲医院的超声科“搬到”美姑县人民医院,实现了“零时差”精准指导。二是通过5G无人医疗替代前线医护人员部分工作,减少感染风险。在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前线医院,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感染风险高,利用5G无人医疗,可以较好解决这些问题。如中国移动和达闼科技向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天佑医院捐赠了2台5G云端智能医疗机器人,在快速、灵活、安全的5G网络支持下,可帮助医护人员执行导诊、送药、消毒、清洁和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助力病区医护人员减少交叉感染,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图1 广东移动推出的5G远程医疗协作系统

2.在公共安全领域,5G技术有效降低了警卫资源不足的压力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警察、社区干部等是护卫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但面临着数量不足、精力有限、自身安全风险暴露等问题,而借助5G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难题。一是通过5G技术大幅度提升公共区域人员测温效率。防控疫情期间,多个省市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测温成为许多人外出就要面对的场景,往往一趟出行就需要经历几次测温,利用5G测温可以解决测温点过多设置、测温效率不高的问题。如广东移动推出“5G+红外”测温应用,可实现对多人同时扫描,目前已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等医疗机构部署应用;中国联通推出“5G+热成像”人体测温信息化平台,借助5G传输技术,可将视频及相应数据实时传送到大屏或云平台进行数据记录和监测,在一定时间内减少重复检测,一旦发生群体性感染事件还可以追溯病源,2月份以来,该平台已被全国各省份广泛应用于地铁、火车站、医院、学校等各类场景中。二是利用5G智能机器人实现重要区域的巡逻监控。抗击疫情时,高速路口、车站等场所都有24小时巡逻监控的需求,5G智能机器人能较好替代人工完成这类任务。如深圳优必选科技开发的5G智能机器人在深圳高速检查站全天候、全时段、自动化巡逻与现场实施监控,实现了对人员是否佩戴口罩的有效识别与溯源,分担了民警、辅警等一线工作人员的巡逻任务(如图2)。

图2 优必选科技5G 机器人义警“黄田田”提醒回深车辆扫码登记

3.在物流领域,5G技术保障了各地抗疫物资的供应需求

5G技术通过改变基础信息网络设施,使物流行业能更方便地利用大数据掌握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各个物流供应链环节,提升物流效率。在运输和配送环节,5G技术可以加快实现自动化运输,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场景在物流领域的运用降低了人力成本;在仓储环节,5G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仓储管理,针对货物进行高效的智能分拣;在包装、搬运等环节,5G智能机器人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物流信息处理环节,5G的低延时网络使可视化监控物流的整个运转过程成为可能,实现物流信息高效化管理。疫情期间,京东、顺丰、苏宁等企业通过“5G+智能物流”,将口罩、测温设备等紧急抗疫物资运输到各个省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线医院和民众对抗疫物资的紧急需求。

4.在远程办公和教育领域,5G技术助力复工复学

在企业延迟现场上班和学校延迟现场教学以防控疫情的情况下,远程办公和远程教育暴发出了极大的需求。传统的视频通讯方式存在着画面延迟、卡顿、音画不同步等诸多问题,凭借5G技术的超高带宽和超低时延特性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在远程办公方面,一般都是通过光纤固定通信和5G移动通信混合、“专业会议室设备+5G CPE”和个人5G手机/5G电脑/5G PAD混合等方式实现超高清视频远程会议,解决多人远程合作办公需求。如湖南永州市政府部门利用5G天翼云会议系统举行项目集中开工签约仪式,以户外现场视频连线的形式,实现同主题、同模式、同时间举行项目开工和签约活动。在远程教育方面,5G技术主要是在教师端发挥作用,包括教学内容制作和传输;此外,有条件的学生通过“5G+ VR/AR方式”可以有效改变远程教育“平面化”的枯燥模式,增加互动沉浸感,不在现场也可以进行实操演练,大大减少了远程教育和现场教育的差异,甚至效果好过现场教育。

疫情对5G发展的负面影响

1.5 G基站建设迟滞

2019年年底,全国各地均出台相关政策或作出表态,在2020年加快推动5G基站建设,进一步扩大5G信号覆盖范围,加快5G网络整体部署进度。如广东发布了《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大力发展基站等5G核心产业;湖北发布了《湖北省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全省力争建设5G基站5万个以上;河南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快5G基站直供电改造,要求电力部门严格执行5G基站峰谷电价等优惠政策,建立基站用电报装绿色通道。但在疫情影响下,全国各地均存在区域封闭式管理、工作人员紧缺等情况,5G基站施工出现一定程度延迟。如北京作为三大运营商5G部署的重点城市,受疫情影响,城市5G基站施工出现一定程度延缓;广东受疫情影响,导致5G产业施工人员紧缺、产业链上下游供应不足,5G基站建设也出现迟滞现象。

