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福建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时间:2024-04-24

闫华清 吴芳

摘要:福建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福建经济与其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求。现通过分析“海丝”背景下福建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得知当前福建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主要面临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度较低、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以及高等教育急需专业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教均衡发展,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校成果转化,推进闽台高教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以此为福建全面推进福建自贸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持与服务。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福建;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6-0106-04

随着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需求,福建省明确提出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推进闽台深度融合”等战略部署。新形势下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及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人力资本的不足。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以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1]因此,福建省高等教育急需探索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协同的路径,以期更好的服务福建“自贸区”与“海丝核心区”的建设发展。

一、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区域经济规模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福建自贸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如表1所示,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由2013年的2.187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58万亿元,人均GDP由2013年的5.815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9.12万元。福建省区域经济规模的扩大得益于国家对海西经济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建设实施的优惠政策,也得益于福建省对区域经济布局的优化与完善。

(二)区域产业结构

随着福建自贸试验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推进,近年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如表2所示,2013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分别为8.6%、51.8%、39.6%,随后服务业比重逐年上升;2015年服务业占比首次突破40%,为41.5%;2018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分别调整为6.7%、48.1%、45.2%。由此可见,福建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一产业所占份额逐年下降,充分表明近年来福建省产业结构在升级与优化中趋于合理。

(三)人力资源结构

如表3所示,2013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构成比例为24.1:39.1:36.8,随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1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占比首次突破40%,为40.6%;2018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构成比例调整为21.0:35.2:43.8。由此观之,福建省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其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变化正相关,换句话说,福建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导致其人力资源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二、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一)高等教育规模

2018年福建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89所,如表4所示,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为22.61万人,2014-2016年招生数略有下降,2018年招生数则为23.86万人。在校生数量上,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为73.05万人,2018年在校生数为77.24万人,除2016、2017年在校生数量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一直呈增长趋势。毕业生数量上,2013年福建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数为18.72万人,2018年毕业生数为20.43万人,除2018年略有下降,其他年份毕业生数一直呈增长趋势。

(二)高教专业结构

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来看,近年来福建省高校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覆盖面广的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福建省研究生在校生数量为5.31万人,如表5所示,其中工学、管理学、理学、医学、教育学在校生数分别为1.32万人、1.03万人、0.73万人、0.62万人、0.34万人,在福建省研究生专业在校生规模上位居前五。从本科生来看,2018年福建省本科生在校生数量为77.24万人,其中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经济学在校生数分別为17.35万人、10.19万人、4.57万人、4.30万人、4.10万人,在福建省本科生专业在校生规模上位居前五。从专科生来看,2018年福建省本科生在校生数量为26.69万人,其中财经商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土建大类在校生人数分别为5.31万人、3.55万人、3.27万人、3.24万人、2.67万人,在福建省专科生专业在校生规模上位居前五。

(三)高等教育水平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2018年福建省拥有研究生培养机构15所、普通高等学校89所、成人高等学校3所;其中,如表6所示,福建省8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37所(包括7所独立学院)、专科院校52所。整体上而言,福建省高等院校的数量在全国不具有优势,且高水平高质量的院校相对较少,不同本科院校之间教学硬件与软件等相差悬殊。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里面,仅有厦门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厦门大学的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福州大学的化学(自定)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福建省“十三五”教育规划也指出福建省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力还不强,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引领科技进步能力较弱。[2]

三、“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福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问题

(一)福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度较低

福建省部分高等院校在战略定位上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造成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即部分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区域经济所需的专业人才不配备。同时,福建省部分高校与区域经济主体合作程度偏低,合作深度与广度不够,区域经济主体也不懂得利用高校特色优势资源为经济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区域产业不能够依靠高校特色优势专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根据泉州市政府的规划,未来泉州将重点发展“传统、重化、高新”三大类型产业;泉州市现有的18所高校(6所本科、12所专科)都意识到泉州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对未来人才需求结构产生了影响,部分高校开始增设“智能制造”等新专业,但这些新增的专业基础弱,人才培养滞后,服务泉州产业发展的能力不足;且部分院校的科研成果重理论滞后于泉州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缺乏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撑。

(二)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布局不均衡

2018年福建省有普通高等院校89所,其中有34所在省会福州市,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38.2%;16所在厦门,18所在泉州,7所在漳州,厦漳泉地区合计41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46.07%;三明、南平各有4所,莆田、龙岩、宁德各有2所。从高校地理位置分布来看,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福州和厦漳泉地区,呈现出高教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当前,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在高校质量与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福建省西部和北部区域受地方自然条件与经济基础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福建省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而经济跨越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又要求福建省高等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適应。因此,当前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三)福建高校科技成果短缺与过剩并存

