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担当尽责 抓实见效 开创合肥科技工作新局面

时间:2024-07-28

文/戴 兵(合肥市科学技术局)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结合2022 年2 月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的要求,合肥市科学技术局进一步谋深谋细谋实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加速推进,力争在全市科技创新格局中取得更多的工作实绩。

一、强化服务,推进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队”

构建高效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工作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等实施年度科研任务,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推进深空探测实验室建设,组建未来技术、数据空间等研究院。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协助推动空地一体精密测量大科学装置建设。支持合肥滨湖科学城高标准建设“一心一谷一镇三区”。支持争创国家数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二、支持研发,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实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动,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10 家左右创新联合体、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创建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通从科研到产业的应用关。实施科创企业倍增行动,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成长企业,新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0 户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 户以上,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 户以上,企业承担科技攻坚项目100 项以上,打造100 个以上应用场景,示范应用150 项“三首”产品。给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企业研发费用补贴,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实现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提升2 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占GDP 比重达3.6%。

三、打通环节,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推进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批合作项目尽快落地,新增新型研发机构3 家以上,提速建设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二期、中科院合肥创新院二期,找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运营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在运行体制、资金支持、绩效评价、知识产权激励、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等方面力求突破,打造高能级研发平台,健全“沿途下蛋”机制,加强科技成果源头供给。健全“企业出题、能者解题、市场阅卷”的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根据产业、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从产业到科研的需求关键。支持高校院所绩效考评体系改革,优化股权激励,做实“先赋权、后转化”模式。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支持办好中国(安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用好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政策,完善安徽科技大市场功能,发展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打造科技成果熟化和工程化中试平台10 家以上,新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0 家以上。高质量推进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出台种子基金管理办法,完善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制定投资行为“负面清单”,探索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银行+征信+担保”信用贷款新模式。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项目库、企业技术需求库,全年就地转化科技成果3000 项以上,全市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增长15%以上。

四、招引培育,大力促进各类人才集聚

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政策体系,持续开展“智汇合肥”活动,吸引100 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和20 万大学生汇聚合肥。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外国专家工作室、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人才载体。依托“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合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机构,吸引海外人才来合肥创业。出台技术经纪专业职称申报评定相关管理办法,开展技术经纪(理)人职业培训和职称评定工作。推动在肥高校、科研院所等设立技术经纪(理)人岗位。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支持率先在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公司平台培养技术经理人。

五、多链协同,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实施科技创新条例,深化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支持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潜心研究,完善科技创新容错机制。结合“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大调研”专项行动,健全常态化企业服务保障机制。问计于民、问需于企,优化政策供给,落实“免申即享”,减负降压,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举办首个合肥科技创新日,办好全国“双创”活动周、全球1024 开发者节、量子产业大会,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沙龙、展览展示等系列创业交流活动,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业。实施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训、工业互联网培训、创业培训教育,持续增强创业基础力量和人才支撑。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开展“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合作,推动G60 科创走廊产业联盟、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大型科研仪器等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的产业生态。

六、统筹协调,着力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市委科创委统筹协调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作用,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政策等落地见效。合肥市科技局全体人员加强党的先进理论、科技以及历史、人文、法律知识等学习,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提素质、强能力,精进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服务水平。调整优化处室职能,逐步从管认定备案、评审兑现等具体事务向管宏观、管战略、管规划、管评估转变。充分发挥市直相关部门、县(市)区、开发区和国有投资平台作用,围绕重点指标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登记、科技成果转化等统计监测体系,强化分析研判、调度落实、督查考核,着力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