2.5 G产业生态成长受阻

5G产业链上游环节涉及器件、芯片、材料等领域,下游环节涉及终端、应用场景等。在疫情影响下,5G器件、芯片、材料等生产厂商大都未能按时复工,国外供应企业也受到阻滞,导致对中游环节供应不足;同时,企业本身也经受较大的现金流压力,面临生存风险,如武汉的长飞光纤、光迅科技、烽火通信等因疫情无法按时复工,股价持续下跌;5G终端手机、无人驾驶汽车等产品销售,以及物联网建设都较预期放缓,如华为和小米皆取消新手机的发布活动,改由在线发布。

3.5 G用户规模增长放缓

今年年初,在全国各地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一级响应进行疫情防控的情况下,除了必要的医疗、超市等场所外,学校、村庄、社区等都在实行封闭管理。在部分疫情严重区域,政府明确要求对外服务的营业厅暂时关闭,各大运营商制定的5G推广计划也难以如期展开。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消费者的5G手机换购需求受到抑制,5G手机销售市场受到冲击,5G用户的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也陷入低谷期。

4.5 G国际商用进度延迟

在疫情逐渐向全球扩散的情况下,5G产业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扩大至全球各国。欧洲主要国家的5G产业发展均有所放缓,如德国政府电信管理部门表示,受疫情影响,修改电信法规的进程推迟,德国三大电信运营商5G建设计划也适当延后;西班牙电信德国公司原计划于2020年开始建设5G网络,到2022年年底5G网络将覆盖德国30个城市1600万人口,但随着疫情加剧,建设进度至少延后了数月。疫情也对5G技术标准的成熟进程造成了影响。因为疫情,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取消了今年2月和3月的部分线下会议。在此形势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将一定程度上推迟全球5G时代的到来时间,从而影响我国5G产业对外扩张态势。

对广东发展5G的建议

为消除疫情负面影响,打造国际领先的5G创新高地,广东应在政策协同、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丰富应用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1.加强政策协同,前瞻布局5G新基建

一是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协同移动、电信、联通等5G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谋划5G新基建的目标、路径和任务,形成统筹推动我省5G产业创新发展的合力。二是加强各地市通信管理局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好与当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的衔接,积极听取企业发展诉求,帮助企业解决疫情期间防护、进场等5G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营造更加良好的政策和建设环境。

2.加快建设进度,提升广东龙头企业影响力

一是在中国境外疫情扩散而境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支持华为、中兴通讯等5G龙头企业把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5G建设的经验作为向全球推广广东5G技术的标志性展示成果,精准把握疫情严重地区的5G建设需求,加快企业走出去的速度,扩大企业在全球的5G布局范围,提升国际影响力。二是支持移动、电信、联通等基础电信企业对疫情影响作出及时评估,制定和优化5G网络建设计划,加快5G特别是独立组网建设步伐,切实发挥5G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三是支持华为、中兴通讯、京信通信等具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借助疫情防控的契机,围绕产业链重要环节开展并购整合,强化垂直一体化整合能力,快速提升自主创新水平,从而推动基站网络等建设。

3.加大5G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5G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战略核心,是代表我国前沿技术崛起和全球领先的新兴领域。5G在防控疫情过程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更加说明发展5G是广东乃至全国必须选择和坚持的重要战略。为此,广东有必要加大力度攻关5G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一是结合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5G研发应用不足问题,组织启动一批前期已有相关研究基础,短期内可投入医疗辅助、临床医疗等领域的新型5G产品研发与生产。二是依托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强化5G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重大、重点专项中的部署,集中力量突破软件、材料、芯片等5G产业链上游基础环节的“卡脖子”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和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问题。三是鼓励支持研发能力强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及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瞄准高频器件、专业芯片、软件开发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协同攻关,补齐产业技术发展短板。四是加强与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创建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增强技术攻关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能力。

4.推进5G典型应用场景建设

支持移动、电信、联通等基础电信企业及时梳理总结5G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加快推广新业务、新模式、新应用,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扩大网络消费,促进信息消费。一是积极发展“5G+健康医疗”,探索在移动急救、远程会诊、远程手术等医疗医护领域实现示范应用。二是大力发展“5G+物联网”,开发面向行业与特定场景的5G应用软件,开展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精确识别与智能控制示范应用,探索构建基于5G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三是加快发展“5G+超高清视频”,加强视频内容生产、核心芯片和显示器件研发试验,促进4K/8K超高清视频在赛事演出直播、游戏娱乐以及安防监控等领域应用。四是着力发展“5G+VR/AR”,推进基于5G的VR/AR在智能制造、建筑设计、健康医疗、游戏娱乐、旅游体验、文化传播等领域应用。五是加速发展“5G+工业应用”,加快构建5G工厂网络,在工业设备数据采集、AGV通信和控制、大规模数据传输及“云+边分析”等方面形成更广泛的实际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