衡量高校为社会经济贡献率之一的指标就是高校科技成果,[3]随着建设“数字福建”战略的提出,近年来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截止2018年年底,福建省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8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7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70家,其中大部分属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以高等院校为依托的合作单位。2018年福建省参与研发人员243 391人,其中高等院校研发人员为35 239人;全年研发经费内部支出642.79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110.95亿元。福建省高校注重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科研和区域产业联系起来,建立了一批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如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龙岩学院专用机械装备学院、武夷学院圣农食品学院、三明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等。与此同时,高校也有部分课题对区域市场需求考虑较少,产出成果大多停留在课题总结报告与论文发表层面,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造成高校科技成果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失调,产生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剩与短缺并存的情况。

(四)福建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投入不足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云计算等新工科专业。相对于传统的高等工科人才,未来福建省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4]这就需要福建省高等教育在更高的层次上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给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福建省高校工科专业发展水平不高、规模较小、专业建设投入不足,难以满足‘新福建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为了推进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及“海洋强省”的建设,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养一批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互联网经济、现代特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已成为建设“新福建”的必然选择。而现有高校智能制造、互联网经济等人才培养体系中,这些类型的产业对应的大多是一些小口径专业,专业规模小,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不足、实习基地资金紧张等情况,不能充分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四、“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福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

(一)构建高校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机制

首先,福建省政府需站在全局层面,在制定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福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的作用,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积极纳入区域战略规划中。根据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目标,积极引导普通高等院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主动对接福建省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和新医药、海洋高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纺织、冶金、建材等传统特色产业的改造提升。其次,强化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主体的沟通交流,搭建相应交流平台或是网络平台。如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定期开展人才与技术交流活动,也可以建立相关网络平台,企业将其对人才、技术的需求反馈到网络平台,高校则将学校毕业生状况和教师科研成果放到平台上,不仅拓宽相互的沟通渠道,也便于信息的及时传递。最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涉及高校、企业等不同利益主体间交流与合作,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规范与科学的绩效评价确保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关系的稳定与发展,[5]以便更好地适应“海丝”背景下新福建的建设需要。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教均衡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要让福建省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持与服务,就必须对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布局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期满足福建省全面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人才需求。首先,从福建省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出发,厦门对台交流一直走在前列,推出了许多对台“先行先试”政策,着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6]因此厦门可以着重打造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先行区;泉州制造业体量大,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且拥有18所普通高等院校,因此泉州可以着重打造成产教融合发展区;作为省会城市的福州高教资源相对丰富,福州可以着重打造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其次,高等院校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社会需求,将学校的科研项目、创新创业与当地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构建能为所在地区培养专业化人才的机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从而寻求经费支持,扩大经费来源。由此通过上述方式,实现福建省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优化,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为“新福建”建设服务。

(三)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校成果转化

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要把“建设教育强省,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变成现实,科技创新至关重要。首先,高校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要符合区域特征。福建省高等院校可以利用各自的师资、专业优势,主动与当地政府、企业等单位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着力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难题,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其次,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支持政策,推动地方企业与高校合作,高校借助其在技術创新领域的优势,主动为企业提高科研成果服务,不仅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也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最后,完善高校科技成果产权保护制度,改善其市场转化风险大的问题。当前高校科技成果面临着被模仿或产权纠纷风险,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对科技成果进行确权,就能够激发科研工作者的活力使科技创新优势迅速转化为地方效益和经济优势,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四)推进闽台高教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提出“打造海洋强省”战略,而台湾地区拥有海洋科学研究人员近千人,有11所大专院校设有海洋科学相关科系;在海洋基础研究与开发保护方面,台湾地区努力推动海洋生物基础及应用研究,积极参与世界海洋环流实验计划,加强海洋气象研究及预报能力,同时加强海洋污染研究与防治工作。为此,建议加强闽台两地高校海洋科研教育资源的合作,努力实现海洋资源优势互补,为两地深层次的海洋项目开发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比较成熟,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层次;且台湾地区的师资博士化和国际化程度较高,很多教师都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拥有企业或行业实践经验。因此,福建省部分高校可以引进台湾地区先进的实践课程体系,或是两地高校可开展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共同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教学团队,建设师资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有吸引力的配套措施,支持福建高校引进台湾优秀教师来闽全职任教,以此建立比较稳定的师资团队。

参考文献:

[1] 王 芳,刘伟宏.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1):65-71.

[2] 贺 芬,何碰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福建高等教育发展路径[J].教育评论,2016(12):9-13.

[3] 杨娟娟.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89-93.

[4] 做大做强新工科 全面振兴福建本科教育|主题教育见成效④[EB/OL].http://www.sohu.com/a/337119811_

407265.

[5] 齐 欣.甘肃省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7(7):100-101.

[6] 厦门对台先行先试,深化两岸融合[EB/OL].https://new.qq.com/omn/20181116/20181116A0IOEW.html.

[责任编辑:纪姿含]

收稿日期: 2020-04-07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JAS170824);泉州市社科青年项目(2018E16)

作者简介: 闫华清(1987- ),女,湖北枝江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服务贸易与海洋经济;吴 芳(1987- ),女,福建连江人,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经管人才培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